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
前不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居民李大爷,住进了家门口的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别看这只是个镇卫生院,水平不低,而且老伴儿送饭也方便,和住家里差不多!”李大爷感慨,现在镇里的卫生院也挺好。
“我们这有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派来的主任医师,名老中医,能满足农区居民的治疗需求。”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唐瑞春说,去年,千里山镇卫生院加入了海勃湾区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后,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医生来镇里工作成为常态。
作为乌海市中心城区,海勃湾区常住人口34.1万人,区属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1家二级综合医院,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镇卫生院。在多年医改基础上,海勃湾区全面构建以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区人民医院和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行管理、人员、药械、信息、绩效、财务的“六统一”管理,实现业务管理资源共享。
海勃湾区中医医院院长侯玥以转诊为例介绍了成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好处,“上下一体,上级医院不仅不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抢患者,还会提供技术支持。社区费用低,医院技术好,患者适合去哪里就去哪里。集团内,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从社区到医院的上转患者,免挂号费,畅通就诊、检查、住院流程;而下转患者则专线直达、专人接诊,对于急重症患者开通转诊绿色就医通道。”侯玥说。
2024年,海勃湾区区属两家公立医院门急诊16.28万人次,同比下降
6.5%;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27.43万人次,同比上涨58.4%;初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基层留不住患者、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原本在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工作、拥有正高级职称的王艳兰医生前不久主动要求到家附近的凤凰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凭借较高的医疗水准,她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40名患者,并借助医学设备诊断,帮助3名患者发现了早期癌变,使她们得以及早治疗。
海勃湾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骆燚介绍,推动分级诊疗,难点在充实基层的医疗实力。近年来,海勃湾区一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向基层倾斜资源,共投入近3000万元更新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环境。去年,又将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改造,提升了农区就医环境。一方面破解人事关系壁垒,畅通集团内部流动、调配,实现了100%中高级职称医生定期到基层坐诊,大大充实了基层力量。
目前,辖区内的全科医生增量较2020年提升了106.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62.8%,超出国家平均水平10%左右。海勃湾区通过推动医院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让人民群众就近就便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阿姨,两条腿的功能比前段时间恢复好了一些,慢慢锻炼注意别摔倒.”近日,在海北街道黄河社区启德家园王改琪老人的家里,家庭医生韩强与家庭护士钱芳为她留置胃管和留置导尿后,这样叮嘱。
80岁的王改琪,脑出血后需要长期住院,家人照顾负担较重,今年3月,海勃湾区开始家庭病床试点,王改琪第一个交了申请。“住在家里,享受住院待遇,社区医生定时上门治疗。儿女在家就能照顾我,省心又省力。这项政策真好!”王改琪说。
海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海霞介绍,作为家庭病床服务试点,他们正大力推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家庭病床管理模式,由“两医一护”组成的家庭病床服务团队总人数达15人,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依托医疗集团,如果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可直接走绿色通道转至上级医院。
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驿站和健康小屋开展的12项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为周边辐射区域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免费义诊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支持,探索针对特殊患者开放家庭病床,推动健康服务向老百姓家门口延伸。目前,海勃湾区已组建签约团队50支,与辖区居民20.8余万人签约,签约率服务覆盖率达到61.2%,重点人群签约人数约9.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2%。
策划:王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