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轻一笑。
文章作者前期为大家介绍了很多次了,未读过高中,读了五年制专科后自考了本科,2021年考研上岸了江苏师范大学的世界史专业,2024年天津师范大学读博士。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他为大家做的一些总结和对我们专科生自考生生考研的一些感悟与建议。也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文章较长大概7000字(真的很用心)。
以下为文章正文:
对专科自考生考研成功情况的分析——以专科自考生考研圈发布的经验贴为例。
一、基本概述
近5年,经小白学长审核,截至2024年11月11日,专科自考生考研圈(以下简称考研圈)共发布145篇经验贴,即145名考研成功学生,其中20级14人、21级30人、22级43人、23级38人、24级20人。
整体看145名学生,在以下部分统计中排除资料不详的因素,在学制方面,139名是全日制,6名是非全;在学位类别方面,学硕38人,专硕97人;在考研专业课出题方面,偏文110人,偏理29人,艺术类2人;在录取方式方面,29人调剂;在考研次数方面,一战92人,二战及以上37人;在学校所在分区方面,A区115人,B区28人;在学校档次方面,985211学校(以下简称92)21人;在高中求学方面,读过高中至少61人,没有读过高中至少12人;在考研时学历方面,本科考研120人,专科考研25人。
以上的信息中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地方。首先是关于学位类别,即使是非全硕,也是分为学硕和专硕的,但是由于非全较为特殊且人数很少,因此本人将非全硕单独列出。
其次是考研专业课出题,这里的出题方式并不是对专业进行简单的文理划分,而是以“是否大量考数学”或“以背诵作答为主”的标准来划分。经我阅读真题试卷查证,部分医学类或农学类考研被划分为“偏文”。而像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课是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其中包括大量数学题(虽然难度可能相对不高),因此划分为“偏理”。
当然,也存在像行政管理之类的专业课考试中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但是因其从试卷总体来看数学比重很低,所以仍划为“偏文”。另外,因为部分高校在专业课考试中属于自命题,所以也会存在大部分高校专业课出题“偏文”,而其“偏理”的可能性,但由于这种情况属于出现较少的特例,因此从总体统计角度来看,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最后,对于高中求学的统计,是因为我认为不管高中有没有毕业,只要能上高中,其实就是比没有读高中的学生多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且可能也会有相对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求学规划。而没有上过高中的学生,想靠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是更加“难如登天”,因此值得被特标出来。
其实145名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高中,但为严谨考虑,我划分是否有高中求学的依据是,如果经验贴中明确提到高中经历,特别是出现类似“高中时”的字样,就将其标为读过高中。如果文中仅出现“大学时”而没有“高中”,则归为“不详”。划入没有读过高中的依据则为经验贴作者在文中的明确说明。
总之,综合以上信息,如果要为一位专科自考生绘制未来考研成功的简历,那最有可能包括以下信息:读过高中,后通过自考、函授和专升本等等各种方式取得本科学历,20xx年考研一战录取,就读于A区某双非大学,攻读全日制文科类专硕专业。
在145名专科自考生考研成功者中,一战成功92人,比例为71%(不详16人,二战中不乏一战只是裸考试水,因此比例实际更高);A区115人,比例80%(不详1人);双非124人,比例86%;偏文110人,比例77%(不详2人);专硕97人,比例69%(不详5人)。
二、对考研92成功情况的分析
能够前往更好的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是每个考生的理想。在145名专科自考生考研成功者中,考上92的只有21人,占比仅为14%,差不多10个人中才有1位。这些985大学有4所(985实际也属于211)分别为浙江大学(2人)、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大学有15所,分别为辽宁大学(2人)、河海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
继续根据现有信息对21名92成功者进行归纳,可在学制方面,20人全日制,1人非全;在学位类别方面(1人不详,1人非全),学硕8人,专硕11人;在考研专业课出题方面(1人不详),偏文15人,偏理5人(其中2人是工商管理);在录取方式方面,仅华中师范大学非全为调剂;在考研次数方面(不详3人),一战12人,二战及以上6人;在学校所在分区方面,A区18人,B区3人;在高中求学方面,有2人没有读过高中;在考研时学历方面,本科考研18人,专科考研3人。
综合以上信息,考92的文科类专硕专业相对更容易成功,这基本也符合我们的心理预估。幸运的是,因为考上92通常被视为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件,因此各位经验贴稿主也十分乐于详细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使得我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1份经验贴中华中师范大学(非全)和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相对不多,因此在这剩下的19份经验贴中,我在下文想要说明的是:我们大致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水平,才能考上92呢?
