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过年的仪式感,云南人的省席申请出战

百科   2025-01-31 10:47   湖北  


朋友们,新年好啊!


这个蛇年,不知道在座的云南人,已经吃了几次松毛宴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松毛,那种长在松树上的绿色小针叶,在地上厚厚铺一层,然后年夜饭往上一铺,属于云南人的年味儿,这就来了。


来源:小红书@柳丝夫店小二



松毛宴置办起来可一点都不轻松,首先是撕松毛。大年三十才是“黄道吉日”,因为这天撕的更新鲜,撕早了就黄了,撕晚了……那可就没了。


有的选手在大年二十九就开始担心,紧张感堪比体测前一晚。



有的选手走起了示弱路线,嚷嚷着“给我留点”。也有抢跑选手提前一天就去撕,因为“过年那天是雨夹雪”。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以曲靖人为代表的云南人就会上山撕松毛。


来源:抖音@W.stary


至此,一场无声的比拼也“撕”起来了,手套、箩筐是大部分撕松毛人的标配。


再硬核点,上蛇皮袋子。


来源:抖音@何小胖


要想够高一点的松毛,得换高级装备:长夹子。


来源:抖音@余小楠不南


还不够高?没事,直接上树薅。(友情提示:爬高有风险,没有云南人的身手,建议不要随便模仿。)


来源:抖音@小倩姐姐i


松毛:“我不知道啊,他们突然就涌上来。看,去年那小子又来了。


不一会儿,山上松毛没了,“长”出人了。


这便有了曲靖村长在线喊话——“上服你们毛撇那个树”,意思是求求你们别砍树。


来源:抖音@雕儿


撕松毛,千万记得别穿过年的新衣服去,撕一身蜜油,洗不掉根本洗不掉……


松毛质量也很重要,会选松毛的人专挑“绿茵杠霞”的,通俗点说就是绿油油、香喷喷的。


来源:抖音@荷包蛋


会撕的一人顶十人,一人包圆七家人的松毛KPI,这哪是过春节啊,过的是劳动节吧?



