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进一步对外开放40年背后的金融力量丨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政务   2024-10-15 11:47   广西  


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出了这个答案。


一座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与这座城市的成长相伴相随、相辅相成。


40年前,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北海进一步对外开放的40年,是栉风沐雨、风生水起的40年,也是北海金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40年。


1984年,北海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亿元。


2023年末,北海共有银行保险机构45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03.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49.8亿元。


北海目前已形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业态、多层次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40年来,北海金融业不断壮大,发展突飞猛进,与百姓、企业越来越近,为百姓生活和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成为推动北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通过一幅幅缩影画面,回望40年来北海金融业砥砺绘就的壮阔图景。


建设中的向海金融城。李君光 摄

服务实体经济

奏响城市发展最强音


进一步对外开放40年来,北海以全区最小的面积、第二少的人口,创造了全区总量第三大的工业总产值、第二大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这一成绩的取得,北海金融业这一重要推力不可或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多年来,北海金融机构持续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北海实体经济发展,用一个个生动实践诠释着这个根本宗旨。

2024年5月,广西北海德金新材料项目1200吨光伏玻璃一期A线顺利点火。这家位于铁山东港产业园的光伏生产企业,是我市光伏产业布局的重要企业之一。

广西北海德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来源:北海市工信局

“广西北部湾银行北海分行在我们公司项目建设初期主动找到我们,通过项目前期贷及固贷等组合授信服务模式,累计给我们投放了‘桂惠贷’6.75亿元,大大帮助我们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广西德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石伟真说。

截至2024年8月末,广西北部湾银行北海分行投放制造业贷款余额103亿元,助推北海工业向海图强。

此外,交通银行北海分行向玖龙纸业(北海)有限公司795万吨林浆纸一体化环保生产线项目建设投放贷款23.12亿元,助力玖龙纸业北海基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浆纸生产基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分行向重点项目太阳纸业35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提供贷款余额9.75亿元,推动北海市高端造纸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

玖龙纸业厂区。方晓淦 摄

这些,都是北海金融机构服务北海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缩影。

近年来,北海市先后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北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涉及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企业分行业分层级优先支持,推动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落实“桂惠贷”等惠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近3年,北海支持辖区重大项目、制造业贷款增速均在15%以上,特别是全辖制造业贷款平均增速保持45%以上,连续2年排名全区第一。数据显示,北海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增速大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连续3年保持全区前列。

除了服务实体经济,北海金融业还在城市建设、文旅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0年11月,北海市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这是国家对北海在推进产融合作、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的征程中所作努力的肯定。

2024年5月,北海获批延续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这是国家对北海金融业发挥更强劲动能的殷切期望。

践行“金融为民”
点亮人民生活美好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的小日子,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

2016年12月,市政府出资设立北海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市小微担”),结束了北海市没有市属融资担保机构的历史。

这是北海在金融业发展征途上迈出的突破性一步。

北海市小微担的成立,有力地推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北海市金融资源供给,增强了金融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成立以来,北海市小微担不断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大力减费让利,显著提升企业信贷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担保业务增量扩面、担保服务提质增效。

“宽利水产从一个小企业一路走到今天,是小微担公司一次次的雪中送炭,帮我们渡过难关,让我们慢慢做大做强。”北海市宽利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岑卫霞感慨道。

北海小微担公司与银行机构到外贸企业宽利水产公司走访了解融资担保需求。
来源:北海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与岑卫霞一样,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强烈地感受到金融业带来的温暖,在金融业的扶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截至2024年9月末,北海市小微担累计担保额达82.44亿元,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等5107户,减免担保费、承担评估费等超3200万元,节约融资成本超3亿元,助力客户实现营收约330亿元,税收约4亿元,带动就业约3.8万人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题。累计担保户数、在保户数始终排名全区前列。

银行员工走进社区开展金融宣传活动。中行北海分行供图

同时,北海金融机构完善各种金融服务,并重点围绕“衣食住行医”等行业构建服务场景,致力让金融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领域及全体人民,让群众获得感满满。

20世纪90年代,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零存整取、信汇、电汇……除了存钱和取钱,人们进出银行,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给金融服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今,各大银行的智慧柜员机、ATM提供的多项功能服务,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办理和信息查询‌。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各大银行的便利贷款服务帮助民众解决短期或长期的融资需求。‌

从粗放到精细,北海金融机构服务理念日益增强,精益求精打造行业服务品牌,切实将“金融为民”理念融入实际行动。

倾力“保”驾护航

让前行的每一步更有底气


台风“摩羯”过后没多久,北部湾财险北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就主动联系了北海市卓越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武,确认理赔事宜。理赔款23.7万元很快便到账,为企业解决了其后生产的后顾之忧。

