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好样的!

政务   2024-11-20 14:54   贵州  


一颗“滚烫”的初心

——记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党支部书记杨慧

初冬时节,走进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一股淳朴、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晾晒场,金灿灿的油茶果密密麻麻地铺满地面,务工村民一边沐浴暖阳、唠唠家常,一边熟练地进行油茶果的剥壳、取籽、装袋,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村委会办公室内,取钱、资料打印、信息登记、手机操作......工作人员向来往村民亲切询问、耐心沟通,解决好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新修建的广场上,阳光洒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熠熠生辉,为村民健身锻炼、丰富娱乐文化生活搭建新“舞台”,也为瓮背村增添新的活力......



眼前新村新景,过去却是穷村弱村。

“山高沟深路途陡,结亲莫往瓮背走。”这是过去的瓮背村被外界传唱的谚语。而近年来,在瓮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慧的带领下,这个曾经被称为深度贫困村的瓮背村正在由内而外地焕发勃勃生机与希望。

   一声召唤   


“初生牛犊不怕虎。”杨慧说她常常这样形容自己。

2021年瓮背村村居两委换届,原本在贵阳一家公司上班的她在家人的鼓励下回到家乡瓮背村,并被推选出来成为一名“95后”村支书。

“在公司上班时,我们的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当时会接触很多的村落,和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打交道,脑海中始终留存着家乡的美好回忆,回乡发展的念头开始在心中涌动,这也正是回来的初心。”


然而,正式进村工作后,一切却不像杨慧想得那么简单。

“一个村上千人如何管好,又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发展产业,村民们是否能信任年轻的我.......”刚来的第一个月,杨慧迷茫不已,但一个人的出现让她立刻斗志满满。

“当时村里的一位老党员叫杨秀泽,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走了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来交党费,他颤颤巍巍地走到我们面前,将党费递给我的那一分钟,我觉得它不只是轻飘飘的纸币,而是沉甸甸的理想信念。”再次谈起这段故事,杨慧仍然深刻地记得那时的感受,“我的内心有很大的波动,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既然不知道能做什么,那就从小事做起,只要能够坚持做。”

村委会、养殖场、田地间、村民家中......都留下了她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她不断熟悉村情民情,和村民打招呼、拉家常,与村委会的“战友”认真对待和解决村民的每一件大小事,思考带领瓮背村发展致富的道路。


杨明娟就是杨慧的“战友”之一。“我是去年回到村里面工作的,之前是在贵阳做西部计划志愿者,杨书记找到我,并和我从前年的11月份聊到了去年的二月份。”谈起回乡的初衷,她认为“既然都是为老百姓做贡献,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份贡献呢。”

谈起杨明娟,杨慧说,“我性子比较急,她比较耐心,我们俩属于互补的性格,特别适合在一起共事”。

谈起杨慧,杨明娟说,“和她干活有干劲、有冲劲”。

谈起瓮背村,她们都说,“想为大家做点实事,想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的杨慧充分发挥专业所长,自主设计了“瓮背”品牌标识,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瓮背、爱上瓮背。


谈起设计的含义,她说:“‘瓮’就是一个缸子,所以我把logo就设计成这个圆形的样子,‘水稻’也就象征着把这个粮食装在我们‘瓮’里面,证明我们吃喝不愁,‘背’代表瓮背村人的脊梁,无论环境有多苦多累,我们都会挺起脊梁,把我们的瓮背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这个‘瓮’也代表宽容和包容的精神,无论是村委会,还是我们村民之间,大家就是要一起携手,用挺起脊背、不怕困难的精神建设我们的和美乡村。”95后的年轻委员们正在把践行实事刻在骨子里面,也为乡村工作带来更年轻、新鲜的思路。

基层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以来,面对瓮背村基层组织年龄结构老化的情况,杨慧有效凝聚3名驻村干部力量,积极培养后备力量,为瓮背注入了充满朝气的青春力量。目前全村党员共49名,预备党员1名,发展对象1名,积极分子2名,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名,后备干部平均年龄30岁。

   一腔热情   


肉牛、油茶、黄桃是瓮背村的三大主要产业,然而在杨慧2021年返乡时,效益低下、管理不善等难题频繁出现。从寻找种植技术、管理方法到实地考察、品牌创建,她心里对瓮背村产业发展的热火重新燃了起来。

