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迎国庆,携手奏华章。
10月3日,在位于花溪弄的一间剪纸工作室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汪淑芳和剪纸爱好者正在创作剪纸作品《我爱祖国》。她的剪纸技艺十分娴熟,一把老剪刀,上下翻飞间,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大家面前。汪淑芳说,今天自己的工作室开业,恰逢国庆节假日,组织剪纸爱好者剪这幅作品,是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地位显著,文化内涵深远丰厚,是记录社会发展变迁的载体,剪纸内容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从我的祖母算起,到我的外孙女,我们一家五代人,都用这把历经了百年的老剪刀,在不同的年代创作不同的剪纸作品。”汪淑芳手上拿着的剪刀虽然显得老旧,却依然锋利无比。在汪淑芳的记忆中,出生于1916年、15岁左右从河南逃荒来到洛南的祖母刘转娃,就是拿着这把剪刀,剪各种能吃饱穿暖的食品和棉花等,并将剪纸作品送给左邻右舍。在当时缺吃少穿的年代,人们看着这些吃的穿的剪纸作品,就感觉吃的穿的样样都有了。汪淑芳说生活困难时期的剪纸作品,剪出的是大家对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祖母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汪淑芳的母亲刘福芹也开始拿起这把剪刀学习剪纸。不过,母亲的剪纸内容和祖母有了一定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条件慢慢好了,人们都喜欢在屋里张贴伟人像,我母亲就拿起这把剪刀剪毛主席像、周总理像。还剪一些人拉架子车造田、修地那些场景。四里八乡的人们在嫁女娶媳时,都会带着红纸让母亲剪几幅寓意美好的窗花、鞋花。”汪淑芳说,每逢腊月,家里总是挤满大人小孩,母亲便会拿起剪刀,忙个不停,为大家剪出各种祝福的图案。
后来这把剪刀作为陪嫁物品,传到了汪淑芳的手中。汪淑芳带着这把剪刀进过校园,去过省城,她用这把剪刀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在继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同时,汪淑芳不断进行创新,她的作品《老虎团花》荣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中国剪纸艺术展”三等奖。作品《福在眼前》既有浓郁的乡土味道,又不乏时代气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017年,汪淑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受母亲的影响,汪淑芳的女儿王颖从小对剪纸情有独钟。《田间地头直播忙》是王颖去年参加陕西省非遗技艺展示——“妙剪生花”百人剪纸技艺大赛的作品。这幅作品,是母女俩用这把百年老剪刀共同创作出来的。
“2023年《田间地头直播忙》这幅作品时,正值处暑节气前后,五谷将熟、瓜果飘香。我将时代元素与传统纹样融合,剪出了这个时节农民在田间地头用直播带货等方式推介农产品的生动场景。能够剪出这幅作品,我觉得是我们家祖传的这把剪刀和我生活的时代给了我创作的灵感。”王颖说道。
王颖的女儿齐钰玺,今年23岁,是河北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每逢放假回家之际,齐钰玺也会拿起这把百年老剪刀,在传承外婆和母亲剪纸技艺的同时,她琢磨着如何把一些比较新潮的元素融入传统剪纸之中,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新生一代对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期盼。齐钰玺表示,要把传统文化剪纸和自己的特长结合起来,用一种更创新、更新潮的方式,让剪纸这门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一把剪刀,五代传承。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剪纸内容,但都风格自然,刚柔并济,既有浓郁的乡土味道,又不乏时代气息,剪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剪出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图 冯江慧 陈晓锋 吕效骞)
▌来源:洛南融媒
汉字故里 核桃之乡
避暑山城 康养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