近日,“202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发布五月第一周榜样人物名单,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综合保障队战士吴江涛入选“助人为乐”榜样。
吴江涛,男,汉族,山西运城人,1997年6月出生,2019年9月入伍,团员,现为仪仗司礼大队综合保障队勤务保障队一分队三班战士,下士军衔。入伍以来,该同志始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把红色基因植入血脉,把强军重任举过头顶,把践行宗旨融入日常,先后圆满完成多起迎接外国元首访华欢迎仪式、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等大项任务,被原仪仗大队表彰为“十佳标兵”。2024年4月3日下午,外出办事的吴江涛路遇一名突发疾病、晕厥在地的老人,生死一线的危难关头,他挺身而出凭借过硬本领,成功救助老人。△ 央视报道吴江涛先进事迹
吴江涛出生在山西运城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里是革命老区,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强攻坚战”的事发地,厚重的红色文化涵养了他忠诚尚武的品格。2019年,看到电视上播放着筹备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新闻,他被威武雄壮的人民军队深深吸引,为强国梦、强军梦贡献青春力量的想法油然而生,他下定决心,要到部队去,到能磨炼自己的地方去、到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去!同年秋天,吴江涛参军到原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入伍后,他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政治教育、理论学习,逐渐对党的创新理论产生了较强的学习兴趣,养成了一个随身携带理论应知应会小题库的习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哺育下,吴江涛对革命军人“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等基本问题有了清晰答案,听党指挥、忠于人民的信仰信念在心中扎下了根。当兵就要当精兵,这是吴江涛的精武追求。刚入伍时,他身高1米83,体重却高达近100公斤,第一次练习单杠引体向上,他一个也完成不了;三公里测试他跑了最后一名,后半程几乎是走下来的。为了提高军事素质,他找到连队训练尖子投下“拜师帖”,在班排立下“军令状”,向同期战友下达“挑战书”,常常练得手拿不稳筷子,抬不起胳膊,上下楼梯扶着墙根走,但却从不叫苦喊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如“拼命三郎”般的疯狂后,吴江涛实现了从“帮扶对象”到训练标兵的成功蜕变,新兵训练考核时,取得了单杠、手榴弹、轻武器射击3个科目优秀的好成绩。2021年2月,考虑到吴江涛入伍前曾从事汽修专业,组织选送其到卫戍区教导大队参加修理工集训,尽管入伍前已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仍然坚持所有课目都先学一步、多问几句、加练几回。4个月时间,吴江涛就熟练掌握50多种修理技能,学成返营后被连队委任为汽修专业“首席教练员”。
信仰浇灌灵魂,行动彰显忠诚。吴江涛所在的北京卫戍区是张思德生前部队,自组建之初就拥有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这几年也不断有官兵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发生,耳濡目染之下,勇于为党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种子已然在他心底发芽。因此,当看到有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救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 吴江涛(右三)进行军队救护演练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吴江涛在救助老人过程中,能够迅即反应、沉着果敢,冷静施救、正确处置,一些采访过吴江涛的记者纷纷表示,“从事新闻报道多年,关注过太多的见义勇为英雄,英雄壮举固然可敬,但有的却充满悲情,吴江涛令人钦佩的不仅是他的担当,还有智慧和技能、面临险境的沉着冷静”。吴江涛英勇救人,熟悉他的人既感到很敬佩,又感到很正常,因为吴江涛就是一个尊老爱幼、真诚友善、乐于助人的同志,这样的见义勇为之举,在他身上并非第一次发生。2022年7月中旬,吴因公外出途经阜石路辅路和永定路交叉路口时,也曾对一名遭遇车辆交通事故的群众实施紧急救援,并利用救护器材为伤者头部伤口止血包扎,赢得了救援的宝贵时间,受到围观群众的赞扬。正如他在学习习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的感悟式笔记中写到,“我是90后,还是一名军人,就要像他们一样,惟有奋斗才能不负青春”。
文章来源:首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