“对于我们养殖企业来说,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会受到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幸亏我们投保了广西地方财政补贴性珍珠贝风力指数保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台风“摩羯”过后,涠洲信用社党支部金融灯塔先锋队队员清理树木断枝。涠洲信用社供图

因购买精准定制化保险而获益的黄世武并不是个例。

“多年来,北海各保险机构聚焦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完善保险服务机制,在服务向海经济发展、兜牢民生风险底线、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海监管分局副局长江三著向记者介绍道。

北海保险业不断创新,在全国、全区业界创下多个“首个”。

引进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广西分社,推动成立了海产养殖保险服务中心。推出了珍珠贝、金鲳鱼和对虾养殖风力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保险+期货”项目等多个全国、全区首创的保险产品,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北海经济发展。

创新推出“北海惠民保”、“防贫保”、医疗救助保险协议等普惠型保险,“惠民保”参保率连续2年排全区前列。

推出了全区首个“政保企”合作的海洋实验室,通过“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助力海洋牧场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触达海水养殖面积约1.73万亩。

创新将公共卫生事件纳入巨灾保险责任范围,连续2年提供巨灾风险保障2.08亿元。

2020年5月,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北海从全区14个地级市脱颖而出,获批成为自治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创建城市。

北海保险公司由2012年的17家增加到2023年的29家;总保险金额由2012年的1273.9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3923.28亿元,增长25.63倍。

保险业成为护航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正能量。

看见“未来之城”
铸造现代金融集聚高地


走进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简约大气的办公大楼矗立在绿树掩映之中,企业铭牌整齐摆放在办公大楼一楼以及园林里,环境优雅宜人。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废的虾塘,而如今,这里是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一个集金融科技、资产交易、金融研究等于一体的现代金融产业城。

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的建成是北海市现代金融业发展历程中足音铿锵的重要一步。

远眺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
北海市财政局供图

2019年以来,为打造现代金融集聚区,北海对标国内先进城市,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通过完善招商服务机制、精准招商等系列工作措施快速汇集金融要素,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造了一个全新产业生态,为全市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2021年6月,成功备案北海市首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填补行业空白;同月,获批首张融资租赁牌照,不断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2023年7月,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获批成为广西首批、北海首个生产性金融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截至2024年9月,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累计引进企业1067家,实现营收556亿元,税收37.7亿元,培育规上企业78家,为北海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北海市多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在线调解。
北海市财政局供图

为了更好地化解金融纠纷、防范金融风险,2020年4月,北海市成立银海区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及海城区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成为全区首批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2023年5月,北海市多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立,落户于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内,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受理金融类诉前调解案件8126件,成功调解案件6982件,调解成功率达85.92%,营造了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护航北海市金融产业发展和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活力迸发
激荡起金融发展澎湃动能


上市公司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活力。

2023年2月,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至此,我市上市公司实现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全覆盖。

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
来源:北交所发布微信公众号

这是北海资本市场建设值得纪念的一个时刻。

一直以来,北海将田野股份作为上市重点后备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并为田野股份协调区市各类扶持资金近700万元。

多年来,北海市持续加大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发展,助力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北海市共有5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373.69亿元。国内主板上市企业数量在广西区内排名第3位,近三年累计直接融资额达160.75亿元。

‌外汇业务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经济活跃度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北海市积极加强业务指导和宣传引导,鼓励银行充分发挥平台在融资场景应用、规避重复融资、保障融资背景真实性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外贸企业金融供给,助力企业产品“走出去”,多项全区首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业务落地我市。

2019年10月,成功为企业办理了全区首笔出口应收账款融资;2020年11月,成功为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办理全区首笔服务贸易税务备案核验业务;2021年5月,成功为企业在区块链平台办理了全区首笔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北海成为中西部地区试点当日唯一落地该试点业务的地市;2023年9月,成功落地全区首批“港航融”场景融资业务,实现“综合金融+智汇物流”的对接联动,为外贸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海运物流融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分行外汇管理科副科长潘莉莉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该行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建立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政策直达工作专班,指导银行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跨境金融产品,快速推动各项外汇便利化创新业务落地,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外汇业务实现创新突破。

这一个个片段,镶嵌了北海经济社会砥砺前行中的“金融烙印”。

“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不断壮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加强,金融创新发展不断取得突破,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北海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熊璐用四个“不断”概括了北海金融业如今呈现的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而这个成果的取得,凝聚了北海市一代代金融人的不懈奋斗力量。

40年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冲破藩篱,步伐坚定。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点亮航标。北海金融业和金融人将继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全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赋能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海日报
编辑:何蕾
校对:邓丽清
审核:吴少锋


活力铁山港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铁山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