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 · “再”辉煌 | 学会成立45周年工作回顾(一)

百科   2024-09-06 20:43   北京  

小编寄语


为庆祝学会成立45周年以“创‘新’路· ‘再’辉煌”为主题,通过汇总学会发展历史和祝福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凝聚力量,共绘学会新篇章。本期,聚焦学会首个10年的开拓期,以及随后的发展期,简述学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的历程。
在此,衷心感谢所有专家、领导、会员朋友们,在百忙中搜集、整理历史素材,录制祝福视频,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学会发展前进的动力。

开拓期(1979-1988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1979年9月,中国太阳能学会 (学会前身) 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市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由 27 名理事组成,清华大学王补宣当选为首届理事长。从此,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 “大家庭”。

关于成立学会的申请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学会成立的文件

中国太阳能学会第一届部分理事合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习、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外交,扩大国际影响成为学会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1980 年,经国务院批准,学会代表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太阳能学会。1981 年,学会首次组团参加了国际太阳能学会在英国举行的年会,并在随后的历届会议中,积极组织并精选论文用于会议交流。1985 年,学会联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美国太阳能学会、美国风能学会共同举办了“1985 年国际太阳能,风能会议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23 个国家的 270 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与美国能源部顾问就中美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专业培训、学者交流、联合开发等内容达成初步意向。

龚堡理事长 ( 右一 ) 接待美国代表来访

国际太阳能,风能会议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

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和第七、八届常务理事-施鹏飞老师,讲述他参与筹办国际太阳能,风能会议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的故事
在成立后的首个10 年,学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群体力量,先后创办《太阳能学报》《太阳能》这两本杂志,组织了第1个太阳能利用展览会、 第1个科普知识宣讲团、第1个青少年主题夏令营、第1个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标准制定、第1个太阳能热利用理论学习班,并完成了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文件——《关于我国太阳能利用的可研、生产和应用的建议》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努力为党和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事业做好参谋、当好助手,成为团结、联系科技人员的纽带和桥梁。

《太阳能学报》《太阳能》杂志创刊号

第二届全国太阳能热利用理论学习班开学典礼合影

发展期 (1989—2014年)

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得到了攻克。1989年,时任学会理事长龚堡连同其他同志一 起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将可再生能源列入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建议;1994年,时任学会理事长朱亚杰连同其他同志再次向国家领导人建议,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国家能源建设计划,给予扶持。之后,相关建议获得批示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较大发展和应用,为其后续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1年,在时任学会理事长严陆光院士的主持下,将学会年会的交流议题由各专业最新成果,延展至重大科技项目和政策机制研讨等热点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部分专业会议留影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国际社会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重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步走向法制化、规模化的新阶段。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在时任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的推动下,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该阶段,学会组织参与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并分别组织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周年、十周年座谈会,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法律保障、有政策支持、有规划目标、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学会设立并启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通过奖励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广大领域内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事业发展。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

回顾您加入学会,最难忘的一件事

学会第六、七、八届副理事长和第九届监事长-赵玉文老师,讲述他在学会难忘的故事
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林安中老师,讲述他在学会难忘的故事

创“新”路 ·“再”辉煌——更多学会故事及精彩视频敬请期待!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成立于1979年9月,是由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领域涉及太阳能光伏与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发电并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