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跃冰!

时事   2025-01-13 08:29   辽宁  


2025年,
辽宁日报推出
全媒体主题策划《最辽宁》,
每日
赏一景、说一人、
展一品、观一宝。
用镜头捕捉广阔天地间
山川河海的极致景色,
以光影记录振兴场景里
活力涌动的时代画卷。
定格辽宁之美,
展现辽宁之好。



“银龙”跃冰



进入三九,雪临辽宁,绥中九门口长城被冰雪封印,瞬间化作一幅壮美长卷。从空中俯瞰,长城雄阔,冰雪无瑕,刚与柔、白与灰交织碰撞。

下图请横屏观看⬇️

九门口长城是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的水上长城。它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因其有一段修在九江河上,便形成了“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绝景观。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长城辽绕


公元前214年,“秦已并天下”,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随后“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至此,秦、赵、魏、燕长城被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蟠蟠蜿蜿,绵延万里,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这就是我们的长城。南风吹过平原,北风卷袭塞外,从古到今,高墙内外,人来人往,马嘶马蹶,月缺月圆,霍去病出去,苏武回来,它岿然不动,雄踞在万山脊上,一直到天边。像是一部无言的史书,镌刻着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印记,串联起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互通、文化交融。


这正是我们的长城。城上狼烟散尽,城边硝烟四起,在艰难困苦之际,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保家卫国。它是诗人笔下壮志豪情的寄托,更是英雄守护家国的赞歌,它像是一条未随古代飞走的龙,于千万年里,兢兢业业地挑起华夏的脊梁。


长城,一定是所有中国人一提起,心中便有烈火焚起的所在。


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审议通过,长城文化公园重要工程的开启,“国之脊梁”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辽宁,也有许许多多段长城。


一场大雪之后,冬日的绥中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无声演绎“玉练萦山,寒酥点翠,龙蟠北国千秋岁”的壮阔美景。


辽宁长城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它们分布在辽宁全省13个市、50个县(市)区,遍及战国(燕)、秦、汉、辽、明5个不同历史时期,其中战国(燕)长城总长度107.518公里,明长城的总长度1235.989公里。


江南草长,洞庭始波,是南方的情怀。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却满满都是北国的气概。雉堞俨然,朴拙宏美的长城横卧在辽沈大地上,为世人推开着一扇扇通往历史纵深的大门,也演绎着一段段辽宁与长城有关的、深情的故事。


这故事里有情怀,长城专家冯永谦穷其一生探寻长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遗迹背后的故事,他的执着如同长城坚守山川一般,是对历史传承使命的不懈担当。


这故事里有瑰宝,岫岩长城主题巨型玉雕将长城的雄浑气魄凝于玉石,每一道刻痕都是工匠的心血,每一处纹理皆蕴含着长城精神的雕琢,用固态的艺术展现长城动态的历史长卷。


这故事里有风物,作为长城文化公园重要工程的辽阳平湖楼,遥望着长城的方向,虽山水相隔,却在文化的脉络中与之相连,见证着长城文化辐射的广阔地域,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因长城而交织共鸣,宛如繁星共耀华夏苍穹。


我们热爱长城,我们描绘长城,我们更保护长城。在辽宁人心中,长城是有温度的。它是信念,也是灯火。自先秦就开始凝聚起的家国情怀,通过这一砖一瓦融入辽宁人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矢志不渝的价值基因,凝聚成独特的长城文化。


纵岁月流转,光芒永不消逝。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卢立业 赵雪 

摄影:杨靖岫 卢立业 视觉设计:隋文锋

编辑:辛垚  检校:冯赤 史凤斌

责编:王德坤 王思雨  审核:李德强


辽宁日报
价值 链接 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