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自然风光:萧山区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亮相联合国COP16大会

旅行   2024-11-02 19:17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当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正在哥伦比亚举行。会议期间,位于萧山区义桥镇的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凭借其独特的生态修复实践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大受好评。


什么是COP16?

COP16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达成后的首次缔约方大会,以“与自然和平相处”为主题,将共同审查“昆蒙框架”通过后的实施进展,诊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前瞻性解决方案。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亮相联合国COP16大会,不仅彰显了森林生态恢复提升生物多样性方案的可行性,更昭示了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的认可度。萧山区融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及自然教育于一体,构建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让更多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本土物种以及生态修复的意义,可见其卓越智慧与前瞻视野。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入围中国潜力OECMs案例

助力生态修复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人类越来越注重对于栖居环境的保护,就地保护措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据《2020保护地球报告》统计,目前全球仅有16.64%的陆地和内陆水域、7.74%的海洋面积受到保护。《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3提出了在2030年至少保护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即“3030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之外,创新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加强对自然保护地外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OECMs?

OECMs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指自然保护地以外的地理定义区域,对其的治理和管理可实现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积极、持续的长期成果,并取得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以及在适用的情况下实现文化、精神社会经济价值和其他本地相关价值。


*来自2018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4/8号决议



OECMs强调探索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共同治理等多种方式,支持民间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被普遍认为是能够大幅增加陆地和海洋受保护面积以实现“3030目标”的新型保护工具。

今年八月,在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的支持下,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了面向全国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OECM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

其中,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有幸入围中国潜力OECMs案例。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总面积近500亩,包括生物多样性展陈馆等建筑、周边山地(含生态茶园修复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修复试验地,区域内目标是恢复原本杭州的落叶和常绿混交阔叶林



浙江省竹林占森林面积的15.34%,其中81%为毛竹林。随着竹经济的衰退,极高比例的毛竹林处于荒废的状态,由于毛竹自身的特性,过度茂密的毛竹林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从而使该区域无法成为动物的栖息地。



同时,毛竹具有较强的侵入能力,会持续扩张并取代原有的阔叶林,导致动物栖息地愈发减少。过密的毛竹林也会影响竹笋的生长,使得竹笋减少,并且竹林处于退化的状态,固碳能力也会逐步减弱,直到恶化到竹林开花,大面积的竹子死去。

因此,类似的竹林区域都迫切需要生态修复



为了探索提升毛竹林的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团队流转了近400亩竹林用于生态修复实验。

通过前期的本底调查,该团队了解了寺坞岭及其周边山林的植被、动物组成,然后依据自然演替的思路,按照群落演替的规律来进行,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



实验地内重新引种本土植物56种。在引种以及自然恢复区域,林下的植被得到了有效地恢复,本土植物的盖度能达到95%以上,恢复后的植物群落在固碳上也能有更高的效率。



四年间,修复地进行了75次监测,在云峰山划定400亩生物多样性提升示范区内,经过75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监测维管植物274种,兽类14种,鸟类95种,两栖爬行类动物33种,昆虫203种。

在已监测到的619种动植物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白鹇、红隼、燕隼、红嘴相思鸟、林雕、凤头鹰等),三有保护动物108种,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而且监测到有13种动物重新回归试验地的竹林,如鼬獾、野猪。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打造综合性场馆

助力科普教育


为了能更好地让人们认识到毛竹林的生态问题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在云峰山顶的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修复展馆、本土物种展区、科普教育体验中心、自然体验教室、大自然商店、咖啡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萧山生态文明馆。



这里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和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的绝佳场所,每年能吸引到30万人次的访客来到山顶场馆,有效地普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在室外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打造了包括生态茶园、竹林生态修复样地、生态修复解说牌系统、生物多样性解说牌系统、林间手作步道、乡土植物园、小鹅菜园、山之花园等户外生物多样性体验点,展现生态修复理念以及生物多样之美。



面向企业、学校、公益组织和社会公众开发了类型多样的自然体验活动,定期开展无痕山林、Hike with Scientist、茶园打理官、山中农事体验、入侵植物通缉令、种下一棵树等旗舰活动,同时与全国各高校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修复的科研活动。



目前,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已列入浙江省第二批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和第三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萧山区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首批试点名单、萧山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佳实践、优秀实践案例,新华网、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浙江日报、潮新闻、“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杭州日报、都市快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成效。

未来,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将继续努力把寺坞岭打造成一座自然体验之山,建设一座拥有更多生态资源和更深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及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鼓励更多公众探索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来源 | 萧山生态环境

初审 | 陈佳蔚、周舒洁

一审 | 彭觉浅

二审 | 田伟栋

终审 | 俞国龙

往期精选


 每日一赞,星光灿烂

萧山义桥
“萧山义桥”这里有来自义桥镇政府的权威信息,有对重大政策的深入解读,有服务百姓的生活资讯,还有关于义桥的美景美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