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公荣
甘公荣,女,汉族,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
作为开国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身上镌刻着父母伟大人格的深深烙印。她不仅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还带动家人积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
初中毕业时,甘公荣把上高中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选择务农。后来,她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工作,她跟着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在县工商银行做储蓄员的10余年间,她经手了数亿元人民币,从未出现差错。2001年,全国金融系统改制,她向组织提出内退,回家做起家庭妇女。2011年,龚全珍工作室成立,甘公荣一边协助母亲与群众谈心解惑,一边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还设立阳光小屋,关爱60余名留守儿童。2013年底,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成立,甘公荣积极参与爱心救助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帮扶群众等各项工作,并积极推动基金会帮扶困难大学生。截至目前,爱心救助基金会共筹集资金17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1000余名。
甘公荣把公益事业当作人生的第二个战场。除了参与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的各项事务,甘公荣个人帮扶资金达15万元,累计推动筹集“红领巾营地”“爱心帮帮团”等助学扶困项目资金达400余万元。她关爱留守儿童,扶助困难家庭,在莲花县建立了10个“童伴妈妈”项目点。她带动家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红色宣讲,用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2013年起,甘公荣担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外聘教师,讲述父辈感人事迹千余场;被南昌大学聘任为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指导老师,担任“赣鄱红色娘子军”“江西好人示范宣讲团”成员。
甘公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唐才英、张佳港
唐才英,女,汉族,1936年1月生,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退休保洁员;张佳港,男,汉族,1997年4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消防救援大队岭北东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班班长。
在1982年至1997年间,唐才英陆续收养包括张佳港在内的弃婴38人,把其中6人留在身边抚养成人;张佳港不忘养育之恩,用真情守护唐才英的晚年生活,他牢记“外婆”唐才英教诲,传承德善家风,传递平凡大爱,牵头在县消防救援大队成立“张佳港志愿服务队”,成为全市闪亮的志愿服务品牌。
唐才英是医院保洁员,自己有5个子女,收入不高,生活拮据。1982年,唐才英从路边抱回第一个弃婴后,15年间陆续收养弃婴38人,其中转交给民政部门安置的有32人,自己抚养了包括张佳港在内的6个孩子。张佳港从小跟着唐才英的亲外孙叫她“外婆”。外婆的言行善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家附近的公厕粪水外溢,外婆佝偻身子洗半天;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外婆每天上门煮粥送饭、送药聊天,坚持照顾5年多,直到老人安详离世;碰到没家属照顾的患者,外婆管吃管喝,还帮忙洗衣洗脸洗头;一个外地男子摔断腿骨,外婆将他送到医院救治,又细心照料半个月。
长大后的张佳港成为一名消防员,工作之余,作为“张佳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带领138名志愿者开展公益献血、捐资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100余次,无偿献血1.3万余毫升,定期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用平凡善举帮助他人,传承德善家风。
唐才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张佳港荣获江西省道德模范称号。二人均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胡能迢
胡能迢,男,汉族,1998年4月生,中共党员,陆军某部军士。
胡能迢探亲期间突遇火灾,他逆火而行,六进火场解救被困群众,并参与扑灭大火,排除液化气罐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组织疏散全楼150余名居民,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2月12日22时许,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长堎镇一栋老旧居民楼内着了火。正在堂姐家做客的胡能迢听到呼救声后,连外套也来不及穿就冲了过去。此时楼道里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居民慌乱的呼喊声、火焰燃烧的爆裂声响作一团。胡能迢逆行而上,直奔浓烟源头的住户处,取出楼道内的消防器材,砸开房门,冲进厨房。此时,被困人员躺在地上已是奄奄一息,胡能迢随即匍匐前行,简单帮被困人员做了口鼻防护之后,将其背出火场,送到了安全地带。紧接着,胡能迢立即折返,冲入火海,试图控制火势。听说起火民宅里还有老式液化气罐,他准确找到,并迅速采取了隔火处理。胡能迢先后六次进入火场,一边灭火,一边组织疏散楼内其他居民,最终成功扑灭明火,楼内全体居民也安全疏散。此时的胡能迢红肿着眼睛,咳嗽不断,鼻腔、口腔里全是烟灰,头发和衣服也被“染灰”。附近的群众拍下了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传开,被网友亲切称为“最美烟熏妆”。
