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宁津推介会议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复盘2024中国体博会-《2024中国体博会展会报告》解读、2024中国体博会(印尼)-东盟展介绍、2025中国体博会展区规划介绍,以及中国体博会组委会-企业深度沟通交流。
在此次推介会2025中国体博会展区规划介绍的这一环节上,中国体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2025中国体博会展览策划、健身展区亮点、展馆情况,以及后续的选位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推介了《2025中国体博会参展企业营销机会》,还在现场解答了企业在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需求。
众所周知,新时期的宁津将被打造成为: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功能县城、高质量建设国际知名的高端体育装备智造基地、系统性谋划世界领先的健身器材创新中心、全方位塑优行业公认的健身器材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化举办全国唯一第一的特色赛事——以持续巩固放大健身器材“全球看宁津、全球来宁津、全球买宁津”的产业优势。
然而,要做到“全球看”、“全球来”、“全球买”,“宁津制造”客观上需要与之匹配的“出海”战略。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席卷下,“出海”成为了国内企业拓宽市场商机、寻求自我革新的新途径;同样,“出海”也成为了国内企业实现高效资源配置、加速技术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从国内市场上奋楫争先,到国际市场上勇立潮头,这不仅是每一家宁津体育用品企业当下希望完成破局、蝶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制造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证明。
2024中国体博会(印尼)-东盟展将于2024年11月27-30日在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期间举办,举办地点在印尼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Jakarta International Expo)C1馆。展会由中国体博会组委会、浙江米奥兰特商务会展有限公司、中体联(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会共开放规模标准展位100个,将延续历届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三大展区规划,细分场馆设施/营造及地坪、按摩及保健产品、球类/网羽运动及搏击、健身器材及用品、全民健身室外器材及少儿运动游乐、运动休闲、冰雪运动用品及设施、体育产业及体育服务、康复设备及服务、航空无线电运动等十大类展品,展览内容涵盖中国体育用品制造及服务业全产业链,面向国际、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体育用品前沿产业及服务。
另一方面,董明也向参会人员介绍了2025中国体博会周期招展工作自8月8日启动以来的进展,以及组委会下一阶段将推出的服务行业、服务展商、商贸对接、促进外贸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自2025中国体博会参展报名通道正式开通上线一个多月以来,展会的招展工作推进顺利,参展报名企业超1000家,报名面积突破6万㎡。其中,商用健身展区以“创新集成 跨界融合 场景进阶”为展区主题,下设“商用整机彰显品牌力量”、“传统制造厚积薄发”、“数字引领创新趋势”等三个分支主题,涵盖商用整机、健身器材配件、全民健身室外器材、专业运动器材、康复检测等品类。目前,商用健身展区已经有273家企业报名参展,已报名企业参展面积超过23000㎡。
在推介会上,董明还重点介绍了在2025中国体博会周期内,将得到持续完善和提升的观众邀约及服务体系。在BCG三端境内观众的打造上,于商业体系专业观众方面,贸易观众、国内外买家、行业从业者、潜在参展企业来源渠道更加清晰,B端观众的观展需求将更加明确;于非商业体系专业观众方面,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等G端专业观众观展踊跃,政企互通、协作交流,协同拓展“体育+”新局面;于大众体育运动爱好者方面,传统球类、新兴体育、户外运动、健身健美、路跑、骑行、青少年体育等大众运动爱好者到场参观、体验踊跃,中国体博会由此进入了面向C端体育消费市场的新局面。
在境外观众邀请方面,2024中国体博会的“海外买家盛景”将在2025展会期间得以重现:在组委会基于海外观众数据库的精准邀请和悉心构建的境外宣传体系招募下,全球来自亚洲、港澳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海外观众积极参与盛会;同时,中国体博会境外观众与展会各大展区和内容板块之间的黏性更加紧密——海外观众类型主要涵盖贸易公司、代理商/零售商/经销商、制造商、电商平台、俱乐部/训练中心为主,主要业务方向集中在商用/家用健身器材、运动地材塑胶/木质地板/人造草坪、公共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康复及按摩器材、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户外体育休闲、球拍等领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具综合影响力的体育产业综合型展会平台,中国体博会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长青”,既离不开各地政府,也离不开各大集群企业的通力配合与支持:一方面,中国体博会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政策内容、紧抓行业市场热点,不断学习、积累国际展会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以创新促提质,在发挥中国体博会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保持展会活力;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充分展现中国体博会的平台作用,真正落实好展会服务体系,组委会以“解决企业参展诉求”为第一要义,借助于线上、线下各类交流渠道,与参展企业互通有无——通过“走起来”、“动起来”,真正走进体育制造业集群、走进体育用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