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俺来啦!
时光一去不复返,人这一生短短百年,从呱呱落地到老去,从啼哭到白发苍苍,从摇篮到坟墓,一代人、一个人经历了很多,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丢弃了很多,也收藏了很多。
近几年,随着收藏意识增强,老一辈人用过的老物,被炒的热火朝天,百年左右的老物,几百年前的老物,成了人们你争我抢收藏的宝贝。
收藏这些老物,收藏的是老故事,老文化、老思想、老传统,还有老历史。
图中正方形镜子,80后的笔者第一次见,应该是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物件吧。
这样的镜子,虽锈蚀的没了最初的模样,但它依然在诉说着使用者的故事,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时尚与追求。
老油灯。
在那个没电没蜡烛的年代,这样的老油灯做工虽简单,却成了家家离不开的必用品。
小小一盏灯,照亮了狭小且温暖的屋子,照亮了长辈人手中的活计,照亮了晚辈手中的那支笔,照亮了一家人的生活,照亮了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
此物本地称之为“镩子”,用来给玉米脱粒,80后的笔者小时候用过的物件。
记得儿时,逢农闲季,一家老小就会爬梯子上房顶给玉米脱粒,用镩子顺着玉米粒的走向从玉米尖镩到玉米尾,镩三四行后,就方便手剥玉米粒了,一家人分工协作,有的镩玉米粒,有的手剥玉米粒,有的往玉米秸秆编织的囤里放玉米骨头,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
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尽管生活艰辛忙碌,但父母们勤勤恳恳,依然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幸福。而作为晚辈的我们,应不负众望,更加努力向前,做好新一代接班人。
家人们,此物应该有些年头儿了吧,可还记得它的名字,可还记得它的功用?
这一件件看似粗糙的老物,实则为我们贡献了它们的一生,就如同平凡的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只看外表,要透过外表看本质。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实用的永远是最好的。
老式箱子,里面用编织炕席的材料编织,外面用纸糊好,用过此物的家人们应该近百岁了吧?
以上五个消失的农村老物件,已进入古董市场,俨然成了收售的“古董”,家中若有别再扔掉。
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的老物离开我们的生活,远离我们的视线,但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却成了永恒。
这一件件老物,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文化的桥梁,是我们打开老一辈人生活轨迹的“金钥匙”,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在变、思想在变、物件在变,人也在变,多年后与人与物或许再也不见。
【图文原创、独家发布,严禁抄袭搬运剽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