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旨
陶冶国民情操
感受家国情怀
践行忠孝仁义
弘扬传统文化
品味社会各态
谈天说地论人
着眼凡尘俗事
回顾真实历史
在人际交往的广阔画卷中,我们时常会观察到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现象:
一些人对外人总是客客气气,极尽耐心之能事;
然而,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们却常常脾气暴躁,难以保持半分的和蔼与温情。
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让人深思:为何会有如此鲜明的反差?
古人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意在强调对亲人的爱与尊敬应成为我们待人接物的基石。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似乎背离了这一原则。
01
一、自我越是无能,越是喜欢发泄
《论语》有云:“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
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
那些对外人不敢招惹,却将怒火倾泻于家人的人,往往属于自我认知不足、能力欠缺的“小人”之列。
他们在外界环境中,由于种种原因,如社会地位、工作能力等限制,不敢轻易展现自己的不满与愤怒。
这种情绪被压抑起来,如同被囚禁的野兽,一旦找到突破口,便会疯狂地肆虐。
而家庭,这个本应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却不幸成为了他们情绪宣泄的牺牲品。
在家里,一丁点的小事都可能成为他们发火的导火索。
他们深知对外人发脾气会承受巨大的代价,如名誉受损、关系破裂等。
但在家庭中,他们却仗着亲人的无限包容,肆无忌惮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他们对自我无能的逃避与掩饰。
然而,长此以往,亲人也会因无法承受这种无休止的伤害而逐渐疏远。
正如《诗经》所言:“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一个人若失去了对亲人的尊重与爱护,又怎能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爱戴呢?
02
二、越是有人包容,越是肆无忌惮
在家庭中,亲人的包容与理解往往被一些人视为理所当然。
他们如同孩子般,觉得家人会无条件地纵容自己,因此,在面对家人时,他们不会刻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然而,这种看似“天真无邪”的行为,实则是对亲人情感的严重伤害。
正如《弟子规》所教导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面对亲人的过错,我们应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去规劝,而不是肆意地发泄。
然而,一些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觉得家人的包容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在面对家人的不满与批评时,他们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发泄情绪。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亲人的感情,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氛围。
正如《韩非子》所言:“骄恣不论于法,则好恶适于人心。”
一个人若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与对道德的尊重,便会变得肆无忌惮、目中无人。
在家庭中,这种行为的后果尤为严重,因为它会直接导致亲情的破裂与家庭的瓦解。
03
三、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喜欢挑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对陌生人保持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态度。
当别人不小心冒犯了我们时,我们会选择原谅与包容;
当同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以大局为重,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然而,在面对家人时,我们却往往失去了这种宽容与理解。
同样的错误,在外人身上我们可以接受并原谅;
但在家人身上,我们却会斤斤计较、难以释怀。
这种对亲人的挑剔与苛责,实际上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完美主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逃避。
我们期望家人能够完全理解自己、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当家人无法满足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便会产生失望与愤怒的情绪。
然而,这种情绪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挑剔与苛责家人的理由。
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应该将对家人的关爱与尊重扩展到整个社会中去;
而不是将最恶劣的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无缘无故地对我们好;
但凡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一定是我们的家人。
他们用自己的爱与包容支撑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然而,我们却常常因为自己的无知与自私而伤害了这份最真挚的情感。
正如《孝经》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与生命;因为这是我们孝顺父母的起点。
同样地,我们也应该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因为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与其等到家人因无法承受我们的伤害而离我们而去时再去悔恨与挽回;
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学会尊重与珍惜这份情感。
无论我们是否爱他们;
都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去善待他们、呵护他们。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任何一种情感能够像亲情一样无私与伟大。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用我们的爱与行动去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与无私奉献吧!
同意的点个“在看”,
请您转发分享,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豪文化
【完】
▲今日好物推荐▲
声明:
1.本公众号所发表文章内容及期中出现的文字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字和图片之间好多没有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涉内容和图片如有事实错误或涉嫌侵权的,请告知我们,我们将核实后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删除。
2、公众号所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代表支持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文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04.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有何原因?
05.俗话说,“过寿不过三,过三福气散”,老人口中的“三不过”指的是什么?
国豪文化
让传统走进生活
让传承意识觉醒
联系微信号:daishiyize
投稿邮箱:81721466@qq.com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