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原名顾盼
◆1963 年生于苏州
◆诗人,散文家,画家
◆出版有诗集《正经》《新骑手与马:车前子诗选集 1978—2016》《发明》《底片》和散文随笔集《明月前身》 《手艺的黄昏》《苏州慢》《江南话本》《鱼米书》等三十余种。
文|汤海山
汪曾祺说,“车前子的样子很有趣…画家常画之……”——可能有人说我断章取义,但他确实这么写,题目就是《车前子》,还说车前子的名字,“有一种童话情趣。”
看到“车前子”,很多人首先想到是一种草药,有点文化的,还会想到轼,苏轼的轼,历史上,名字跟车子有关的人,都很牛,轼就是“车前”,“子”是对人的尊称,比如老子、孔子,车前子,车子前面的先生。普遍的说法,轼是车子前面的扶手,那也好,先生就是扶手,供人扶倚的。
仙
21cm×21cm
2020年
车前子的确是一个人。更有点文化的,就知道,车前子是当代中国重要的诗人。人有点瘦,圆领的粗布衫有点宽,
头发有点短,胡须有点疏,龙骨有点突,眼睛有点亮。荆歌兄画他的像时,题道:“诗人车前子,人皆称其为老车。”车前撤掉,剩下老车。
不正经与正经的释名,完毕。
鲜
21cm×21cm
2020年
现在所见,是老车“正经与不正经”的画——这是书家孙俊良兄说的,所以为画展题写的“若有情”,也用半正经半不正经的笔法。识出书画中的正经不正经,已经很难,正经不正经地创作书画,难上加难。
为了便于欣赏老车的画,不得不说一说。
书法家孙俊良为画展题字
什么是正经?循规蹈矩,遵守传统。什么是不正经?随心所欲,背叛传统。通俗地说,正经的,是看得懂的画,不正经的,是看不懂或看大不懂的画。通常,放开已经熟谙的传统技法,到空气中撩虚无缥缈的别具一格,需要勇气,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懂正经,会正经,才有资格不正经,才不是瞎不正经。
葫芦
34cm×34cm
2023年
老车五六岁学画,跟名家张继馨学了三年,少年时已遍览历代名画,传统是烂熟于心的。仅凭一根线条,就能看出倪云林山水薄线条里的味厚,看出大师之作的真伪。多年以后,他说:“我看书画,首先看到的是线条……差不多是血液里的目光。”他看画看见的首先不是画面,不是所绘之物,而是线条,是物的气息,物的味道,可以呼吸,可以抓在手里,放到嘴里咂。
所以,看线条,也许是看懂他画的一把钥匙。
快雪时晴
34cm×34cm
2024年
当然还有色彩。线条通古今,还通色彩,色彩是面,也是线条。因此,色彩也是气息、味道。也可以是想象的、心情的。
我更想说他的色彩。此处,点到为止。
“中国绘画,岂止只是绘画”,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绘画,还是什么?他没说。只能通过他的画去了解了。
荆歌论老车的画,说到他传统的因素一样都不缺,而表现出来的丰饶和自由,却是拘泥于传统的当下所缺少的时,有个绝妙的比喻,“老车像马群里左奔右突的一只怪兽,他似马非马,却跑得比马快,比马更灵活,也更有力和优美。”
简单点说,老车是只怪兽。
松下问童子
34cm×34cm
2024年
一只凭才华横溢不正经的怪兽。
有人说,老车的画,是诗人的画,有诗意。我只同意一点。也可以说是散文家的画,有散文风格。但归根到底,是画家的画。
一颗葡萄,跳下跳下,一直跳到大地上,这是诗。一颗葡萄跳下跳下,跳到宣纸上,这是画。想要知道这颗葡萄从藤上跳下时的情绪与感受——这是老车的画。
传统现代、写实写意、水墨油画,到老车画里,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没有,融化为气息、趣味、气味……五官的感觉。画岀来的东西,若是而非——还要加半句:若非而是。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若非而是。介于正经、不正经之间,偏向不正经,却是真谛般的正经。
为了这半句,竟然写一篇。
回到开头,汪曾祺写的车前子,也若非而是,不是老车,是草药车前子,但“很有趣”,说的若老车,若老车的画。
编辑:王书青
审核:张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