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绣娘”王小蓉 :“针”功夫传到了10多个国家

政务   2025-01-08 18:10   重庆  




沉静礼貌,举手投足间,

如温婉的江水般不疾不徐——

1月3日上午,阳光明媚,

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简称三峡绣)绣坊,

王小蓉端坐于绷架前,

神情专注地在一张

两尺见方的绢布上绣一幅山水画,

栩栩如生的图案在一双巧手下活灵活现。

从15岁开始,

王小蓉从事刺绣已经30年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穿针引线30年,默看线上花开花落,淡望绢里云卷云舒。与刺绣结缘,还要从王小蓉懵懂的童年说起。


一针一线之间,都蕴藏着智慧与美好。


1
少时开始学“针”功夫


王小蓉家住万州区龙都街道,在她儿时的记忆中,每逢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门窗都会挂上绣着各种图案的布帘,这些都是妈妈出嫁时手工绣出来的嫁妆。农闲时,妈妈也会绣一些花鸟虫鱼,拿到集市上出售补贴家用。


由于被母亲对蜀绣的热爱感染,从小酷爱画画的王小蓉开始对刺绣充满好奇。15岁那年,她开始跟着妈妈学刺绣。几年后,王小蓉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绣出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是远近闻名的刺绣能手。


高中毕业后,王小蓉在家里给父母打帮手,但刺绣的手艺一直没搁下。


2005年年初,王小蓉陪朋友参加三峡绣的招工面试。走进工厂,她看到一位蜀绣师傅正在绣牡丹花,描好花叶图样的绣花布平铺在绷子上,嘣、嘣、嘣……针头刺透绷布发出清脆的声音,师傅手中的针与线灵巧地起起落落。没多久,一朵颜色绚丽、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出现在了锦帛上。


拧一根丝线,故事在光阴里行走。


王小蓉在那一刻下了决心:学蜀绣。用她自己的话说:爱上蜀绣,只用了一眼。


朋友无缘通过面试,她却被公司相中,成了三峡绣的一名绣娘。一开始只是学习简单的针法,后来王小蓉开始学着自己设计图案和搭配色彩。


 “蜀绣的针法极为繁多,细分下来有100多种,在四大绣中最为丰富。看着师傅飞针走线很容易,自己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绣出来的图案不够生动,色彩缺乏层次感,直到手指磨出了老茧,绣品才一天天利落平整,看起来有模有样。”王小蓉笑着说。


没多久,王小蓉就能独立完成一些不太复杂的作品。为了提升技艺,她拜公司蜀绣第4代传人邓成萍为师,潜心学习整布、挑色、劈线、穿针等技艺。


刚开始的时候,师傅让她反复绣一朵花或一只鸟,循序渐进掌握蜀绣的技艺。回忆那些日夜练习的日子,王小蓉伸出手指说:“起初,我左手的五个手指指肚,基本上都会被刺出血洞,钻心的痛。”她凭着少时的刺绣基础及绘画天赋,加上刻苦学习,很快熟练地掌握了蜀绣的晕针、铺针、滚针、截针等各种针法。


2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蜀绣不同于其他手工活儿,一针一线的工艺非常复杂。不同画种刺绣表现形式不一样,比如:工笔画较为严谨,就拿绣牡丹来说,注重整齐和线条,一般都是一层一层颜色由浅至深。而写意画挥洒自如,随性且生动。山水画则以泼墨、运墨的干湿浓淡为主,色彩不多,大多以黑白为主调。”说起蜀绣,王小蓉滔滔不绝。
王小蓉代表作《孟母断杼教子图》。


让王小蓉记忆深刻的是她独立完成的重庆知名画家许世虎的画作《春天里的歌》。


“绣中山水,宛如诗画之境。”王小蓉了解到,《春天里的歌》是许世虎的得意之作,入选法国卢浮宫美术沙龙展并获得特别奖,现收藏在重庆美术馆,这幅中西结合的水粉画,仅一个花瓣许世虎就画了两天时间。


色彩如此丰富的现代画作,该如何下针,将这一现代绘画绣得栩栩如生,将画意精妙地表现出来呢? 拿着画稿,王小蓉一遍遍想着用什么样的针法绣好一片叶子一朵花。


王小蓉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千丝万缕不同色彩的绣线,大小不一的绣针,直绣、斜绣、横绣……将近半年时间,绣了一百多万针,将作品浑厚凝重的光影和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表现力,受到业界的好评,该刺绣作品被评为“重庆市首批传统工艺美术精品”。


