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荆门这位“老爷子”,八年送春联八百副

政务   2025-01-31 13:38   湖北  








腊月廿九上午,在荆门花园巷一家茶楼里,邵雪霁从墙上揭下一副对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恭恭敬敬地贴到了店门口。


“都这个时候,应该没人来揭对联了。我也该回去团年了。”他望着店内墙上,仅余的四五副对联,笑着说,“大家挑剩的,就是我的!”








就在前几天,从茶楼一楼到二楼的楼梯边,都是红通通的对联,最多时有二十二副,还有十多个“福”字。


——这些对联,出自他的父亲邵敏杰之手,大都免费送给了慕名而来的亲朋好友、街坊四邻。“今年写了一百多副,我用双面胶陆陆续续地轻轻粘在墙上,等大家来‘揭’对联、‘揭’缘、‘揭’福……整面墙不够用,空一部分就填补一部分。到今天除夕,就基本‘揭’到位了!”


邵敏杰书写春联


邵敏杰,被熟识的人亲热地称为“邵老爷子”。


邵老爷子年龄并不算老,今年63岁,只因慈眉善目,平时乐善好施,故有了这一雅号。


从2017年开始,习得一手好字的邵敏杰,每到了腊月下旬,就开始买红纸、购墨汁,手写春联送祝福。“他一写,我就发条朋友圈,有需要的朋友,就可以来取了。”邵雪霁说,他还建立了一个“茶香”群,“群友们互相转告,基本上每年都会送个一百副。”


邵敏杰与前来取春联的小朋友合影


“八年,八百副对联,至少都有这个数。”邵老爷子笑着说:“就跟厨师炒菜一样,光盘是对厨师最好的赞扬,我也一样,对联送得越多越好。”


更让人称道的是,邵老爷子手写的对联,有一些取自对联书籍,更多的是自己撰联。特别是有人“点单”时,老爷子总能给出特别的祝福。


他给小朋友的书房撰联:“亲文化亲传承亲近智慧 种知识种福德种植善根。”


他用对联勉励晚辈:“福报向俭中求取,仁德从宽处蓄积。”“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他写的大门对联:“逢盛世值蛇年恭祝六时吉祥百业隆,歌太平颂祥和普愿五福同增岁月安 。”


今年1月20日(龙年腊月廿一),邵雪霁发了一条朋友圈:


“年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或是一抹红色,或是一缕腊香,或是漫城喧响,或是阖家欢畅……老父亲退休后的字是越写越有味道,总也增添些年味,喜爱这些的朋友们可以来店自取。”


——这预示着:老爷子一年一度的“仪式感”,又开始了!


陆陆续续,有朋友到茶楼取联,也在朋友圈、“茶香”群里,留下评论,写满了赞赏:


饭小惠:


邵爷爷的墨宝字如其人,谦恭得体,不张扬却遒劲有力,不立异又自成一派,圆润饱满的字体间渗透着佛学的智慧,美好,圆满,净心@邵敏杰 


那时花开:

铺满大堂的春联,像一封封写给大地的飞鸿,氤氲着茶香,散发着墨香,捎来的是希望、期盼、祝福。


对我,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过年时,若缺了这一抹红,就好像气球泄了气,心中酝酿已久的期盼,也像少了一团火苗。


所以,它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信仰。


感谢老爷子。年复一年地坚持与守望。盼您多活几年,让我们多看几眼中国浪漫,多品几回非遗韵味。


小范:


手写对联,春节的仪式感瞬间拉满,在这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时代,让我们尽力保存一些初心,有些传承必须有人带头延续下去。


姜华:


手写春联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迎新年祈福迎祥的美好象征。在手写春联的过程中会更有仪式感,使得年味更加浓厚,也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对此,邵敏杰谦逊地回复:


“小老儿惭愧之至,愧不敢当,羞愧不已。只是末学胆子大,敢冒辱没文人大雅之天下大不韪。然心怀对世间万物的敬畏,对美好吉祥的向往,对一切有缘的祝愿,对世间包容的感恩,因此而胆大妄为之。不入法眼处,恳乞海谅!”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代忠勇)

编发:陆月

审核:杜浩波

终审:黄韶光

出品:九派通

报料:0724-2297655

邮箱:connect@jptnews.com

声明:本文为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九派通
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主管,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主办。即时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致力打造一流区域性政务服务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