挑好松毛背下山,那神气和过年在长辈面前炫耀考试第一名没差了。


但是,那些家里没山的云南人,该去哪弄松毛?瞧,太好了,是松毛卖家,我们有救了。


来源:小红书@亞亞昕造物


快过年时,云南年货街上都会有批发卖松毛的,3块一小枝,6块半枝,10块大枝。


云南的朋友大彻大悟,原来几座大山是老爸给的“巨额财富”。


松毛到位了,接着就是铺松毛。


大人们从拿出松毛开始,嘴就没闲过,顺口溜呱呱念:“青松落地,四季平安。青松铺开,全家团圆。


来源:抖音@小邱邱


在楚雄、昭通、玉溪等地,人们吃年夜饭一般都席地而坐,因此松毛铺地上,年夜饭摆中间,再铺出一圈的坐垫大小。


来源:小红书@杀杀


有的地方直接铺圆桌上,功效不敢说一样也和桌布大差不差。


来源:小红书@小大人


还有的地方把松毛撒一遍地上,再撒一遍桌上,然后上桌吃饭。


来源:小红书@阳光灿烂的小麦


最省事版是在家门口象征性地挂一枝松叶以表祝愿。


来源:小红书@梦梦的小日子


总之目光所及必有绿色,有理由猜测吃饭时盯着松毛看会对眼睛好。


上桌吃还好,席地而坐的松毛宴可有的注意了。


毕竟是年夜饭,要学学如何盘腿坐,吃个把小时极有可能,得确保腿不会僵。


毕竟是年夜饭,要确保看门的狗子栓好绳,叼一块肉跑走了那饭菜就是另外的价钱。


云南人从小玩到大的游戏,必有在松毛宴上翻空翻,只是要万分小心,别一个空翻把菜弄撒了。


松毛宴上,有些菜是家家必吃。


“定海神针”长菜、有“团团圆圆”之意的水晶八宝饭、“蒸蒸日上”粉蒸排骨、甜而不腻的千张肉……打住,已经馋了。


来源:小红书@冒个泡泡、@老滇_老爹味道、@松果爱美食


吃完松毛宴,就可以躺在松毛上看春晚。边看边用电磁炉烤个云南特色小吃“饵块”,很滋润,记得别看得太投入,把饵块烤糊了。


来源:抖音@花云峰移民火星狗要自由


之后是不是可以收拾松毛了?万万不可,这样会“扫走财运”,得一直保留到正月十五,扫的时候还要说吉祥话:一扫金,二扫银,三扫元宝滚进门。


松毛宴可追溯到元朝,据说派驻在云南的蒙古士兵残暴至极,叫“家鞑子”,机智勇敢的云南人民决定联手反抗,用松毛掩盖杀“家鞑子”的血迹,躲过一劫。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松树在彝族人眼里意为“坚强、健康”,铺松毛寓意一年轻轻松松,清吉平安。后来就在云南传开了,毕竟谁都想要“四季常青青松发大财”。



甭管是哪种说法,反正展现云南人的智慧和真诚就对了。



你以为松毛宴已经很酷炫了吗?不,云南人告诉你,他们过春节早已是next level。还有其他的新年ddl在等着,一刻都不能闲。


从腊月中旬开始,云南人就要舂糍粑了。谁的儿时DNA又动了?


来源:小红书@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公园


不同于饵块,糍粑是用糯米做的。先将糯米蒸熟,放入石臼,再用木杵反复舂打,趁糯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把它舂得“稀巴烂”。



待糯米成为一个黏糊糊的大圆团,就用手揪一块块,把它们压成圆形的粑粑。小火慢慢烤,烤到微焦即可食用。


来源:小红书@云南特色美食分享


外皮是脆脆的锅巴,里面是糯叽叽的口感,还散发满满的米香。蘸点白砂糖,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新年“团团圆圆”已拥有。


除了糯米粑粑,还衍生出花生红糖粑粑、洋芋粑粑、菜粑粑……


来源:小红书@好滋味美食


据说景东的茴香三角粑粑是一绝,搭配火腿肠是人间美味。谁喂我一个,看看粑粑实力。


来源:小红书@糖果味的婷


接着,迎面走来的是翻梢。每到大年三十,云南人都要去集市扛两根带绿叶梢头的甘蔗。


再次重申,我们是来买甘蔗的,不是丐帮开会选帮主。



拿回家后,撑在门口,叫做封门。



放好之后,人就不能再出去了。吃完年夜饭,不管困不困,都得在零点时把甘蔗翻转过来,头朝下根朝上,寓意着翻身转运,节节高升。


还没完,初一还可以找甘蔗里藏的钱。谁先找到,就寓意着新年有钱花,钱多多。



老师,要是这样的话我愿意早起啊!


每省都有自己的省菜,云南人的省菜是“长菜”。把青菜、白菜、蒜苗清洗干净,菜要越长越好,不能切断,整根放肉汤里煮,寓意着长吃长有,长长久久。


长菜虽好,吃起来得小心,别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并且它还是餐桌常驻选手,除夕吃,初一吃,正月十五还吃,只要有辣椒蘸水,吃长菜的日子就没有尽头,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来源:小红书@嘴嘴


说吧,这是不是一些云南人的过年噩梦?



长菜的别名又叫馊菜,它作为发酵菜,有益生菌,据说是便秘人的良心“药丸”。有没有云南人来说说真的假的?



除夕晚上,以曲靖为代表的云南人会打醋炭,把松毛和烧红的木炭装火盆里,撒上醋,醋遇热蒸发。松毛:我燃烧起来了。


来源:抖音@依依爱吃栗子


打醋炭和铺松毛一样,也有其仪式感,默念口诀“一年四季,季季平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


来源:抖音@小王姐


一整套行云流水下来,最后把木炭灰拿到大门外倒掉,寓意之前一年的晦气都被祛除干净。


所以,为啥云南人过春节有这么强的仪式感?也许是他们骨子里的“chill”藏不住了吧。


云南人表示:“工作的本质是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云南人,今年的松毛宴,你吃上了吗?



作者 | Qiann
编辑 | Qiann

// END

网易上流
我们向上奋斗,我们向上漂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