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红军桥:万水千山只等闲

政务   2024-11-08 21:46   贵州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原红二军团)由四川彭水进入铜仁地区。6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德江县(原属沿河)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7月21日,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云贵高原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10月24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在印江木黄与红三军胜利会师,形成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作出巨大贡献。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又经过铜仁玉屏、万山、江口、石阡等地。红军在铜仁期间,跋山涉水走过许多桥梁,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90年过去了,这些桥梁至今还屹立在黔东的大小河流上,成为革命历史的见证,也见证着铜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红军桥:万水千山只等闲


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是贵州向东开放的门户和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更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美誉。


梵净山。


铜仁有容纳14亿年沧海巨变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有跨越千里征程纳黔山百川的浩浩乌江,更有孕育红二方面军诞生的云贵州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


时间回到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从四川彭水出发,进入贵州沿河。自此,红军团结各族人民战斗,把黔东变成红色革命的热土,谱写一篇壮丽的红色黔东革命史诗。



沿河:见证巨变的黔东红军第一桥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客田镇红溪村,一座历经风雨的廊桥耸立在干枯的河床上。据当地老人介绍,90年前红军来到红溪村修整,为了不扰民,晚上很多战士都睡在风雨桥上,红军吃了一家农户送的腌酸菜后,还留下一把煮饭用的铁铲子作纪念。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在红溪村休整三天,期间,红军带领当地群众开展打土豪的斗争,为部队准备了必要的给养。离开后又占领沿河县城,转战酉阳南腰界、印江沙子坡、德江枫香溪,在沿河土地湾成立云南高原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黔东特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开辟了纵横100余里的黔东革命根据地。


红溪村原名干溪村,当地群众为了感念红军在村里休整时对贫苦群众的帮助,把“干溪”改为“红溪”,现称为“红溪村”。


沿河红溪红军风雨桥。


时间过去了90年,当年支持帮助过红军的村民都不在了,但红军走过驻过的风雨桥还挺拔在甘溪河上,见证着当地的发展变迁。


客田镇地处沿河西北部,东西距离16.8千米,南北距离17.15千米,国土面积147.7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有户籍人口5277户20243人。


多年来,为了尽快实现全面小康,让群众生活富起来,客田镇干部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持续补齐发展短板,聚力助农增产增收,集镇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河客田镇生态产业。


沿途所见,处处是干净美丽的村庄和绿色的生态产业。7300亩烤烟、1200亩茶叶、1800亩辣椒、3800亩高粱……满山的生态畜牧业和果蔬产业,村民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通过兴生产、壮产业,客田镇生产总值超过1.3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多元。据当地农村信用社统计,全镇农村居民储蓄总额突破3.8亿元,达到人均18772元以上。


当年红军休息的廊桥,不仅仅是干溪河两岸群众往来通行的交通要道,而今是见证当地沧桑巨变的红色符号。在黔东大地,一个个响亮的红色音符正在串成一曲曲乡村振兴的胜利凯歌。



德江:红军桥托起革命老区幸福梦

在德江县枫香溪镇干溪河上,一座石板拱桥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桥面厚厚的青苔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颗颗小树从拱桥的缝隙处茁壮成长,拂开厚厚的绿叶,是一段尘封了90年的红色岁月。


德江枫香溪镇干溪沟大桥。


当地人称拱桥为“干溪沟大桥”,是枫香溪古镇通往长征村的必经之路。90年前,红三军第九师就驻扎在长征村,每天都要从桥上过路。如今,石板桥只有附近几户村民做农活时通行,在石板桥旁新修的公路大桥代替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枫香溪镇的干溪河上有三座古桥,承载着当地红色文化的印记。沿河而上来到枫铺村,一片绿野映入眼帘,一条小河把广阔的田野分成两片,河上有一座三拱石桥,称为“三洞桥”,连接着两岸的稻田,田里的庄稼在秋日凉风中左右摇曳。


德江枫香溪镇三洞桥。


当年,红三军第七师就是从三洞桥进入枫铺村,在河边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的政治纲领,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布告》《革命委员会政治纲领及组织法草案》《农民协会的纲领及章程草案》等文件,让老百姓对红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拉进了红军与百姓的距离。


直到今天,三洞桥依然是当地村民过河的主要通道,不远处修建的水泥桥虽然可以通汽车,但在村民的心中,三洞桥仍然是引以为豪的历史证物和文化标签。


在干溪河上游,一座廊桥在广阔的田野中间显得庄严肃穆,桥下的河水哗哗流淌。


据了解,廊桥是近年新建的,当年的木质廊桥被洪水冲垮了。当地人介绍,当年贺龙在枫香溪时就经常在桥上钓鱼,新建廊桥就是为了纪念红军在枫香溪闹革命而建。


德江枫香溪镇红军墙。


1934年6月,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红三军在枫香溪召开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史称“枫香溪会议”。根据会议决定,红三军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了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深入基层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避免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对红三军造成的恶劣影响,是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为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奠定了基础,让黔东地区迎来了革命曙光。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红军的身影远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一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延续,每当有游客询问当年红军的事迹,很多村民都能侃侃而谈。


