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做深做实党员教育

政务   2024-10-22 16:47   湖南  


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员教育的鲜活教材。近年来,株洲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不断强化党员教育质效,持续推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1

深挖红色资源,筑牢红色矩阵



株洲是我党初创时期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株洲进行了湖口挽澜、连队建党、茶陵建政、插牌分田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先后涌现出李立三、谭震林、耿飚、杨得志、宋时轮、程潜、刘斐等一大批共和国开国功臣。


红色革命遗址铭刻着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承载着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据统计,株洲全市共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200多处。近年来,株洲市持续在挖掘、保存、开发、拓展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红色文物征集、保护与利用工作。通过组织申报、考察、评审,授牌38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5家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并先后对左家老屋、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李立三同志故居、耿飚旧居(耿传公祠)、洣泉书院等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提质改造或修缮。


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株洲市依托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打造了一批集红色体验、研学交流为一体的省市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引导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以党性教育、学习培训、专题讲座、主题微党课等形式接受“红色洗礼”,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场教学”优势,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传承红色基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


2

讲好红色故事,抓实红色教育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株洲共有17万多人为革命献身,其中在册的革命烈士达11141名。无数株洲籍革命先辈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孜孜以求的奋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在建党、建军、建政、土地革命、探索革命道路的革命史上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为进一步把资源变成故事、把历史变成教材,近年来,株洲市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征集活动,深入挖掘左权、李立三、耿飚、杨得志等革命先辈故事,重点打造了《三张收据》《耿飚之问》等100个株洲党史故事。如炎陵县围绕毛泽东在酃县发生的建党建军建政等系列重大事件及活动,收集整理了毛泽东在酃县的红色故事30篇,回忆录口述史20篇。


同时,株洲市大力培育“红色师资”,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综合运用公开征集、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和定向邀约等方式,遴选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宣讲能力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校讲师、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两优一先”代表等,组建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类别党员、群众需求,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社区(村)等基层一线,运用方言俗语、顺口溜等“百姓语言”,传播党的声音,讲述株洲故事,激活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3

创新红色课堂,激活红色引擎



近年来,株洲市大力探索声光电的全新演绎模式,借助VR技术,搭建“情景再现+互动交流”的党员教育实景VR展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景复原等方式,增加观众互动,实现由“静态展览”向“活态传承”转化,让学员在情景中体验、在交流中升华,真正做到让红色教育可视可听可感。


做好“理论+故事”“理论+艺术”结合文章,坚持尊重历史与照顾现实并举的原则,以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红色革命历史为蓝本,创新表达方式,将原创理论、革命事迹、红色歌曲、民俗文化等资源系统整理,编排创作出多部“红色课程”,生动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让党员群众看得有趣味、学得有滋味。如茶陵县以本土革命斗争史为基础,开发创作的《茶陵红色故事》《茶陵县革命斗争史》《红旗漫茶陵》等系列作品,深受广大党员群众喜爱。


突出学用结合,发挥线上课程快捷、实时、互动的优势,依托“株洲党建”“史志株洲”等微信公众号,建立线上学习平台,便于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屏上学”“指尖学”。同时,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党性教育与红色研学融合,组织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走红色之路、做红色传人”等红色研学活动;依托湘赣边革命老区资源禀赋,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互联互通,通过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持续打造“红色路线”,真正用红色文化激发党员干部创业激情和担当意识。


供稿:党员教育中心

作者:陶金星

编辑:陶金星

审核:沈学智、邵丹、蒋晨凯

投稿邮箱:zzdjzx0188@163.com

株洲党建
组工信息微平台,党员学习微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