王小蓉代表作《梅香鸟韵》。


王小蓉告诉记者,在她的作品中,最让她自豪的是一幅肖像作品。2021年年初,一位重庆主城的客人来到公司,要绣一幅肖像画。


 “不光要求形似,还要神似。”看着客人热切的目光,王小蓉知道,是展示自己技艺的时候了。


修料上绷、构描轮廓……为了让绣出的人物具有立体感,王小蓉大胆改进传统技法,按人物面部的弧度下针。为达到“方寸见秋毫”的效果,她将只有头发丝粗细的丝线手工劈成23份,最多的时候劈成64份,几乎到了肉眼无法辨识的程度。


“皮、肉、骨不可等同视之,必须手脑并用,把握住色彩线。”王小蓉笑着说,仅绣瞳孔她就花了将近三天功夫,整个作品用了5个月时间才完成,绣了数十万针。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当作品交到客户手中时,客户原本挑剔的目光变成敬佩,紧紧握着她的手说:“太好看了,你太了不起了!”


 “当你踏进蜀绣的大门,拿起绣花针,就要把它视为你的终生事业。”王小蓉心里始终牢记着师傅对自己的教诲。


王小蓉荣获“第五届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一针一线,穿过岁月年华,整整30年!如今,王小蓉的“针”功夫越发精湛,作品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


近十年来,王小蓉领衔创作的刺绣作品多次参加中国(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展并获大奖。


王小蓉获得重庆市“市级乡村工匠名师”荣誉称号。


2019年、2024年,

王小蓉先后获“第五届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和

重庆市“市级乡村工匠名师”荣誉称号。

2020年,

王小蓉入选第四批万州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
绣出满满“年轻范儿”

 “蜀绣技艺的一针一线之间,都蕴藏着智慧与美好。只有真正热爱这项传统技艺的人才能够最终坚持下去,才能走得更加长远。”如今,王小蓉除了不断钻研、精进自身技艺,传道授业、技艺传承对于她来说也尤为重要,她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用“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绣出“年轻范儿”。


王小蓉代表作《善作善成》。


在王小蓉看来,现在的年轻人知识丰富,感受力敏锐,悟性高,技法更加精妙,但容易心浮气躁。很多人受不了这种枯燥和单调的针线训练,要熬过这个阶段独立进行蜀绣制作,最少要不间断地经过3年以上时间的学习。


 “百种针法织成千年蜀绣,传统技艺只有传承才能生生不息。”热爱和踏实是王小蓉的收徒标准。


王小蓉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蜀绣课,不是针法技巧,而是绘画基础和蜀绣有关的历史文化。王小蓉认为,只有了解蜀绣和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和触摸蜀绣之美,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灵魂,才能称为艺术品。


严格要求每位学生。


 “我刚开始都没接触过蜀绣,王老师的教学特别有耐心,手把手从铺针、滚针、盖针等基础针法教起。看到自己现在能有蜀绣作品,虽然还很初级,但是看着成品还是有点激动。”今年24岁的沈桐两年前大学毕业后跟着王小蓉学习蜀绣,在她的眼里,王小蓉既是好老师,又像“大姐姐”,温和而坚定,严格要求每位学生,绣得不好的地方必须剪掉重来,这让学生们都怕她,担心一不小心什么地方出错。但对于学生们的大胆创新,王小蓉又十分宽容,及时与大家互动,一起探讨,激发学生对蜀绣技艺的兴趣和热情。


 “以前学习蜀绣主要是师徒制。”王小蓉说,让她高兴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有了社会团体、企业等组织的支持,教学更加规范和全面,年轻人学习蜀绣的渠道更多。在她的40多名学生中,年轻人占了将近一半,有的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有的掌握了蜀绣技艺后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

参与蜀绣的学习和实践,

‘绣’出新天地,

为蜀绣技艺的传承培养后继力量。”

说这话时,

王小蓉平淡而真切。


记者:黄玉保
编辑:范晴
编审:何贤德、杨元刚

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万州
了解万州,关注我就对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