2022年,瓮背村重点发展黄桃产业,她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积极向玉屏、湖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并带领大家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请有经验的种植能手上门手把手教学,剪枝、抹芽、梳花,防病、除虫、施肥、套袋……一项不落,详细分析当前黄桃供求形势和销售前景。在她的带领下,这一年220余亩的黄桃经济收入11万元,村里102户脱贫户共分红3.02万元。


看着满山都是闪着金光的黄桃,看着一个个黄桃变成了金灿灿的“致富果”村民们的信心更足了,瓮背村产业集群发展的设想也开始在杨慧脑海里浮现。

2023年,她向帮扶单位万山区供电局申报170亩油茶盘活带动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促增挂果量,把“小茶树”打造成“致富林”,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100余人。这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5万元,分红达4.36万元。

2024年,她又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在4月正式签订合同,目前,建设面积340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基地在栏69头,存栏量100头。

“正前方可以看到整个瓮背村的全貌,左边可以看到整个桃树,右边就可以观赏到整个油茶林,后下方又可以看到肉牛养殖场。”在瓮背村强村富民产业直播基地,杨慧信心满满地介绍当前村里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我想的就是一年做好、做实一个产业,既要做出我们瓮背的特色,又要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设想已经在一步步实现,杨慧又开始勾勒发展新愿景。

“我们计划在这里打造直播平台,一方面让我们户外直播黄桃林、油茶的采收,让我们的消费者了解到产品确实是从原产基地发货,让产品扩大销路,提升村集体经济。同时,也让消费者看到老百姓的劳动,透过屏幕可以建立一种联系,把瓮背村的村容村貌和奋发向上、辛勤劳作的精神传递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瓮背村、爱上我们瓮背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产业发展,就是要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正在晾晒场剥油茶果的村民刘秀菊说,“现在我们务工80元一天,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挣到钱了,还能够照顾到家里,非常开心。”


目前,瓮背村聚焦“两强两富”目标,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三大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村集体经济形成高效运转的良好局面。2023年,瓮背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0余万元,纯收入35万元,给102户291人脱贫户共分红14万元,发放群众工资25万元。


   一份责任   


“杨书记,我的这笔钱好像还没有到账,麻烦帮我查一下。”


“杨慧,我的手机没有声音了,你帮我看一下。”


“妹,我家灯泡坏了,你可以帮我带一下吗?”

······


这是杨慧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让老百姓最多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找一个人......一张笑脸加上一句问候,承载着的是一份责任。



自2021年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如何让村民的日子幸福起来,一直是杨慧的心头大事,她带领村干部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

2022年9月,村里遭受干旱,老百姓饮水得不到保障、村级资金不足时,她在国家粮食储备局贵州局的援建下,带领群众打下280米深的抗旱深水井,大家齐心协力、投工投劳铺设水管管道,受益群众15个村民组424户1249人。


“现在很多村在干旱时,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发展产业,都在担心水的问题,但是那一次全村人的齐心协力让我们在用水上完全不用担心。”杨慧自豪地讲述着。

当她看到老人家佝偻着身躯,在马路边用纸板当棋盘、石子儿当棋子下象棋时,她还思考要为村民的幸福生活“加码”。

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瓮背村新修文化广场1个,完善广场围栏2处,新增健身器材51台,同时新修建通组路4条,翻修通组路6条,产业路1条,建设高标准农田沟渠1条,防洪堤3处4.9公里,新建冷库1座、深水井1口、100立方水池1座、20立方水池1座。目前,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庄发展后劲愈发凸显。

“现在村里路也修得越来越好了,还多了很多健身器材,我们老人家出来玩都有地方去。”村民杨堂昌也对新变化赞不绝口。


近年来,杨慧通过“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与包村领导、驻村干部一道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的原则,开展“夜话说事”工作,充分利用晚上农闲时间,把村民组织起来,和老百姓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心声收集他们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大家诉求。

同时,以“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为载体,杨慧带领村委会积极探索“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服务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理论宣讲送政策、环境整治送洁净和代办服务送便利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党员服务活动200余次,帮助群众1000余人次。


如今的瓮背村,随处可见的是村路平坦洁净,是甘甜的山泉水引进每户村民的水缸之中,是正在广场下棋的老翁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是村中嬉戏打闹的孩童......杨慧正在用行动践行“滚烫”初心,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家乡这片沃土,一路拓荒解锁乡村振兴的“青春密码”,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追逐共同的乡村振兴战略“瓮背梦”。



      者田莉莎  唐宇尘

      辑:唐仁超

      审:杨树洁

值班编委张璇月

 值 班郝从健



微铜仁
传递好声音 讲述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