第一,最好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或经济基础。
19名考上92的学生中,7名同学具备比较有价值的工作经历,他们或多或少在工作中也取得了收获。
辽宁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同学在民办中专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同事考上山东大学给予了他激励;新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同学毕业10年,是国企合同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同学是游戏引擎开发又后续转图形学工程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同学已经在企业中做到了月薪上万的管理层;天津大学教育学专业同学留过学,工作十年拥有独立的英语培训工作室;安徽大学哲学专业同学设计院工作,收入不错;河海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同学工作了5年。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同学虽然长期脱产,但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半年复习花费两三万。
工作生活阅历或是家庭支持不仅带来可以安心备考的物质基础,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升学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最好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或专业基础
除去上述提到的8名同学,剩下的11名学生中,有5人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或专业基础。西南大学畜牧专业同学没有读过高中,中专后前往西南大学读函授专科的畜牧兽医专业,在校期间加入老师的“猪医生团队”;兰州大学法律专业同学高中后在山东某大学进行自考法律专业(这种情况一般是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主办,为大学搞营收的),可以跟大学生们一起学习;广西大学哲学专业同学可能是高考后的全日制大专生,在校期间通过四六级,拿了三年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陕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同学成功全日制专升本,专业是机械工程;四川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同学在专科就是读园艺专业,此后专接本。
他们的经历表明,虽然就读的学校是专科甚至自考,但是如果能充分发扬环境的优势,自身再明确规划、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是对未来发展有重要帮助的。
第三,最好具备清晰明智的择校目标或成功决心
剩下的6名同学都具备清晰明智的择校目标,并且为了考研,也付出了很多艰辛。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同学是南方人,但选择了北方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他在经验贴中也详细阐述了利弊;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同学可能没读过高中,是二战,与前者一样,喜欢政治历史,注意到电子科技大学过往也录取过专科生自考生等;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同学选择了偏技术类的畜牧专业;辽宁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同学是因为自考是汉语言文学所以选择国际中文教育;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同学三战成功;西北大学理论经济学专业同学二战。
92大学数量多达115所,他们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分析优劣并选择考研目标,并且也付出了多年备考的艰辛努力,因此最终得以梦想成真。此外,上文提到,在考研次数方面(不详3人),一战12人,二战及以上6人,二战比例达33%。而双非学生124人中,排除次数不详的13人,有效统计111人,二战及以上31人,比例为28%。也就是说,考研92成功的学生通常要比双非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年月去考研。
综上,要想考上更好的大学,需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或经济基础、良好的学习环境或专业基础以及清晰明智的择校目标或成功决心。这三点之间也是互相渗透,比如物质条件优渥也会刻苦努力,虽然没有读过高中仅凭自己私下自学,但拥有明智的择校眼光,都能实现目标。当然,双非的同学同样具备我提到的基本素质,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没有去92,这完全不能说明他们不努力。但是,若想前往更高平台,以上三点是重中之重,如果在其中一点不足,在另一点就应该尽力弥补。
