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I深山“猪倌”张顺兴 科学养殖实现返乡创业梦

民生   2025-01-20 20:02   四川  

从县城驱车前往棉桠镇摩梭沟,出城不久,大道两旁的景色渐渐变换。高楼大厦被连绵的松林取代,随着车轮滚滚向前,道路开始蜿蜒曲折起来,平坦大道变成了乡村小道,终于,在绕过一个又一个弯道后,一座藏在深山里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张顺兴的驰兴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



走进养殖场,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智能通风设备等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的养殖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专业化大规模的养殖场全由一个93年的年轻小伙一手创建。



张顺兴,1993年出生,是地地道道的盐源人。2014年,张顺兴从重庆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凭借积极进取的态度,他很快在天津一家互联网公司站稳脚跟。工作待遇优渥,生活无忧,月入过万,很早就过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安稳生活。然而,对于张顺兴来说,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虽然安逸,却始终无法满足他内心深处对梦想的渴望。



从大学时期开始,张顺兴的心中就一直怀揣着一个创业梦。有一年春节,张顺兴回到家乡,他发现自家和周围亲戚家餐桌上的年猪肉都过于肥腻,吃起来让人难以下咽,他心想,如果能养一批瘦肉型猪苗,卖给邻居街坊,说不定大家的餐食质量能得到提升。敏锐的他意识到,这或许就是那个能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创业机会,于是,一颗回家创业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2017年,张顺兴毅然辞职。他用工作三年积累的五十多万,加上向家里争取支持的十多万,拼凑出创业启动资金。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


最初,张顺兴的养殖事业仅以二十头母猪起步,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每逢雨天通往猪场的道路便泥泞不堪,饲料车常常深陷泥沼,他常带领工人顶着倾盆大雨,用皮卡车一趟又一趟地转运饲料。因养殖规模小,他常独自驻守在没电没信号的猪场。最长一次,曾连续15 天没见过外人,山林中不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阴森,这让从小生活顺遂、没吃过多少苦的张顺兴,心中涌起阵阵心酸。



创业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坎坷。在最低谷的时候,一年就亏损了一百二十多万。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没有放弃,坚持学习,随时记录问题向专业人士请教,参加各种养猪讲座和技术问答活动,靠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积累和专注不断的学习精神,他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顺兴的悉心经营和不懈努力下,养殖场逐渐走上了正轨。曾经的艰难困苦逐渐远去,迎来的是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去年,养殖场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时刻,出栏生猪八千余头,营业额高达一千九百多万元。


未来,张顺兴计划3 - 5年内完成剩余空地建设,实现年出栏4 万头,为市场提供更加绿色、无抗、无残留的优质生猪,为家乡人民提供健康放心的食材。



盐源县驰兴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顺兴:我之前一直在天津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工资不算低,也很稳定,生活环境也比较安逸,但是我总是感觉人生很平淡的就这样子度过了,虽然我回来创业非常艰苦,一路走来的艰辛的确是只有自己才晓得,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挑战,更符合我的一个人生价值观吧。


文/图 沙云美 秦宏


主   管:中共盐源县委宣传部
主   办:盐源县融媒体中心
主   编:伍兴明  
责   编:李   芳
编   辑:马目举  刘晓琼  陈庚
电   话:0834-6301566



看盐源
换个角度看盐源,盐源县最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