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顺利召开

学术   2024-11-22 16:29   甘肃  

来源:CCNU历史文化学院





2024年11月16日,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历届所友、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回顾和展望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辉煌历程与未来愿景。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作主题汇报,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魏文享主持。



夏立新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中国高校恢复学位制度后、最先被批准为具有硕博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单位,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也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在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经一代代专家学者的传承累积和开拓创新,现已成长发展为海内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重镇,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乃至更广阔的领域亦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不断深化学术研究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夯实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为我校历史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更是推动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引擎。



夏立新在致辞中致敬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教授。他表示,章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章先生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史册上,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相信,在研究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章开沅先生的精神指引下,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 /

随后,马敏以“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为题作主题汇报。他首先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所友、各位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特别感谢章开沅先生的创所之功,以及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和朱英等原所长为研究所做出的倾心奉献。马敏从学科发展的视角详细回顾了近代史所40年来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研究所学术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马敏在汇报中提到,自创立以来,研究所的师资团队不断优化壮大,学术领域不断深入拓展,在深耕辛亥革命研究这一优势领域的同时,还相继发展了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国商会史、湖北地方史、博览会史、乡村手工业史等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学界瞩目的显著成果。近年来,研究所还鼓励在医疗社会史、大数据历史和数字人文等领域开展研究,为研究所的进一步发展探寻新的学术生长点。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所确立了“集体培养,导师负责”的培养机制,通过举办研究生论坛、读书会等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近年来,陆续有研究生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展现了研究所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历史学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了历史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学术交流方面,研究所历来重视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平均每年举办2-3次重要学术会议,其中至少1次国际学术会议。同时,研究所还先后成立了“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等学术平台,对促进中外学术机构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推进研究所的国际化也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研究所还创办了《近代史学刊》《工业文化研究》《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等一系列学术刊物,为学界所高度认可。社会服务方面,研究所积极为“文化武汉”建设献计献策,还整合校内外学术力量,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文化工程”。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传承章先生的学术思想,以及感恩和纪念章先生,研究所还积极参与“章开沅文史馆”和“开沅书院”的建设,充分展现了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


马敏最后指出,四十年来,研究所综合实力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但也要正视短板和问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迎难而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首先,要讲传承。传承好章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学术思想以及优良的学风、所风。其次,要谋创新。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跨学科的创新型高水平学术团队;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耕优势特色研究领域,拓展新的学术生长点,推出一批原创性高质量学术成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严谨求实、积极向上的学术风气;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将研究所建成国内领先、且能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机构。

\ | /

在随后的三场论坛中,来自日本千叶商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深圳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所友纷纷发言,他们围绕着“回顾与展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主题,分享了他们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回顾了与研究所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并对研究所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他们纷纷表示,研究所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成长平台,前辈师长的言传身教、不同代际间的学术切磋与交流令他们获益良多,求真求实的学风与团结和谐的氛围给予了他们日后在各自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同时,他们也祝愿研究所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历史文化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吴玥彤

图文:张靓

责任编辑:丁宇彤

审核:付佳琪 梁方勇 魏文享 李华忠



历史学研究通讯
历史学研究通讯:第一时间分享历史学资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主要致力于推送关于中国史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资讯、研究动态、人文地理、逸闻趣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