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就有许多人如尼采所倡导的那般,积极地舞动着,成为我们身边的知化“碘”范。此刻,我们即将展开一场特殊的探寻之旅,深入挖掘她们动人的经历,从她们的故事里汲取榜样所特有的力量。
张书奕,中共党员,2021级应化一班本科生,专业排名第三。获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一次东北林业大学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三次一等奖学金;曾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东北林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取得全国高校英语翻译挑战赛汉译英一等奖、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英语相关奖项。此外,她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级大创,被评为优秀大创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SCI论文。课余时间,她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与志愿活动,担任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协助组织答辩活动;参与如疫情防控站岗、走访优秀三下乡团队、先锋课堂等志愿活动,推进院校工作开展。现已免试推荐至武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扎根专业,求知若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进入大学以来,她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课上认真听讲,参与互动;课下及时查缺补漏,请教老师解答疑惑。她从不轻言放弃,一根笔、一张纸,不断地推演练习,直到融会贯通。在探索的过程中,她搭建起知识体系框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坚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将学习任务分配在每周每天;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从不敷衍了事,保质保量提交材料。课余时间,她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兴趣为导向,坚持学习英语和日语,了解绘画相关知识,不断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深扎在知识土壤里的种子得以破土而出,专业知识横截面得以拓展。
潜心科研,逐梦星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2年末,她加入了冯伟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参与负责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三硒化二铟光电化学型光电探测器》。在这一年内,几乎所有课余时间她都在实验室里不断尝试合成、完成测试。最终,团队成功合成出三硒化二铟纳米颗粒,并构筑了性能优良的光电化学型光电探测器。在蓝绿光照射下,该探测器表现出高响应值、快速响应时间,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并成功完成模拟水下通讯任务。最终,在冯伟教授的指导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Materials Letters上发表一篇论文,大创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项目。
躬身入局,一心向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作为一名一心向党的青年,她一直追求进步,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2024年6月8日,她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课余时间,她积极参与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三次个人、一次团体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脚步,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并贯彻思想。同时,她投身于志愿活动,先后参与疫情防控站岗、走访优秀三下乡团队、先锋课堂等志愿活动,用自己的热情服务学院、服务学校,向着优秀党员的标准看齐,找到价值所在。
学思悟行,责任于心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在工作中实践党的理论和方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作为双创中心副主任,她积极响应组织工作,多次组织并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答辩,如大创开题、中期、结题答辩,第一、二届化新杯创新创业比赛等;协助主任带领部员完成外界联络、会场布置、评分筛选、信息汇总等工作,始终与组织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不断提升双创中心的服务水平;也曾为双创中心撰写介绍辞,促进院内更多同学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注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
榜样标签:砥砺前行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我们应不断追逐光,并期许着有一天能成为光。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还有未知的挑战、还有无尽的挫折,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砥砺前行,不断为将来积蓄力量,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
图文供稿:化资学院大学生资助发展中心
编辑:化资学院大学生网络发展中心 陈希润 王有胜
校对:化资学院大学生网络发展中心 刘政瑜
审核:赖燚老师
责任编辑:赖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