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扛大梁,勇攀新高峰!余杭“新春第一会”引发热议

政务   社会   2025-02-08 13:01   浙江  


新年新气象,击鼓催征。“新春第一会”不仅是工作动员令,更是高质量发展“进军鼓”。会上进一步明确任务、亮出态度、表明决心,要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坚决扛起“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新的一年要锚定目标加油干,只争朝夕抓落实,为余杭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守稳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余杭不断刷新着新成绩,这其中,“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这一法宝,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用科技力量,为余杭扛起‘经济大区勇挑大梁’责任担当贡献一份力。”区科技局局长钟燕表示,新的一年要围绕“做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构建“2323”工作体系,即继续锚定“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两个战略目标,全力推进“科创平台提能、企业创新提质、服务生态提优”三个主线工作,合力攻坚“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迭代建设”两个重点改革项目,聚力实施“高能级平台服务深化行动、全链条科研攻关突破行动、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行动”三个攻坚行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动能。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更要相辅相成。


区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春表示,要推动数字经济向高攀峰,坚定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年以来,余杭经信“起步即冲刺”,优化企业服务,为复工复产、拉满生产进度条做好要素保障,持续做好政策支持、深化项目保障,目前已有4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余杭要挑大梁、攀高峰,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为‘经济大区勇挑大梁’努力贡献经信力量。”


如今的余杭,人才总量突破45万人,“海创未来”人才品牌越来越响亮。“力争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50万人!”会上,余杭喊出了响亮的目标。“我们将锚定打造高能级的科创平台、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高水平的科技企业、高质量的科技项目、高价值的科技金融等‘五高’目标,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深化‘创业科学家’‘科学企业家’计划,鼓励科研人员全时双聘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工作,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突出产才双向融合,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和未来产业发展,完善‘海创未来’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创业陪跑支持体系,强化金融资源有效供给;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深入实施‘青才来余’‘卓越博士后’‘朝露计划’等,放大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辐射力,持续打响‘海创未来’人才品牌,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姚芳燕表示。

▲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倍受鼓舞,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聚力创新。”第一时间了解“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后,区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贝达药业和瑞普科技董事长丁列明博士表示信心满满,他将与广大民营企业家一起,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大会上,鼓舞振奋的力量很浓,其中一句“今天的项目质量就是明天的发展质量”,道出余杭坚持以项目论英雄的决心。


“我们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拼出有效投资贡献度;以‘抢先跑、全速跑’的冲劲,冲出项目推进加速度;以‘知不足、不知足’的闯劲,闯出要素争取首位度。”区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华建林说。


重大项目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更是民生保障的关键。“‘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新春的奋斗号角,我们深感振奋、信心倍增。”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总经理郑怀华表示,2025年将以电力“绿保稳”更好服务余杭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电力营商环境最优区,支撑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

▲余杭电力组织专业团队走进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当好“电力先行官”


消费是体现地区经济活力的“一扇窗”,消费越活跃,经济动能越强。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区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傅蓉说,“我们将锚定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三大重点方向,聚焦高品质消费、高水平开放、高质量项目、高层次发展、高水平建设、高站位引领‘六高’目标,打造消费释能、开放提能、招引聚能、电商赋能和粮储扩能、党建强能‘六能’商务,为全区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余杭春节消费“热气腾腾”


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余杭争当共富示范先行排头兵,便要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大会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中轴线,这是期许更是动力。”中轴线开发建设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办专职副主任段丽表示,新的一年中轴线将加快推动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服务综合体等城市公共配套的建设,加快推动华润商业中心、银泰未来新商业中心等商业配套,大力开展标志性地块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争取早日形成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的新中心中轴线。

▲新中心中轴线城市设计效果图


以城市新中心中轴线建设为牵引,余杭城市核心区发展的四梁八柱支撑起来了。再到余杭的乡村看看,又是另一番喜人的模样。


2025年,余杭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和美乡村扩面提质,迭代升级“1+5”山城协作模式,健全完善“飞地”抱团、村建民用项目、农村职业经理人等模式,力争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250万元以下的相对薄弱村……会场的“好声音”传到基层,径山镇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表示:“这些都是与‘强村富民’息息相关的部署,让我们奔向共富的信心更足、方向更明。新的一年,我们将鼓足干劲,继续深挖村庄资源优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径山村更好地从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变,真正实现‘村美民富产业旺’。”

▲径山村乡村客厅


“我们承担着民生期盼,就要承担起为‘经济大区勇挑大梁’提供教育支撑的责任。”现场听完“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文星表示,将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大科学教育协同计划,科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推进新建学校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持续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系统推进教师培育“五玉”工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群众收获更多有感可及的幸福。



 冷冷冷!余杭发布低温报告!
 余杭区“挑大梁 攀高峰 奋进2025” 动员会举行
 以奔跑的你我,成就奋进的余杭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宋晗语 徐赣鹰 陈坚

编辑 | 周颖

一审 | 吴燕

二审 | 杨兰

终审 | 方宇明

余杭发布
余杭,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秉承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基因,余杭,正以鲜明的城市品牌,昂扬的崭新姿态阔步前行。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更加智慧、未来、品质、人文、温暖的余杭。让我们一起,发现精彩、创造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