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送新果,人孝亲恩,岁岁重阳,而今又逢。说到重阳节,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除此之外,你了解重阳节的历史吗?
-01-
一、重阳节的历史
01
重阳节的名字由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敬老节等。“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有长久长寿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02
重阳节的历史起源
重阳节源自于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之后。据记载及考证,上古时代的人们在秋天之际,祭祖祭天,以祈求丰收;后又增加了祈寿纳吉、敦亲睦友的功能,而如今,重阳节承载更多的是敬老爱老之情。
-02-
二、古今重阳节的不同之处
01
古代
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等。登高是为了避灾祈福,赏菊则是为了明目延年。古代重阳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相当丰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描述了登高和佩戴茱萸的情景。
02
现代
现代重阳节更多地强调敬老感恩和登高健身的主题。现代重阳节除了传统的登高、赏菊外,还增加了敬老活动,如组织老年人秋游、赏菊或聚会等。
-03-
三、当下重视重阳节的意义
01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节日中的习俗,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庆祝重阳节,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2
倡导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重阳节与敬老紧密相连,自古以来就有“敬老节”之称。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关爱,如拜访长辈、赠送礼物等。重视重阳节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虽然古今庆祝重阳节的方式不同,但无论古今,重阳节都是人们团聚、感恩和欢庆的时刻,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对生命和幸福的追求。
文案:王施棋、许诺
图源:网络
排版:杨可婷
校对:柯铧铮
海师马院学生会新闻宣传部出品
原创作品,转载需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