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七大能级同步跃升 塑造忻州发展优势

民生   2024-11-20 19:47   山西  









11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忻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表示,近年来,全市聚焦“产业、开放、创新、城市、改革、市场、安全”七大能级同步跃升,坚持在目标定位上把牢方向、在路径选择上发挥优势、在务实作为中创新求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


优化产业体系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忻州是资源大市,统筹推进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体现忻州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忻州的战略重点。

  ——全力纵深推进煤炭产业扩量提质。全市原煤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亿吨以上,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6.43%。

  ——大力推进特色制造业智能化改造。2023年,全市净增省级产业链“链上”企业1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9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以园区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市构建起省、市、县三级专业镇培育梯队,培育了2个省级重点专业镇、11个市级重点专业镇;布局建设了铝镁精深加工、煤化工、高端锻造等3条百亿级营收规模的产业链,50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链,光伏、煤机装备等2条20亿级的产业链,5亿级的特色食品产业链。梯度培育“链上”企业,全市省级重点产业链企业达到40家。

  ——把杂粮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全市锚定“特”“优”战略,推进规模化发展,300万亩以上的杂粮,总产量60万吨以上,规模稳居全省之首;制定发布地方农业标准72项,打造8个“国字号”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24个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认证60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22家省级龙头企业、5个省级杂粮产业化联合体,开发速食、营养、功能3大类130余款杂粮产品,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每年市级财政支出82%以上用于民生事业。今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0%和6.5%。

  产业强方能市强民富。“下一步,我们将用好产业链、专业镇工作抓手,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聚焦‘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使命任务,持续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创新招商模式,打造‘投资忻州’金字招牌。”忻州市副市长孟宏斌说,与此同时,忻州市还将持续擦亮“中国杂粮之都”金字招牌,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市场化上下足绣花功夫,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激发创新活力

培育壮大发展动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

  忻州市创新思维方式,坚持系统观念,“内联外畅”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坚持‘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开放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内部一体化与对外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李建国介绍说,外向联动深度融入,忻州与太原、阳泉、晋中、吕梁4市联合建立通办机制,100项服务事项实现跨域通办;开行忻州至太原城际公交线路,两市城区实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与保定市开展战略合作,布局推进忻保雄绿色能源廊道建设。内部联动一体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国家卫生县城数量排全省第一。实施农业强市战略,粮食生产实现“八连丰”等。

  忻州市因地制宜,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合。

  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前3季度,全市电力装机达到1957.7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17.38%,排名全省第一;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倍。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产业链“链上”企业11家、“链核”企业1家,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正成为牵引全市能源发展的新引擎。

  ……

  忻州打造多能互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让资源优势、后发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聚势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同发展,聚能布局开放合作新场景新赛道,加快推动能源产业有机更新、破旧立新。”忻州市常务副市长王建峰说道。

  积创新之力者在人才。忻州市高标准建设运营“科创驿站”科技示范园,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7家研发机构,33个创新团队相继入驻,“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同时,忻州市出台《忻州市选聘“科技副总”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3名专家已正式对口受聘为23家民营企业的“科技副总”。

  良好土壤是人才涌动的前提保障。近3年来,忻州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092万元,支持市级科技项目实施与创新主体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火炬基地、备案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9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11家。此外,忻州市还不断健全完善招才引智政策体系。去年以来,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70余名,挂牌博士工作(服务)站、教授工作站43个。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作为黄河入晋的第一市,忻州深知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2023年,全市PM10、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臭氧同比改善率居全省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省第二。扎实推进汾河、滹沱河等“四河”治理,总投资5.3亿元的“黄河‘几字弯’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本月底开工。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忻州扛牢“首站首责”,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全面发力,连续5年保持黄河干流忻州段水质在Ⅱ类以上。

  规划为先,忻州市县两级协同推进,编制实施了《忻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小切口”推动生态环境“大治理”。

  项目为要,忻州发挥项目的牵引支撑作用,黄河干流流经县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开工24项、完工10项,“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累计开工6项、完工5项。

  铁腕治污,市县协同、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筑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文旅深度融合

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忻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忻州市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忻州文脉。

  为增添旅游业态新魅力,忻州市持续推进“1+4”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成功创建忻府区、五台山2个文旅康养集聚区和忻州古城、云中河2个文旅康养示范区。

  借助“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契机,忻州实施五台山风景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建设工程、雁门关景区提升改造、清凉湾温泉康养小镇等8个省级重点项目,加快繁峙憨山、宁武东寨、偏关乾坤湾项目建设。

  忻州市创新宣传模式,连续两年举办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活动,与泰安市、玉林市、滨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文旅推介活动……截至10月底,全市共接待游客2387.2万人次。

  聚焦口碑建设,忻州持续打造“旅游满意在忻州”品牌,聚焦游客评价,开展旅游服务“好差评”工作,聚焦高品质文化供给,打造“遇见秀容”“这里有戏”等沉浸式演艺项目。

  如今的忻州,近者悦,远者来。

  “下一步,我们将以‘五个聚焦’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壮大景区规模,推动康养、乡村、红色、工业、低空、体育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发展能级和旅游接待能力。”忻州市副市长贾玲香说。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贾大伟




岢岚县融体中心


岢岚政务
岢岚政务平台是对外宣传平台,是发布政务信息,服务公众的平台。岢岚政务期待您的关注,让我们相约岢岚,共建美好岢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