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燃动“经济”——我市赛事经济发展扫描

政务   2025-01-22 17:52   陕西  

2024年6月,CFA中国之队“丝绸之路·华山杯”渭南国际足球邀请赛成功举办,这已经是渭南第6次举办此类赛事;

2024年6月至10月,渭南市体育场成功举办了14场陕西联合主场比赛,吸引超过30万人次球迷现场观赛;

2024年9月,第四届中国女子围棋国手赛决赛在白水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围棋棋手,以棋会友、博弈智慧,诠释了围棋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12月,全民健身运动三秦“体彩杯”陕西省第二届武林功夫大会上,俄罗斯、文莱等国家和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武术精英,共同演绎了一场场震撼人心的功夫盛宴;

……

2024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936项,近200万人次参与,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体育爱好者的目光,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当下的渭南,正积极发挥“赛事经济”引擎作用,不断在带动产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增长等方面开辟新路径、收获新成果。

以赛营城 体育兴城名片彰显

体育赛事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渭南人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各大赛事在渭南举办,更是城市与体育的双向奔赴。

为什么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赛事落户?渭南给出了答案:厚重包容的文化底蕴、专业的赛事组织能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群众的参与热情。

渭南拥有厚重包容的文化底蕴。渭南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厚重包容的文化底蕴,更是举办各类赛事不容忽视的因素。近些年,渭南通过中乙、中冠、NBL、WCBA等一系列赛事的成功举办,证明了勤劳朴实、文明有礼的渭南人,有能力办好各类大型赛事,而且能办得越来越好。

渭南拥有能够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硬件设施。全市现有公共体育场馆37个、足球场117个,并拥有西北最大的足球草坪基地,大型足球比赛可以全部在天然草坪足球场举行……这些设施为举办各类赛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渭南拥有出色的赛事组织能力。渭南坚持“开门办体育”,推行“管办分离”体制,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组织、院校以及相关企业参与办赛,全市足球、篮球等专业协会达41个,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1名,这些专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为举办各类赛事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力量。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赛事的兴趣愈发强烈,公众参与热情大为高涨,助推了体育赛事频频落户渭南。在临渭区孝义镇,已连续举办两届的“村BA”丰富了群众生活,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么接地气的活动我们都很喜欢,希望经常举办。”孝义镇孝丰村村民吴根玲笑着说。

以赛营城,离不开体育人才的挖掘、培养与支撑。

目前,渭南正积极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项目布局工作,县级重点项目总队伍数达到345个,“三大球”布局学校达到148所,建成281支队伍。

同时,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各县(市、区)少儿体校覆盖率达100%,已有20多所中小学校引入俱乐部或培训机构开展课后服务和体育训练。

“我们将健全完善赛事活动架构体系,做好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工作。深入挖掘黄洛渭、华山、沙地、湿地等禀赋资源,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思路,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引导、激励、提高体育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办赛热情和能力,形成‘精品+品牌’‘竞技+群众’协调发展的赛事活动模式,促进赛事经济发展,为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晓燕说。

经历各类赛事考验,渭南的城市设施建设、赛事组织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必将吸引更多高水平赛事落户,让渭南体育名片更加彰显。

以赛兴业 发展“城”势而上

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场关于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产业融合的经济盛宴。

“能在现场见证中国U19男足力压韩国男足夺冠,太激动了!”2024年6月10日,从成都市自驾来渭南看球的王嘉伟说,自己和家人还在比赛场馆领到了少华山景区的观光门票,为中国队加油、品陕西美食,览秦岭美景,这次来陕西,不虚此行。

王嘉伟所说的景区门票也是渭南为放大赛事活动的经济溢出效应推出的赛事配套活动之一,实现了“赛事流量”向“消费流量”的转化。

一业兴、百业旺。对渭南而言,各类体育赛事就像是一张张精美的“邀请函”,通过搭建群体性休闲体育平台,全面带动渭南乃至关中地区的文旅消费热度,产生叠加经济效应,“体育+”让渭南“出圈”。这背后,离不开渭南相关配套服务和商业健全发展的深厚根基。

一二连击,上身左右闪,下潜闪身,格挡……2024年11月9日,渭南吾悦广场一场由陕西省体育局主办的拳击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拳击健儿们。

“通过体育赛事进商圈、进景区这种方式,不仅让更多人了解、热爱体育运动,也为商场带来了更多人气,让广大群众观赛购物两不误,充分释放消费新潜力。”渭南新城吾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琪说。

一项项精彩赛事,不仅带给人们运动的快乐,而且以赛促宣、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销,最终有助于城市建设日新、乡村振兴有力、文旅产业向上,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渭南秉承“体育+”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商业、农业农村、教育、康养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文体旅消费链,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单位4970户,涉及体育培训业、健身休闲业等领域,其中法人单位600个,从业人数3596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32亿元。

以赛惠民  15分钟健身“举步可就”

冬日的午后,阳光倾洒,暖意融融,临渭区车雷公园10张乒乓球台前人头攒动。

“我就住在公园附近,自从公园建好,我就经常来这里打球,十分方便。”乒乓球爱好者刘浩说。

渭南市正在着力创建第二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临渭区以此为契机,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民健身网络,丰富体育健身内容,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从开发城市‘边角地’、推动学校场地开放等方面入手,增加体育场地供给。截至目前,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平方米以上,‘15分钟健身圈’已经形成。”临渭区体育运动中心主任王庆说。

目前,渭南市共建成体育公园28个,健身步道达2706.7公里,市、县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覆盖率达100%。渭南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3平方米。

同时,积极推动《渭南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人大立法,已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首家出台全民健身地方性法规的地市。

“社区建了‘免费健身房’,雨雪天气活动也有了好去处。”临渭区双王街道丰荫社区居民刘焕说,社区的运动设施越来越齐备,还有专门的体育运动网格员指导,大家锻炼的劲头更足了。

这些设施不仅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还延伸到了社区和乡村,通过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体育设施网络的构建,极大提升了城乡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便利性,实现了“以赛惠民”的目标。

如今,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运动瞬间,也见证着市民共享“体育+”带来的城市新生活。

【短评】

让体育为人民美好生活添彩

一场精彩赛事,不仅带给人们运动的快乐,还能达到以赛营城、以赛兴业、以赛惠民的效果,通过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可以有效推动城市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并加速城市产业集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渭南市以筹备省十八运和创建第二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打造了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以及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不断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健身环境,也为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提供了场地条件。

各类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从而拉动体育用品、体育服务、赛事表演等方面的消费,形成了集参赛、观赛、消费于一体的赛事经济模式,实现了体育资源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转化。

如今的渭南,城市步道上,跑步爱好者健步如飞;体育场上,运动爱好者挥汗如雨;口袋公园,随处可见动感十足的广场舞,活力满满的健步走……渭南人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来源:渭南日报

i渭南
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i渭南”。“i渭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由中共渭南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旨在宣传推介渭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宽民意通道。在这里,足不出户,渭南尽在眼前!在这里,轻触指尖,生活方便又快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