三、考研的部分趋势分析
从2020年开始算起,考研报名人数在疫情期间剧烈上升,后逐渐回稳(下段中的数字指6月毕业人数和当年报名考研人数),2020年874万人毕业,考研377万;2021年903万毕业,考研457万;2022年1076万毕业,而考研人数达到最高,为474万;2023年1158万毕业,考研报名人数虽下滑,但仍有438万。结合对比总体大数据和考研圈的考研成功数据,我总结了以下呈上升趋势的三个方面。
第一,二战成功的人数
这一点无论是总数据还是我们公众号的数据,都有明确表现。2020年,往届生占比43.8%,应届生占比56.2%;2021年往届生占比47.2%,应届生占比52.8%;2022年往届生占比48.44%,应届生占比51.56%;2023年往届生占比51.82%,应届生占比48.18。
而在考研圈中,20级考研二战成功学生为1人,21级为6人,22级为5人,23级为12人,24级20人中二战成功者已经达到了13人,比例达65%。
根据上述信息,尽管考研总报名人数下降,尽管往届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代表都是二战考生,但考试实际竞争难度仍在提高。
第二,考研92成功的比例
根据某些考研机构的统计,在全国考研录取人数中,92录取研究生的数量从2023级的36万5增长到了2024级的37万4,比例从7.7%增长到8.55%。在考研圈中,20级10人考研92成功的为4人;21级30人中为4人(其中华中师范大学为非全);22级43人中为2人;23级38人中数量开始回升,为5人;24级20人中为6人,比例达30%。
再根据上文提到的总的考研92成功学生的二战比例为33%,而在24级,这一数据为50%(6人中3人为二战)。以上数据表明了一点,即随着二战人数的增加,二战及以上考研92成功的学生也在增加,他们相比其他一些首次备战92的学生更具经验与能力,被录取的概率也更高。
第三,被录取为专硕的比例
我没有查到全国的学硕和专硕录取情况,但在考研圈中,考研专硕成功的20级10人专硕为7人,占比70%;21级30人专硕为16人,占比53%;22级43人专硕为30人,占比70%;23级38人专硕为29人,占比76%;24级20人专硕为15人,占比75%。以上数据还没有加入非全的情况,如果加入,比例会更高。
自22级以来,被录取为专硕的比例保持在70%以上,这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专硕更简单,主要是不考英语一;其二,考生本人希望攻读更具实用性的专业,从而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其三,大部分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是专硕。
根据最新消息,2024年1079万毕业生,考研总报名人数388万,较之去年下降50万之多。个人认为,该人数的下降是建立在前几年非理性的剧增基础上的。在疫情期间,大量学生因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从2020-2021,一次就增加80万。而如今的人数下降,是对考研的一种“提纯”。
一方面,是学生面向未来经过多方面思考进行更理性选择的结果,如努力学习申请保研、尽早就业补贴家用和考公考编一步到位等;另一方面,是我国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向按需把控的结果,如提升保研比例、延长专硕年限、减少文科招生、撤销大量硕士点和大幅度提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奖学金等。考研的“提纯”就意味着考研成为一种理性思考之后的选择,人数减少,虽然考生的整体实力增强,但报考双非的难度可能会出现下降。
综上,我根据这些趋势给出一些报考建议,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您以“录取”为主要目标,是二战及以上考生,在过往确实通过努力奋斗也考取了一定分数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报考92,这是因为只要取得足够的分数,即使没考上也可以调剂,而接收专业大概率是专硕(在考研圈26名调剂同学中,排除非全,16人为专硕)。虽然调剂学校可能排名低一点,但也总好过落榜。而一战考生,同样“只求录取”,则根据上文第一节的总结,报考某双非文科类专硕。
四、余论和展望
在统计考研圈成功情况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趣味”数据可以分享。
只看发布的具体分数,总分最高分为22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科语文专硕的424分,该考生是调剂生,一志愿牡丹江师范学院,初试如此之高复试竟然不及格,属实有点离谱。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查询了当年的复试名单,粗略来看,该考生初试分数在2022年,整个牡丹江师范学院,全校复试学生中排名第三!