由于六进火场吸入大量浓烟,胡能迢被医院诊断为吸入性肺炎。提起这些,胡能迢只是轻描淡写:“请大家放心,我已经痊愈。”当被救者想要登门致谢,胡能迢婉言谢绝,他还将所获2000元慰问金和10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
胡能迢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江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黄日清、陈德全、李金龙
黄日清,男,汉族,1960年6月生,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湖云乡刘夏村下柴自然村村民;陈德全,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石镇镇双山村新河自然村村民;李金龙,男,汉族,1952年11月生,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石镇镇双山村新河自然村村民。
黄日清、陈德全、李金龙在听到河里的呼救声后,挺身而出,接力将6名落水孩童救上岸。
2023年3月4日16时许,黄日清骑着电动车途经万年县新河村时,发现有数人在河水里挣扎。腿脚不便的黄日清立即丢下电动车跳入河中,全然不顾河水的冰凉刺骨,一边全力施救,一边大声呼喊。在黄日清的全力救助下,离岸边较近的3名落水儿童相继被拉拽上岸,脱离了危险。衣服湿透的黄日清被冻得瑟瑟发抖,曾经受过伤的腿剧痛难忍,体力有些不支。远处的3个小孩情况愈发危急,看到离河岸最远的那个小孩更是一动不动,黄日清心急如焚。
紧急关头,听到呼救声的村民陈德全、李金龙及时赶到。陈德全二话不说,纵身跳进河水里,在宽约10米、深约3米的河中奋力开展救援。黄日清、李金龙二人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岸上,及时接应。经过几个来回,在三人齐心协力下,落水的儿童被全部救上岸。脸色发青的孩子在吐出几口水后,也转危为安。等到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冻得瑟瑟发抖的陈德全等人悄悄回了家。事后,有人问陈德全,是否考虑到自身年纪大,下水救人会有危险时,陈德全说:“当时根本想不到这些,我就想着要赶紧把几个小孩救上来。”孩子家属带着礼物感谢救命恩人,也被三人婉拒。
黄日清、陈德全、李金龙三人荣获江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袁守根
袁守根,男,汉族,1941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脐橙产业协会顾问。
50多年来,袁守根一直把“推广脐橙,让果农致富”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他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为赣南果业大开发总结出了一整套技术规程和操作经验。
袁守根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来到赣南。1970年冬,他了解到有一个脐橙新品种品质很好,便从外地精心挑选了200株脐橙苗种在了宿舍后一个小山头上。他在脐橙树旁搭起棚子,建了个“气象哨”,细心地为每株苗编号,没日没夜地观察。饭点时,他会捧着碗,蹲在那里边吃饭边看着它们。到了第三年,200株苗存活并有156株成功挂果。1977年,赣南脐橙在香港卖出每公斤36港元的“天价”,国家顺势在赣南建立了3个外贸脐橙基地,赣南脐橙产业破土而出。
几十年间,袁守根的脚步踏遍了信丰县每一个村组、每座山头、每片果园,但回家乡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对此,袁守根愧疚不已:自己或许是一个称职的技术员,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
2001年,袁守根退休了,依然忙着为果农实地指导、远程授课。只要涉及脐橙,袁守根都来者不拒,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地传技术、出点子。至今,袁守根没有自己的一片果园,为的就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乡亲。2013年,柑橘黄龙病暴发,袁守根经过反复研究,果断提出“种无毒苗木、消灭木虱、挖除病树”三大防控措施,帮助果农渡过了难关、坚定了信心。
袁守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谢远泰
谢远泰,男,汉族,1957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远泰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
40多年来,谢远泰信守一个承诺:带领乡亲种菌菇,一起富起来。他是人工培育茶树菇的发明人,先后研发并申报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将发明成果无偿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培养出一大批因“菌”致富的乡土人才,带动数十万农民脱贫致富。
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创业的谢远泰,看着村里产业薄弱的现状,默默下定决心:“乡亲们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得不到温饱,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助他们。”后来,他到福建、广州等地学习香菇培育技术,随后又学会了木耳、平菇等30种以上菌类的培育技术。1986年,他研究“大田代料栽培法”,带领乡亲们实现了香菇大规模生产。随后,他探索人工培育茶树菇,历经4000余次失败后,终获成功,填补了世界人工栽培茶树菇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为了更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谢远泰将茶树菇接种、栽培、管理、烘烤等生产技术倾囊相授。1998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大震荡,茶树菇市场价每斤由原来最高140元暴跌到20元。乡亲们看着自家大棚里堆积如山的茶树菇,愁容满面。谢远泰坚守诺言,依然按照每斤120元的承诺价回收茶树菇,共回收了100余户总计2.9万斤,乡亲们的收益保证了,他自己的公司却亏了290万元。
