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肛化痔汤
方药:黄芩10克,黄柏、全当归、甘草各8克,紫荆皮、赤芍、槐花各15克,地榆12克,生地18克。
功效:化痔、消肿、止血。
主治:痔疮初起或数年未愈者。痔已形成瘘管者不适于本方。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辣椒、五香粉、胡椒、咖喱、巧克力、酒等辛热之品,否则,引起痔疮重新发炎肿痛或出血,前功毁于一吃!
说明:“十男九痔”之说,虽嫌夸张,但也可知痔疮是成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历40余年治痔经验,自拟以内服“安肛化痔汤”为主,适当配合中药外洗、痔疮膏敷治和气功训练,对内外痔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一般服药3~6剂可使痔缩小或消失。
杷叶急支丸可治疗急性气管
杷叶急支丸具有止咳、降逆、清肺、化痰之功,其中以枇杷叶为君药,止咳降逆,清肺化痰;紫菀、冬花、半夏、百部、炙白前、川贝润肺化痰、下气止咳为臣药;炙麻黄、杏仁、沙参、知母发表祛邪、清气润肺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治疗方法:
药物:杷叶20g,炙麻黄4.5g,杏仁12g,炙甘草6g,炙白前9g,百部12g,姜半夏12g,沙参15g,知母7g,川贝9g,紫菀9g,款冬花9g。
制作方法:
(1)粉碎:全部晒干,粉碎用500~800目筛过滤后全部入药;
(2)炼蜜:用药和蜂蜜1:15在锅中水飞,温度116~118℃,含水量在10%~13%;
(3)调和:将一定比例的药面放入锅中央快速搅和均匀,铲出后揉和备用;
(4)制丸:制成每丸重9g的丸药(每料药重量为126.5g,用蜂蜜189.75g可制36丸)。
全方组合得当,效专力宏,寒热并用,切中本病病机,故能奏效。该方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益肾通淋汤
【组成】熟地15~25克,山萸肉、怀山药、肉苁蓉、鹿角霜各10~15克,黄芪20~30克,冬葵子10~30克,茯苓、石韦各15~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用】益肾健脾,淡渗通淋。
【方解】本证多因脾肾两虚,湿热毒邪内藏所致。故方用熟地、山萸肉滋肾阴;肉苁蓉、鹿角霜温肾阳;黄芪、茯苓益气健脾;茯苓配冬葵子、石韦淡渗通淋。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健脾,淡渗通淋之功。
【主治】劳淋迁延证。证见腰酸隐痛,时有小便频数,尿意不尽,少腹坠胀,时缓时急,遇劳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可用于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盂肾炎。
【加减】1、兼阳虚寒凝者,小腹坠胀,会阴部冷痛,加桔梗,炒小茴香以温化湿浊通淋;2、兼气滞血瘀,湿热不净者,小腹坠胀刺痛,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舌下络脉淡紫粗长,加乌药、海金砂、丹参理气化瘀,清热通淋;3、脾虚气陷者,倦怠少气,夜尿不尽,点滴而出,少腹坠胀,迫注肛门,加党参、白术、升麻补中益气,升阳通淋;4、湿热明显者,小便涩痛,淋漓不断,选加萹蓄、瞿麦、赤小豆、蒲公英、海金砂;5、尿菌培养细菌难消者,加土茯苓、败酱草、连翘、马齿苋、白茅根等。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
神效生肌散
神效生肌散是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下肢溃疡,褥疮的一首外用秘方。
秘方:乌贼骨30g、五倍子15g、血竭10g、生大黄30g、白芨15g。
上药共细末,将药粉直接撒在创口处,可有生肌收口之效。此外,对于外伤流血不止,掺此药粉也可达到立时止血之效。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能增加凝血作用。生大黄苦,寒。归经:胃、大肠、肝、脾经,外用祛瘀止血,临床研究证明:大黄有良好止血效果。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外用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现代药理作用提示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诸药配伍,共奏收敛止血,散瘀消肿,敛疮生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