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昆仑、跃壶口、触龙门,一泻千里,挣脱晋陕峡谷的束缚后,流经关中平原东部渭南段,河床骤然变宽,水流平缓,突显母亲般的博大与内敛。然而,千百年里,眼看黄河奔流不息,渭北旱塬上却人畜焦渴,壑梁台峁上树木庄稼干枯。人们要么到十几里外的那一点泉眼里去挑水,要么在门前屋后挖水窖收储天雨。1975年,带着“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最高指示,陕西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渭南地区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合阳、大荔、澄城等县13万民工万众一心,以“砸锅卖铁干抽黄”的冲天干劲,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建成了我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东雷抽黄。至此,低徊吟唱的黄河水,在这里蓄积着力量,缓缓爬过约莫111层楼的高度,一路向西,奔上旱塬,流向桑田果园……经过45年的配套建设,行走在今日的渭北旱塬,良田纵横阡陌,渠系四通八达,粮果郁郁葱葱,东雷抽黄灌区已阔步迈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示范灌区。
东雷抽黄灌区总干渠和新民二级站 图片由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提供
“看黄河有好多去处,但要看黄河的精神气势,去小北干流的西岸最好。”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言。
小北干流的西岸具体就是指被誉为“闪耀在渭北旱塬上的水利明珠”的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这里矗立着“九龙汲水”的东雷一级站,以及被誉为“亚洲第一泵站”的东雷二级泵站。
11月17日,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通水运行灌溉整整45年。记者走进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重寻那水之精神,细探水质之变,访览沿岸新貌,采撷动人故事。无数可歌可泣之人,无数感人至深之事,无数感激感恩之情,汇聚成新时代的“黄河情怀大禹风范”……一路行来,抚今追昔,探本求源,让人不禁感怀:爬上旱塬西流的不仅仅是黄河水,更是流不尽的英雄气!
上 塬
奔 涌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近年来,东雷抽黄人始终秉承科技兴水的探索精神,坚持把“四水四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弘扬黄河文化等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提出建设节水、生态、智慧、人文“四个灌区”发展理念,并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通过开展“新农水”、“调”水“用”沙、建设“清水上塬”工程、试点推行渠长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双师授徒”活动、建设工程展览馆等创新措施,使工程在节水、灌溉、调水调沙、减淤、生态、科技、水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得到广泛发挥。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泵站标准化管理第一批通过水利部评价,更是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数字孪生建设先行先试灌区。
目前,灌区完成21座大型泵站和71处干支渠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建成机关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及6个基层信息分中心,使单座泵站分别管理转变为全系统所有泵站统一调度管理,机房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年节约电量2100万度。
滋 养
“还是要用黄河水,地表水有营养,灌溉后的葡萄、冬枣和桃更甜,品相更好!”大荔县两宜镇周家寨村村民朱东景此时正盼着冬灌。尽管今年市场价格一般,但是他种的15亩阳光玫瑰葡萄、6亩冬枣、6亩蟠桃也收入了近80万元。他还告诉记者,即使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浇水也比不浇水的地至少多产500斤。
仓廪实则百业兴。东雷抽黄工程受益后,原来靠天吃饭变为水旱从人,单一小麦种植一年一熟,变为小麦、玉米双料种植,一年两熟。灌区粮食年均亩产由受益前的120公斤增加到1280公斤,翻了十倍多。
经济作物更是从受益前的棉花“当家”、红薯“做主”,发展到如今的苹果、葡萄、冬枣、樱桃、西瓜、酥梨、中药材等多种作物“百花齐放”。果树占比达44%,年均亩产达1600公斤。每亩露天樱桃年收入达1万元,大棚樱桃、冬枣、脆瓜等水果,每亩年收入7万元-10万元。大荔县的老百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涌现出一批“万元户”,如今,灌区大多数农户每年可达几十万元。祖祖辈辈饱受干旱之苦的灌区群众彻底结束了“靠天吃饭”的无奈。
灌区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增强,产量大幅提高,为退耕还林创造了条件。果树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灌区气候。正在兴建的合阳县渭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合阳县提供了新的饮水水源保障,也促进了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39公里的总干渠既是抵御黄河洪水、保护灌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屏障,也是沿黄公路穿越湖泊型黄河湿地最美观光路段。
东雷抽黄工程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积极推动了灌区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合阳面花、澄城尧头窑黑瓷、东雷上锣鼓等已经成为享誉陕西、走向全国的文化符号,其中东雷上锣鼓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坡南村“血故事”、申庄“背杆”、高池小戏等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样板,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新魅力。
继往开来,东雷抽黄滋养旱塬的故事数不胜数。45年来,东雷抽黄工程累计斗口引水25.6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453万亩次,创造社会效益226亿元,昔日贫瘠的“渭北旱腰带”成为全省重要的粮、果、蔬、渔生产基地。
“黄河一去不复返,幸有人工巧扬鞭。巨龙引来满眼绿,旱塬岁岁是丰年。”这首打油诗,是群众发自肺腑之言,也证明了东雷抽黄的创建者是英雄,东雷抽黄的管理者是英雄,渭北旱塬上的人民更是英雄!
45年治水兴农,自然有源头活水。在渭南,对于黄河边的一个个古老村庄来说,可能会因大河之水飘忽不定,而无奈沦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对于东雷抽黄来说,即使河水枯如束发,也依然舟楫往来,人声鼎沸,这个700余年来雷打不动的“铁码头”,注定成为黄河水滋养渭北旱塬的幸福源头。
毫无疑问,东雷抽黄是黄河地理的选择,是中华文脉的选择,也是民族血脉的选择,更是东雷抽黄人向新时代幸福河的致敬。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当前,东雷抽黄工程被纳入国家“两重”建设项目。在国家水网这一庞大的生命线上,黄河之水西流永续,潺潺流淌,又将在治水史上翻开崭新的一页,持续为渭北旱塬这片土地注入不竭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