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观众反应,行情这么好,每天都有个股创新高,别人热热闹闹,但自己的账户却“波澜不惊”,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投资者遭遇了投资中常见的“陷阱”。
常见陷阱之一,估值只参考P/E值
其实常用的估值方法,除去PE估值法外,其实还有P/B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和PEG估值法等等。一般来说,针对轻资产的成长型企业来说,我们可以用PEG来对成长股进行估值;针对那些资产依赖型的公司来说,比如金融、房地产、水电等公司,我们就要用市净率PB来进行估值;而针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市销率估值法。往往公司的市销率越低,说明公司股票越便宜。
重点:不同行业的公司要运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进行评判
常见陷阱之二,纵向比较估值的标的不一致
在很多研报中,我们经常看到:“目前某某指数的估值已经回到了历史低位附近,投资价值正在不断地显现......”。但是现实情况是,某某指数之后一段时间还在不断地下跌。
以创业板指(399006)为例:在2024年2月份,该指数的估值回到了2015年1月和2019年8月的低位附近,但是之后创业板指的表现并不如前两次。这其中重要要原因是从2015年和2024年创业板指成分股的构成已经完全不同(如图):
数据来源:wind
重点:在估值纵向比较的过程中,请确保标的没有发生变化。
常见陷阱之三,参考缺乏流动性的估值
记得2022年初,面对港股的持续下跌,市场中曾喊出“打过香江去,争夺定价权”的口号,从当时恒生指数的估值来看,的确已经回到了16年年初的位置。但是之后该指数小幅反弹后,又再次出现大幅回落。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2021年之后,港股市场的成交量出现了持续萎缩,说明即使当时估值低了,但并没有吸引资金前来抄底。如图:
数据来源:wind
重点:最终市场估值优势,能否转变为价格优势,最终还是要看大资金的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每位投资者而言,投资就是一种“修行”。理解投资中的“真谛”;更需要每位投资者建立属于自己的,并且完整的“投资方法论”。
看完觉得有帮助的,可以点赞收藏起来,也可以,关注,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