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山酉水酉文化 | 隘门关:蜀黔地势此襟喉 蜀道如斯亦等闲

政务   2024-12-07 11:01   重庆  

隘门关路段古道遗址。


“羊肠一线辟岩关,倒挂藤萝不易攀。四面雨声疑覆海,半空风力欲移山……”这是清咸丰年间二酉书院山长冉瑞岱与州团防总局冯世瀛在风雨中登上隘门关时写下的诗句,诗中极言隘门关山路之险,地势之奇。

州西诸关此扼要


建于咸丰十一年的隘门关南卡遗址。


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隘门关在州西铜鼓潭南山椒,有歧路,一通龚滩,一通贵州之沿河司。右据干洞峡,断岩绝壑,人迹不通。山椒为由州赴龚滩大道,土司时置关于此。”因为代远年湮,加上酉阳西部少有战事,至清朝中期,隘门关早已倾圮。


清咸丰五年十月,贵州徐廷杰、梅济鼎等鼓动山民作乱,攻陷铜仁府、松桃厅,并由秀山滥桥汛进逼秀山县城。十一月十四日,贼匪分路直扑南腰界,同时传言将取道沿河司进攻酉阳,酉阳知州凌树棠在布防的同时,重建隘门关,“重修甃石门一,内设营房一间,外筑炮台,方广二丈余。”


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太平天国石达开部由贵州攻入四川涪陵羊角碛,旋陷彭水郁山镇、黔江县城,酉阳知州王鳞飞在调兵防堵的同时,在各条通州大路上修建大小关口六十余座,同时在隘门关南山垭增设一道关门,“累石为关,关竖望楼,石墙延亘,规制尤为完密”。隘门关也成为酉阳西路防线上最险要的关口,因而冯世瀛与冉崇文在修订《酉阳直隶州总志》时评价隘门关:“州西诸关,此其最为扼要者也!”


蜀道如斯亦等闲

隘门关古道上的打杵印。


“虎鼻曾摩幸无恙,双鞋笑踏隘门关。年时苦怪人心险,蜀道如斯亦等闲。”这是民国时期湖南凤凰同盟会员田兴奎笔下的隘门关。因隘门关地当孔道,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尤其是运盐夫子:“由龙潭至龚滩多崇巇峻岭,贩盐人背篓高六尺,刓木为夔足几,负重行远,数十步或一休,状至窘惫,土氓谋生之艰可喟也。”


“空欢喜”古场镇遗址。


“从隘门关上——空欢喜!”这是曾经流传在酉阳的一句歇后语。隘门关山高路陡,连峰接天,是酉龚古道上最艰难的路段,所以在运盐的背夫们心中,翻越隘门关就算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然而隘门关却是两重山,上完一坡还有一坡,长年从事运盐的背夫都知道这个情况,这对于新参加的背夫们只能是空欢喜一场。久而久之,隘门关两道关卡间的较大平地也有了一个特殊的地名:空欢喜。

“十步行惊九步艰,其如负重又崇山。”隘门关俗称上七里下八里,山势陡峻,石板光滑,运盐夫子们只能步步为营,万一失足,有粉身碎骨之虞。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要遵循上坡路走七步,下坡路走八步,平路走十一步就必须歇息的规矩,又称为“上七下八平十一”。背夫们牢守此规矩,以避免前后碰撞、摔倒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那段陡峭的山路上,洒下了背夫们数不清的汗水,留下了一串串密密麻麻的杵印。

风吹隘门关不住


江东峡隧道。


“酉江东下如雷吼,酉山西折黔中走。蜀黔地势此襟喉,天设雄关当虎口……”这是清末酉阳举人陈光煦在隘门关写下的诗句。抗战军兴以后,酉阳成为川湘联运的中心,济湘川盐多由龚滩利用人力经陆路运往龙潭。为了保障运输,国民政府交通部西南公路工务局决定新修酉龚公路,于1942年4月在酉阳城设立酉龚路工程处,并委任川湘公路第四桥工处负责人欧阳缄为工程处长。


欧阳缄《开凿江东峡隧道纪略》。


在选线的过程中,欧阳缄见“路线如沿隘门关民路进行,上下需旋绕九公里左右,通过江东峡,只三公里有零。”因此酉龚路工程处舍越岭线而采用沿溪线,这就不得不开凿江东峡隧道。隧道自1942年6月开工,至1943年1月贯通。自此,背夫艰苦翻越隘门关的历史彻底结束,“风吹隘门关不住,雨打干洞峡长流。”这副对联也随之产生。


酉龚路一段。


“羊肠一线辨昏濛,人在浓烟厚雾中。直上翠微凡几里,隘门关上日初红。”这是清嘉庆辛酉拔贡冉正维在隘门关写下的诗句,描绘了一幅重峦叠嶂、山色朦胧诗意画卷。因酉龚路建成通车,隘门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的隘门关虽然失去了“蜀黔襟喉”军事地位,但仍能体验到“渴虹饮涧如人醉,倦鸟休巢比客闲;天风吹我来云际,高峰高处异人间”的怡然古趣。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记者:曾 常 ▏编辑:熊 怡
值班:任桂容 ▏总编辑:陈 杰

酉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酉阳发布
展示酉阳形象,传播酉阳资讯,提供便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