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谢远泰扎根在每一座菇棚。2016年,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截至2023年,干鲜菇产量达21602吨,总产值达5亿元。种植户中脱贫户627户,户均年增收16650元。同时,茶树菇生产领域吸纳从事菌包接种、鲜菇采摘、干菇分拣等工种就业人员1.5万人。
谢远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王中美
王中美,女,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电焊工匠技师。
20余年来,王中美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特大型桥梁的焊接技术攻关及电焊作业工作,朵朵焊花见证了她从一名电焊工学徒到一名工匠技师的成长历程。
2001年,王中美从技校毕业,成为中铁九桥公司的一名电焊工。她刻苦练习焊接工艺,焊接的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以上。电焊工长期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下作业——粉尘、呛人的气味弥漫;闪耀的电焊弧光会刺伤皮肤和眼睛;焊花飞溅,衣服常被烫出洞眼;酷暑时箱体内闷热的环境、冬季户外焊接时刺骨的寒冷……但王中美始终坚守着。
王中美坚持用务实的态度投入技术攻坚与创新中,她带队攻克Q500qE高强度钢材钢焊接技术难关,为推动我国铁路桥梁新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攻破全国首座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长江铁路桥焊接难题,通过优化工艺工法,解决鳊鱼洲长江大桥大节段钢箱梁的焊接难题,并把节段环口施工焊接时间控制在5天内,创造安九铁路新速度;攻破的U肋全熔透焊接技术解决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与桥面板连接焊缝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工作以来,王中美实现了30项技术攻关,取得了20项创新成果,多项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她先后参与60多座国内外一流桥梁工程的焊接及前期试验,并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钢管桩焊接。
2013年,中铁九桥女子电焊突击队领头人的接力棒交到了王中美手中,她带领队员们屡次在桥梁施焊攻坚任务中大显身手。2015年,中铁九桥又创立“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施工现场技术难点和热点,开展面向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考试等活动,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为九江市各大职业高校、工业园区培养了相关方面的人才。
王中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邓希平
邓希平,女,汉族,194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景德镇市原建国瓷厂总工程师。
邓希平一直从事陶瓷颜色釉瓷研究、创新工作,近60年来,她恢复了很多失传的工艺,创新了40余种颜色釉,传承并创新出瓷器品种1000余个,开辟了窑变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1965年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邓希平来到原第一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积极投身到陶瓷颜色釉的学习。1972年,邓希平调入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继续从事颜色釉研究工作。1995年,景德镇市建国瓷厂改制,科研所面临无人承包即将解散的困境。那一年,邓希平53岁,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颜色釉制瓷技艺,她承包了科研所,开始了新的征程。承包初期,她带着一群老同事,自己动手搭建厂房,推着板车运送瓷器;因初期科研所效益不好,她拿出自家存款给大家发了第一个月工资。邓希平正是凭借着身上这种闯劲、拼劲、干劲,在颜色釉的传承和创新道路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无骨汾水釉里红到窑变花釉,从朗窑红到祭红,邓希平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高温色釉新高度。同时,她不断取得油烧铜红釉、无铅均红釉等一个个技术上的突破,创造出“凤凰衣釉”“羽毛丝釉”“翎羽釉”等一系列全新的窑变釉和特大件郎窑红釉作品,成功研制出“秘釉流霞盏”,其中“凤凰衣釉”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一等奖。她创作的陶瓷彩虹釉获国家发明奖、第三十九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大件郎红釉新配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邓希平陶瓷艺术馆、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邓希平颜色釉陶瓷艺术博物馆成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颜色釉技艺的研究开发中。
邓希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余 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