德江枫香溪镇红军桥。


当地围绕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馆、纪念碑、博物馆、红七师师部、红九师师部、红三军医院、红军桥等红色资源,提出了独具“枫香溪特色”的红色文化链,已开发出红军面、红军饼、红军餐、红军衫、红军袋、红军服、红军歌、红军课等,让游客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苦生活和激情岁月。


同时,枫香溪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勠力同心,加速发展,从曾经的烤烟“金色经济”、煤炭“黑色经济”,向现在的核桃、花椒、茶叶等“绿色经济”转型,实现了村村、组组、户户通硬化路和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这“一河三桥”不仅见证了当地的沧桑巨变,还在持续发光发热,照亮了群众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万山:红色老桥见证丹都转型发展

在万山区大坪乡大坪村,有一座历经130余年风雨侵蚀的石拱桥,1936年1月,贺龙率红六军团16师组织宣传队经过大坪乡大坪村时,红军战士曾在桥上休整,后被称作“红军桥”。


万山大坪乡红军桥。


原本普通的石拱桥,因为红军路过而有了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如今,红军桥上依然留存着“均分田地”四个大字。而驻扎在大坪境内期间,红军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等斗争,点燃了当地穷苦百姓的希望,村民积极支持帮助红军。


今天,红军的故事依然在当地口口相传,万山区大坪乡退休教师杨政华常常在桥上向人们讲述这段红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精神,红军桥成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不时有游客前往参观,缅怀往昔红色岁月。


万山区大坪乡退休教师杨政华为大家讲述红军历史。


红色血液,一脉相承。大坪红军桥承载过当年红军前进的步伐,后来万山汞矿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6年2月22日,国家批准设立了万山特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行政特区载入共和国史册,由此开启了万山汞矿的又一段征程。在新中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汞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是当年偿还前苏联债务的主要物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支持。


2001年,万山汞矿因资源枯竭,被宣布政策性关闭。2009年3月,国务院将万山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5年7月,万山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对现有汞矿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建造朱砂古镇。


万山朱砂古镇。


如今,朱砂古镇“那个年代”一条街、地下长城、放下云居、影视基地、玻璃天桥等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万山开始从以汞锰为主导的“黑色”产业向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绿色产业转变。


万山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创新技术300多项,完成技术改造升级28家,淘汰落后产能13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科技创新贡献率达到63.7%,实现了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推动了朱砂工艺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转变,整合全区58家朱砂工艺品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


今天的万山,正在书写资源枯竭型城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的精彩篇章,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石阡:百年古桥承载两岸发展梦想

在石阡县城的龙川河两岸,每到傍晚,市民都习惯到启灵桥上吹吹河风、拉拉家常。


石阡启灵桥。


启灵桥长180米、高8米、宽6米,共13孔,是典型的联拱石桥,少见的桥型成为石阡县城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启灵桥又称“石阡大桥”,东抵县城汤山镇平桥街北端,西接临江楼南侧,从明万历年间的木桥到清乾隆年间改建石桥,它见证了石阡400年来的日新月异。


1934年10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任务到石阡,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播下了革命火种。


石阡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1936年1月,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两万多人又兵分两路向石阡挺进,进入石阡县城后,分别驻扎在城内的天主堂、文庙及国民党县政府机关和城外的上、中、下街,县城南部的三角庄、高楼、城西的挂榜山、邱家坡等村寨也驻有红军,红军在石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


当年,石阡县城龙川河上只有启灵桥,红军只能通过这座桥往返县城东西。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县内龙川河上已经建起了13座桥梁。


2018年,石阡县吹响决战脱贫攻坚集结号,45万勤劳朴实的石阡人民,凝心聚力战贫困,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如今,脱贫后的石阡,处处都在发生巨变,城乡越来越美,百姓越来越富,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在石阡县城,高楼林立,绿水环绕,车流如潮,灯火澜珊,唯一不变的是这座历经百年岁月的启灵桥。


石阡启灵桥一角。


启灵桥,经历风雨的桥,见证巨变的桥,通向幸福的桥。


铜仁,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是一块红色浸染的土地,最早建立了云贵高原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黔东革命委员会,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仅存的八块主要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红军在困牛山谱写了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选择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留下了一段段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实现了红军长征中第一次重大胜利会师——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形成了红二方面军的基本力量。


印江木黄会师纪念碑。


今天的铜仁,处处生机勃勃,青山常绿、净水常流、空气常新,铜仁正在抢抓国家支持贵州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坚持“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深入实施“多业强市”工程,大力推运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开创绿色美丽铜仁新未来。




作       者:文   波 麻占江

      辑:汪   纯

      审:韩   康

值班编委:肖   霞

 值 班张   勇


微铜仁
传递好声音 讲述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