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富兰克林、良好的习惯、制定计划并坚持、印度国庆日 是今天的动力能源哦~
前方到站:生活馆
少儿行为学——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有趣的话题——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小朋友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通过几个有趣的故事来开始今天的话题吧~
在一个幽静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小鼹鼠。小鼹鼠每天早上总是睡过头,错过了森林学校的课程,甚至连早餐都没吃上。一天,它的奶奶决定帮助他改变这个坏习惯。
“听着,小鼹鼠,”奶奶说道,“明天早上6点钟我来叫你起床,每天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看习惯能不能改变。”
于是每天早上,奶奶准时叫起小鼹鼠。不久,小鼹鼠竟然能在奶奶没叫的情况下自己醒来,精神焕发地迎接新一天的开始。通过小鼹鼠的故事,我们理解到,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重复和坚持。
说到习惯养成,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名人,他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还是一个非常注重自我管理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列出了一张十三条美德表,每天晚上都自我检查,看看自己做得如何。这些美德包括节制、勤勉、整洁等等。
通过努力,他不仅逐一改正了自己的不良习惯,还培养了许多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帮助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富兰克林的故事告诉我们,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大的目标。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一点,了解一下少儿行为学领域中的习惯养成理论。行为学家约翰·B·华生和后来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强调了环境对行为形成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表明,习惯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指出,如果某一行为得到积极的强化(如奖励),那么该行为在将来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行为受到惩罚,那么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孩子们的某个行为得到赞美或奖励,他们会更愿意重复这种行为。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和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积极强化技巧。
接下来,我们就更具体一点,聊聊怎样实际操作帮助小朋友们培养良好的习惯。
1. 从小事做起
培养习惯不要一口吃成胖子。从小事做起,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刷牙,或者睡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逐步积累,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2. 制定计划并坚持
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日常计划,比如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学、写作业、玩耍等。关键是要每天坚持,让这些行为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3. 给予正面反馈
当孩子按计划做好了某件事情,一定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比如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奖励或者赞美,这会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
4. 创造适宜的环境
给孩子创建一个便于养成好习惯的环境。比如,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每天固定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
好了,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明白了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和坚守的。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不仅会为小朋友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历史上的今天
1950年1月26日 印度国庆日
1950年1月26日,印度的国庆日。这一天对印度人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他们国家独立和宪法实施的重要日子哦。
故事要从印度争取独立开始,经过长期的非暴力抗争,印度在1947年8月15日获得独立。但真正的民主需要一部完善的宪法,为此,印度的领导人开始编写宪法。这项工作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最终在1949年11月26日宪法通过。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印度决定在1950年1月26日正式实施宪法。这一天同时纪念1930年拉合尔决议提出的完全独立目标。宪法实施标志着印度共和国的诞生,这是印度迈向民主与法治的重要一步。
这一天,德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首任总统拉金德拉·普拉萨德先生宣誓就职,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最引人注目的是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全国各地的文化表演,体现了印度的多样性和团结。
如今,每年的1月26日,印度人民都会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回顾他们的历史,缅怀为独立献身的英雄,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自豪哦。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体验【儿童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朋友,
今天的天下之旅就到这里啦,
你也可以把新鲜事儿分享给小伙伴和家人,
我们明天再见呀!
●
长按二维码关注官方商城
获取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