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五代祖传验方

百科   2025-02-09 00:01   云南  
图片
五代祖传验方“通经活血方”
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32例
作者:刘显廷高继芬
黑龙江省海伦市二轻医院

腰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以上,此病较多见,患病后大多数有腰腿疼痛、单侧多发、痛苦不堪。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十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祖传验方“通经活血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32例,有效率95.7%,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典型病例232例,男性114例,女性118例:年龄最人65岁,最小23岁;有效率95.7%。其中痊愈152例占65.6%;显著好转63例占27.1%;好转7例占3%,无效10例占4.3%。

1.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可以正常工作;最落好转:有轻度症状体征消失,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好转:症状体征都有好转,不能正常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方药组成

申姜100g,三七60g,当归60g,杜仲60g,血竭60g,丹参100g,红花40g,郁金60g,乳香60g,没药60g,赤芍80g,苍术80g,山龙80g,川80g共粉细末。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随症加减:寒湿重者加川乌、草乌各30g;湿热重者,加五加皮60g;肾虚重者加川断、枸杞各60g。

3典型病例

患者李××,男,53岁,工人。1999年4月5日,因弯腰搬重物不慎腰部扭伤不能直立,剧烈疼痛,并向左下肢放射,麻木疼痛严重,晚间加重,用西药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经CT诊断为:腰椎4-5之间椎间盘突出。运用此方治疗10天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一个月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挤压、扭转等外力的损伤,加之椎间盘弹性变差,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而形成。

西医认为:由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是造成腰间盘突出症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特别是弯腰弓背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外侧突出,为本病的外因。

腰部活动度和所承受的压力均较大,易受损伤,故人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之间或腰椎5-低椎1之间,在腰椎3~4之间者较少。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于受凉后发病,可能是由于肌肉痉挛,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后变形,发生水肿,周围组织肥厚,甚至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发生粘连,这时疼痛即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夜间加重,休息后不缓解。

祖国医学属于腰痛范畴,对本病有较深刻和全面的描述。认为本病乃本虚而标实,感受风寒湿外邪者,其证多实,发病多急;由于肾精亏损所至者,其证多虚发病多缓。《灵枢·静脉》篇:“脉荣则筋急”。由于病症复杂,除了外伤瘀郁之症外,还有寒湿、风湿或湿热侵入筋膜所至经脉瘀组。为此运用此方山龙、丹参、红花、郁金合用有活血散瘀、通经活络之效;血竭、乳香、没药合用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申姜、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当归、川芎活血补血;三七散淤行血、消肿定痛;由于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但根据临床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本方体现了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为原则,治疗本病,故此疗效非凡。

太乙玄门
主旨:长生驻颜、玄门法术、道经宝库、中医神方。 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门。 兼涉:探险涉奇、神秘学、超自然事件、恐怖灵异、未解之谜。。。 小编efeichunji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