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I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甲搓舞” 感受独特摩梭文化魅力

民生   2025-01-20 20:02   四川  

新春佳节之际,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搓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并参与其中。



甲搓舞,是摩梭人在长期生产实践及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原始民间舞蹈。它起源于石器时代,与摩梭人的达巴文化、生产、狩猎和战争等密切相关。每当新春佳节或其他重大庆典之时,摩梭人便会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欢快的甲搓舞,以此庆祝丰收、祈祝神灵,并为青年男女提供结交的平台。



甲搓舞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基本步法包括“前三步,后三步”以及“大跳”等,而手上动作则主要表现为“摆、甩、晃、搭、撩”等。这些动作大多源于摩梭人的日常生活,如耕作、狩猎、纺织、洗衣等,是对摩梭人劳动生活内容的生动再现。女子的甲搓动作以轻柔、优美为主要特点,而男子的动作则多为迅捷、刚劲有力,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甲搓舞的独特魅力。除了舞蹈动作本身,甲搓舞的表演形式也颇具特色。在表演过程中,领舞者会不时唱起歌,舞者则附和着歌声起舞,气氛热烈而奔放。年轻女子常着盛装出席,她们的舞姿更显多情而矜持,为甲搓舞增添了几分柔美的韵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喇翁基,自幼酷爱甲搓舞,多年来他先后拜多名长者为师,掌握了甲搓舞的精髓。如今,他已经成为甲搓舞传承的重要力量,不仅教徒弟甲搓技艺,还积极响应政策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授课。


非遗传承人 喇翁基:我从小就是爱好艺术,还喜欢跳,喜欢唱,我16岁就开始学艺,学吹笛子,到现在我今年是66岁了。我传承了甲搓舞以后,我的徒弟有16个人,这16个人都是非常优秀了,现在他们在各个地方、各个村落领舞,给晚会里面的游客展演。我从去年就在泸沽湖镇中学,把所有有这个兴趣的,我就建了一个兴趣班,泸沽湖中学我接纳(教授)了128个人,在这里面我就教学一些摩梭的传统文化,第二个部分就教他们吹笛子,教他们这个唱这个古老的民歌。今年,到盐源县西城小学那里去,还是教了六十个(学生),都是主要以甲搓为主。(教授的)还是一样的唱歌跳舞。


非遗传承人 喇比玛:我是喇翁基老师的徒弟。国家非遗摩梭甲搓舞传承人的这个项目来了以后,我每天晚上到这儿(舞队)来给客人就是表演摩梭甲搓舞,天天晚上都是吹的是这个笛子。我也收了几个徒弟,(让)摩梭甲搓舞继续传承下去。



随着夜幕降临,在泸沽湖畔的各个村庄内,甲搓舞表演正式拉开序幕。游客朋友们进场后,首先表演者会向他们献上哈达并合影留念。领舞者手持竹笛,吹奏起悠扬的旋律,舞伴们则面向火堆,紧挽手臂,五指交叉,随着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热情的摩梭人不仅仅是为游客朋友们表演,也会邀请大家一起跳舞,感受甲搓舞独特的魅力。


游客 张兰芳、张开军:我们俩是姐弟俩,来自于甘肃兰州,一直从小就是知道这个摩梭人的女儿国啊,我们这次终于有时间过来看一看,了解一下。(看完舞蹈)觉得热情奔放,特别的神奇,很有趣,觉得不虚此行。



甲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摩梭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异彩纷呈、魅力独具的艺术奇葩,欢迎更多的朋友到泸沽湖来亲自感受和体验甲搓舞。


文/图 陈庚 陈娜

主   管:中共盐源县委宣传部
主   办:盐源县融媒体中心
主   编:伍兴明  
责   编:李   芳
编   辑:马目举  刘晓琼  陈庚
电   话:0834-6301566

看盐源
换个角度看盐源,盐源县最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