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9月26日,通辽市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通辽职业学院召开。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金山,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恒山,乡村振兴专家、南开大学教授张仁江,通辽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凤文出席会议,市直部门、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各旗县市区农牧局(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和企业、通辽工业职业学校、各旗县职业中专主要负责人、学院在家党委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通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海林主持。
曹金山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各职业院校要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将办学重点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迫切需求有效结合,探索开设乡村振兴相关特色课程,全力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职教“金字招牌”。要发挥优势、服务发展,开展系统性、实践性、专业化的技术技能培训,满足多方面人才需求,培养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和“乡村工匠”,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要扎根乡村、探索推广,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搞活课程,激发学生活力。要协调配合、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职能,加强协调配合,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红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探索具有通辽特色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之路,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金山副市长讲话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李凤文,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树昌,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胡塔嘎查支部书记杨光,牧原集团内蒙古区域招聘负责人孟祥南,乡村振兴专家、南开大学教授张仁江分别作交流汇报发言,共同总结交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经验,探讨谋划未来服务发展良策。
李凤文书记作汇报发言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连宇,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树昌为通辽市现春食品有限公司、科尔沁区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辽市粮食行业商会、通辽市饲料行业协会、现代牧业(通辽)有限公司、大肥牛牧业(通辽)有限公司、通辽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授予“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牌匾。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深入龙马控股集团、海天制药庆和镇太平河沙棘等中草药核心示范区、敖包苏木民族手工艺品扶贫车间、扎如德仓嘎查综合服务中心等地进行实地参观。
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成立全区首家地市级乡村振兴学院,研究制定多项激励措施,与旗县市区进行乡村振兴一对一包联,着力在发展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指导、社会培训等方面形成合力。围绕市域内优势产业,依托农牧区规模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组织调研组深入各地进行踏查走访,开辟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校内遴选骨干教师和专技人员,组建博士服务团,校外聘请乡土专家、区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动态储备乡村振兴培训师资库、案例库、课题库、教材库等“四库”资源。打造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继续教育协同推进的职教特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打造涉农优势专业,为全市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充实了力量、锻炼了队伍、开辟了新途径。通过下基层专题调研,摸清“三农”发展动向和技术技能培训需求,开发适合“三农”的培训项目,开展精准化科研和技能培训。推出点单式培训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理论授课+现场观摩、本校教师+外聘专家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涉农涉牧类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实用技术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现场观摩交流等送课下乡活动。深入挂点帮扶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不定期向基层管理人员、致富带头人及高素质农牧民群体精准推送培训课程。同时,开通线上直播课堂进行远程培训指导,全面形成了在区域协同助农、育人培训体系及乡村振兴育训载体方面的“三三”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