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法治服务 保障渭南高质量发展——我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综述

政务   2024-11-19 17:01   陕西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近年来,我市坚持法治渭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聚焦关键领域,抓实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法治渭南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敢于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一项项改革举措在秦东大地上稳步推进,一份份改革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扛牢责任 依法治市迈出坚定步伐
我市坚持将法治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全面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依法治市步伐坚定。
深入“学”。将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纳入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与营商环境建设专题讲座等专题培训,持续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述”。围绕“谁来述”“述什么”“怎么述”等提出具体要求,推动述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推动专题述法、会议述法等形式,完善民主评议、结果运用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述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年来,市级层面88家单位99人述法;县级层面12个县(市、区)76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部述法。其中,现场述法70人,书面述法862人,实现市县镇(街)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
用心“督”。将法治督察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考核计划,深入开展“一规划两纲要”贯彻落实情况督察,全面检视短板弱项,压紧压实责任,倒逼问题整改。加大对各县(市、区)、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考评考核,将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法治督察整改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纵深开展。一年来,围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暨“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法治政府建设等开展法治督察4次,推动法治渭南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立法护航 法治根基夯实稳固
我市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贯穿立法全过程,以高质量立法推动渭南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
优化立法工作程序。修订《渭南市地方立法条例》,完善市人大、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审议法规案以及立法规划、计划编制等程序,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聚焦重点工作、关注社会需求,注重“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制定出台《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渭南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15部,《渭南市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7部,用法治力量保障文物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高质量发展。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1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了民意“连心桥”,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在立法规划、计划编制,法规规章草案起草、论证、修改过程中充分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为地方立法提供有力支持。
法治为民 依法行政提档升级
我市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各项工作,加快推动政府转职能提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让渭南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市级32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999个政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117个政务服务“小窗口”年均提供200万余次便民利企“大服务”,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场所全覆盖,平均进驻政务事项1033项、56项、70项,镇级“一枚印章管审批”延伸率100%。推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事项16个,年均办件量超6000件。探索推行民办非企业登记“两证联办”“药械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审批等6项改革,行政审批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创新出台《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制度(试行)》,公布第一批14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容缺受理材料占比51.28%,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连续四年实现一季度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至6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四减一优’服务推动项目审批高效办成”经验获第七届政博会“高效办成一件事”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核实整改、案例信息反馈及通报工作机制,及时有效稳妥化解矛盾问题。先后精简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07项、政府性基金12项、涉企收费65项,制定优化纳税服务措施108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0.54亿元。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文件清理工作,宣布失效文件152件、废止文件81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依托12345热线平台,开通全省首家“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打造企业诉求“总客服”,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建立秦创原(渭南)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司法服务知识产权中心、检察保护中心及联系点,依法赋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公布三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2384项,开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检查及行政执法案卷解剖式评查,制定《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办法》《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办法》,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红黄绿”管理,红牌注销800人、黄牌警告12人、绿牌通过9875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执法权有序向镇(街)下放,执法力量持续向基层倾斜,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持续彰显。制定行政复议抄告工作规定、行政复议通报制度、诉讼法律文书参考格式等,统一办案标准,规范办案流程,召开涉企执法座谈会、涉企复议案件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提升办案质量。建立“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案前类案源头治理、案中复调联动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召开府院联席会,实现行政复议、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4年全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207件,案件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0.7%,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首次超过行政诉讼,复议调解率32.17%,纠错率23.29%,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31场670余人次,旁听庭审活动的行政机关数量占比53.9%,为全省最高。
司法服务 公平正义促和谐
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根本出发点,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以公正司法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深化公安改革。派出所警务机制、职级序列、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执法监督体系、深化“受立案”制度、公安审批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培育了“交所合一”、智慧法制、“安商护企”、“车驾管”放管服改革等示范样板,作经验交流30余个,全市公安改革进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
持续深化检察改革。深入开展院领导带头办案、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双进”、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司法警务服务人员等改革,常态化推进“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办理涉企案件107件,民生案件373件,有力有效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检察院+工商联”协作机制,创新探索受案前联合律师开展矛盾化解新机制,推动实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持续深化法院改革。全面落实庭审实质化改革要求,深化落实“双向评查、异议反馈”机制,制定印发院庭长案件阅核工作机制办法,建立健全案件月评查和交叉评查制度,强化人员分类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保障,审判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诉源治理“三三机制”,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2024年,全市法院一审收案同比下降10.74%,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42.15%,同比上升17.16%。创新“生态司法保护+”模式,建立秦岭北麓和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19个、联络点5个,为涉环资案件裁判执行提供保障。
法治惠民 群众获得感更足
我市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整合区域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广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活动,持续推动法治惠民工程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建成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174家,配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人员8814人,培养法律明白人10635人,建成法治文化广场765座(个),县、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实现100%全覆盖。全面畅通法律援助渠道,积极推行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模式,开辟农民工、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统筹解决公证服务资源不均衡问题,高标准提供司法鉴定服务。2024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35件,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用50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38万余元,受理公证事项6642件,司法鉴定案件1011件,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基层法治主阵地强优共建。全市136个新时代“六好司法所”、42个“新时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律师调解室32家,充分融合调解、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4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727件,调解成功8411件,调解成功率96.4%。韩城“四联调解”、富平税务“一站专调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获中央政法委表彰。
普法宣传护和谐。制定《渭南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配备法治副校长982名,实现中小学幼儿园覆盖率100%。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普法基地全域覆盖,“两微一端”在线普法载体形成矩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普法宣传相融合,打造了华阴老腔、华州皮影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普法作品,普法宣传实现多向发力多点突破。
道途虽远,行则将至。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我市将始终坚持改革和法治两翼齐飞、双轮驱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协调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涉外法治各环节改革,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护航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法治更大作为。


(来源:渭南日报)

i渭南
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i渭南”。“i渭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由中共渭南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旨在宣传推介渭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宽民意通道。在这里,足不出户,渭南尽在眼前!在这里,轻触指尖,生活方便又快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