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四史”教育包括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部署,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高校“四史”教育有利于引导高校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但是,当前的“四史”教育大部分是对文字记载内容的阐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对“四史”教育进行优化,尝试从红色文化入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高校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横纵向延伸,对当地以及与教育主题相适应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使学生了解国家以及党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初衷,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收集。可以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和教育主题内容,对相关革命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梳理,比如文物、照片、手迹、故居等;或者寻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服饰等,这些实物性的物品以及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形成体验式学习模式。第二,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形成视、听等多元维度的体验。比如,高校可以购买线上数字博物馆或者档案馆的资源,通过AR等技术将当时的场面还原,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犹如亲临当时的情境。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党史时,可以将革命遗址的数字化导航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观看历史事件发展情况以及事件的开展过程,学生们通过AR\VR技术可以“穿越”历史,亲眼见证和体验当时的革命氛围。
打破学科限制 融入红色资源
我国很多地区都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四史”的教学中,可以构建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促进红色教育的深化。
首先,在“四史”的理论教学方面,可以融入高校的思政、历史以及语文等相关学科内容,并以这些学科为基础构建跨学科课程。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主线,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四史”的发展历程和不同事件进行讲解,促进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四史”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其次,高校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以及红色文化研究人员等,来学校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研讨,分享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价值等。通过多学科以及不同领域的交叉,可以拓展学生“四史”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此外,除了理论学习,还需要注重实践,在组织参观活动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项目,可以由教师作为项目的发起者,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等自行选择子课题,比如,针对某一个革命历史事件从社会、文化等不同维度进行解析,厘清整个事件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结果等,然后对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对当时的影响以及对当下的启示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史”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设置红色教育场馆
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四史”,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划分不同的红色教育场所。如果场地比较紧张,可以设置红色教育墙,如果场地比较宽松,则可以设置红色教育场馆。在红色教育墙或红色教育场馆的展区中可以悬挂红色文献、红色历史事件的照片以及文字说明、剪纸作品、绘画作品等,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史,以及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物件、老照片、奖章等,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的拼搏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们了解到,正是因为几代人的踏实肯干,才换来新中国的富强,激励学生们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奋斗。此外,还可以构建新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科技展览区,并将新科技与传统老物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当前中国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这一路的风雨兼程离不开为新中国奋斗的无数革命者和先驱。正是无数前辈的努力,才托举了大国崛起。因为国家的富强,国人在外才有了安全感。这些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新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当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了解到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前辈,他们值得铭记,更值得学习;意识到为了国家的发展、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新一代青少年必须接过接力棒,继续为之奋斗。
总之,大学生“四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促进“四史”教育落实和提升“四史”教育效果的关键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多层次、多维度体验红色文化以及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不朽精神。因此,在高校“四史”教育中,需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韦陈锦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