在其一志愿失败之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也是毫不犹豫地就同意接收。其实,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如果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该考生选择二战,也许可以有更好的收获。同时,该同学在经验贴中流露出了一些“自卑感”,比如ta讲述了自己考研的不易,认为自己分数高,只是因为专业课出题固定简单等。
但是我想说,试问,如果专业课简单,那么别的同学怎么没有取得这么高的分数呢?如果该同学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告诉ta,不管是学校给分宽还是出题简单,您的分数都不存在“水”的情况,您真的很优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有余,但是希望您在未来若再次遭遇取得成绩,却又被各种原因忽视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相信自己。
总分第二是24级湖北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硕的423分,第三是22级云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硕的419分,第四是23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口译专硕的418分,第五是21级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专硕的409分。总的来看,145名学生中所有总分达400+的同学除了湖南师范大学,其余都是双非专硕,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和专业阅卷给分是比较宽松的。
在外语考试方面,有个别是日语考生。英语考试中,英语一最高分为24级天津大学教育学的80+,如上文提及,该同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有独立的英语培训工作室。英语二最高分为22级杭州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的88,值得一提的是,该同学没有读过高中。
在专业选择方面,录取人数最多的4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工作和小学教育。前两者为8人,后两者为7人。四个专业中马理论是学硕,因此,如果您只想被录取又想读学硕,可以考虑该专业。而专硕可以考虑另外三个,不过,编号120200的工商管理也是学硕,仅此两例。
另外,在录取专业中纯理学硕极少,也就是“硬考”理科科目的学硕,仅24级山东师范大学有机化学、23级西北大学理论经济学、22级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和21级陕西科技大学化学4人,正好每级1人,可能是因为难度确实太大,他们也称得上专科自考生中的理科学霸!
论及专业选择,在145名考研成功的同学中,不乏为了“上岸”而读自身不了解且非常“水”的专业的,也有虽然专业很冷门,但因热爱而坚持的。考研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人生的一次次转折中应当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呢?我想以自身的考研专业选择经历为本文收尾。
我本人的专业是历史学,我喜欢将自己称为“历史学手艺人”或是“历史学手艺学徒”。什么叫“手艺人”?我的理解是,无论荒年盛年,无论是贵是贱,都一直从事着某项维持自身或家庭生计的工作的人。
我曾经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生活给我的只有一地鸡毛。但当我努力回归到我从孩提时就热爱的历史学时,我才收获满满。现在能够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是因为我时时刻刻都真诚地拥抱历史,而从历史中衍生的未来也真诚地拥抱了我。当你困顿时,你有在夜深人静时对自己敞开心扉、扪心自问吗?历史学,一个基本跟发财“绝缘”的专业,但那又如何?做老师也好,从事别的什么工作也好,对我来说,这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现在能够在我擅长且喜欢的领域工作,赚一份虽不多但足以养家的钱,还能有前景可以盼,还有很多时光去做我想做的事,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上岸”。所以,我再三思量下,还是用“考研成功”代替了“考研上岸”,因为我认为,考研或考公只是我实现梦想的手段,我人生的“岸”可以是以陪伴家人、研究历史、旅行、打球或者看球赛等等为中心的幸福与快乐,但绝对不是考研考公。
说回到考研,我有两个真相想阐明:
第一,考研不能改变命运。因为考研只是让你在一个地方接受2-3年的学习培养罢了,同样的岁月交给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处置方式。而在这期间你应当以一件事为主——学习,考研成功是因为学习,就业是因为学习,人生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每一次的学习,即使是最最普通的劳动者,每天也会花个几秒思考怎样才能不把活干出错。所以,考研不能改变命运,但学习能。
第二,勤奋努力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之一。我曾经是最勤劳的一批人,在工地拉砖头、拉石子、搬水泥、搅砂浆等等,但是我几乎没有收获。所以,真正困难的是朝哪个方向努力,我们应当花点时间去进行清晰的思考和规划,毕竟开车经过黑暗的路段的时候,减速多多观察总是好的。那一个人如果已经立下目标却就是很懒不想动怎么办,我只能说:“你这个年纪你考研怎么睡得着的?!”
最后,本文观点是我个人基于当下一些数据情况进行总结的,仅供参考。我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此文,虽多次复核,但统计的数据和阅读的经验贴繁多,难免有所疏漏,望各位读者海涵。感谢所有同学的分享,祝所有考研的同学梦想成真!
专科考研,自考考研,自考本科都可以关注我们这个群体公众号“专科生自考生考研圈”。对我们专科生自考生友好的考研院校分析,自考资料,考研资料,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也希望公众号中的科普文章能帮助到咱们这个群体更多的人。
关注我们这个群体的公众号“专科生自考生考研圈”,在后台发送「努力学习」四个字,送你一则特别的推送。
作者:轻一笑
编辑: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