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沪东工人文化宫(上)

政务   2024-10-02 22:00   上海  

沪东工人文化宫(上)

文 | 刘翔


TONIGHT

夜读


沪东工人文化宫位于平凉路的东面,曾经它和周边的市百三店、杨浦区图书馆、杨浦电影院、杨浦酒家等组成了东部特色的文化、商业中心。“沪东状元楼、沪东电影院位于平凉路的西面的八埭头区域。它们则和周边的和丰泰百货店、协泰祥绸布店、宏大鞋帽店、同保康国药号、大同南货店等一大批老字号商店构成了西部特色的文化、商业中心。一东一西,各领风骚,形成了昔日沪东地域文化、商业中心的“一带一路”。把曾经有着“杨浦南京路”美誉的平凉路衬托得交相辉映,并且以其自身的辉煌和荣耀与平凉路这条大街一起见证了杨浦发展。


沪东工人文化宫坐落在平凉路1500号,上海人通常都简称其东宫。说起这个东宫,它的知名度说不上在上海人中妇孺皆知吧,至少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凡是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活在杨浦、虹口一带沪东地区的市民,对东宫都有着浓重的情结,一句“走,到东宫白相去!”,是他们八小时之外的口头禅。那时的上海公共交通不发达,杨浦还属于上海的“远郊”,杨浦的老百姓把到南京路、淮海路等“上只角”繁华闹市中心去购物、逛街都称之为“到上海去”。


复旦大学大名鼎鼎的谭其骧、贾植芳两位教授也在自己的日记中,把从杨浦区到市区去写成“入市”和“进城”。“去上海”,对我来说,除了逢年过节到南市区的外婆家外,其余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去东宫”。因为如果到“大世界”、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等“上海”好白相的地方去白相,要换乘两三辆公交车,路上得折腾好几个小时,弄得人是吃力煞。于是,“家门口”几乎天天是锣鼓喧天、歌声嘹亮的东宫,也就成了杨浦市民最喜欢去白相、去轧闹猛的好地方。


工人文化宫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新生事物,新中国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指示,要将其办成“工人的学校与乐园”。沪东工人文化宫始建于1956年,1958年的10月1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它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沪西工人文化宫一起,在上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工人阶级娱乐文化乐园。杨浦区是上海市最大的工业区,大量的产业工人集聚在该区。在广大工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的那个年代,东宫的存在,极大满足和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他们辛勤劳作之后的枯燥日子,抹上了一层多姿的色彩。因而,东宫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杨浦的“大世界”。


东宫虽然是一座工人文化宫,但并非只有工人才可以进去游玩。这座面向所有老百姓开放的“杨浦大世界”,作为一名从小就生活在杨浦的小鬼头,东宫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记得住在松花新村和长白新村时,我正在读小学与中学,每逢星期天和寒暑假,我独自一人或和同学一起结伴到东宫去游玩。由于东宫位于杨浦的上只角平凉路上,而我居住的新村地处杨浦的边缘地带松花江路、延吉路,两者相距大约五六公里左右。因此,总感觉有点距离“遥远”。其实,这点距离在今天看来,真的不算什么,开车的话,只要路上不堵,十几分钟就可以到了。乘坐公共汽车也就半个小时左右。


可是,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长白、延吉、控江等新村均还是“都市里的村庄”,新村的周围都被大批的农田、菜地所包围,有的新村直接就和浣纱浜大队、长白大队、控江大队等农业生产队相邻,甚至还可以在路边看见养猪棚,绝对属于“乡下”。








投稿可发至zfk@yptimes.cn


作者:刘翔

编辑:顾金华

诵读:沈泽宇(复旦大学)

音频剪辑:宁杨(复旦大学)

视觉/封面:邱丽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海杨浦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首提地的杨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活青春涌动,一起来感受这座越来越“YOUNG”的人民之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