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快问快答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文摘   2024-07-04 20:30   四川  


1.什么是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




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尊重、支持和保证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有组织的制度性、规范性活动。 
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主体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涵盖了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旨在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并设置相应的职权,来保证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实现;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与制度相配套的切实可行的运行程序,以充分反映和切实表达职工的真实意见与建议。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企事业单位科学管理或专业管理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而非直接地实施管理或代替专业管理。


2.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有何意义





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须承担的法定责任。以职工代表大会(简称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对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这种矛盾的积聚,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然释放出来,就会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确定了职工的政治地位、赋予了职工一定的政治权利。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可以通过民主管理的渠道向企业反映出来,从而使职工群众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得到协调,避免由于民主渠道不畅而带来的严重后果,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了职工作为国家主人翁和企业劳动主体的地位,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2)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主管理是企业领导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职工民主议事会等形式,畅通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协商沟通渠道,是职工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将职工参与、监督的机制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完善企业法人结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企业管理漏洞和不足,提高管理水平。
(3)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越来越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必须要求职工有序参与、依法维权。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和维护企业内部的公平正义。
(4)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企业民主管理可以发动职工决策,可以集思广益,不断补充完善决策内容,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失误,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甚至是直接增收创效。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还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呈现出良性的循环状态,使职工自发地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工作,使企业充满活力。
(5)有利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让职工参与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触及企业管理的敏感区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监督权利,形成强有力的纠错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者的廉洁从业。

来源:资阳主力军

甘孜工会
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模式,增强工会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好的服务职工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