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5个习惯的人,腹部最易长赘肉,趁早改正!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可能正悄悄地加速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为什么腹部更易发胖?怎样摆脱“大肚腩”?和安利君一起了解!
代谢机制:腹部脂肪细胞代谢效率低
腹部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相对较低,易造成胰岛素抵抗,影响糖的代谢。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时,身体会将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腹部作为内脏脂肪储存的主要区域,会优先积累多余的脂肪。
腹部组织:腹部肌肉抗拒脂肪能力较弱
腹部与其他部位最大的区别在于,腹部肌肉属于平滑肌,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储存脂肪时更为敏感,燃烧脂肪时反应较慢,一旦脂肪积累,很难被消耗掉。
压力过大:皮质醇增高导致肥胖
身体面临压力时,会释放皮质醇,是种“压力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产生,腹部皮质醇受体数量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多,更容易积累脂肪。
不良生活习惯:腰腹部更易囤积脂肪
高能量摄入加上较少运动,导致能量消耗低,身体会增加脂肪储存。腰腹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脂肪更易滞留,长此以往,形成过量脂肪。
睡前喝杯奶:易导致超重和肥胖
牛奶含有较高的脂肪,睡眠期间,人体新陈代谢会减慢,脂肪更易堆积在腹部。如每晚睡前喝350克牛奶,6个月内体重可能增加5.5公斤。
躺着玩手机:可能减缓新陈代谢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夜间睡眠,引起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缓新陈代谢;胰岛素分泌失调,影响葡萄糖代谢等,导致体脂增加。
喝咖啡:易提高饥饿激素水平
《临床睡眠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睡前6小时摄入咖啡因会影响夜间睡眠,增加体重。咖啡因会阻碍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睡眠不足时,体内饥饿素水平上升,机体更渴望摄入高糖食物,导致体重增加。研究发现,每晚睡7至9小时的人比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腹部肥胖的风险低28%至35%。
晚餐吃太晚:易造成脂肪堆积
晚餐应在睡前3小时或更早完成,如食物热量没得到充分消耗,会变成脂肪,堆积在腹部。有研究显示,进餐时间太晚会对血糖调节和脂肪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熬夜追剧:易摄入过多热量
研究表明,夜晚长时间观看电视与摄入更多的热量紧密相关,人们会倾向摄入更多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如薯片、辣条等。
减少油脂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优质脂肪,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能量,还促进健康的脂质代谢,抑制脂肪合成。
建议选择富含Omega-3的有机亚麻籽油、富含Omega-6的核桃油和富含Omega-9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用于餐食凉拌、低温烹煮以及热炒,满足人体对多种脂肪酸的需要,提供脂肪酸和营养平衡保障,增强身体代谢,帮助减重。成年人每日油品建议摄入量为25至30克,专属量勺轻松量取,避免过度用油。
增加蛋白质摄入:帮助减脂增肌
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燃烧更多卡路里,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日常饮食中可加入瘦肉、鱼类、豆类、鸡蛋和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推荐以大豆、小麦、豌豆等多种植物蛋白为原料、大豆分离蛋白PDCAAS=1、不含乳糖和胆固醇的植物蛋白粉,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与生长,减脂增肌。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控制体重
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让人产生较强饱腹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提出,我国成人(19至50岁)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25至30克/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每天10.9克,远不足推荐摄入量。
可选择含菊粉、抗性糊精、半乳甘露聚糖等成分的天然膳食纤维补充剂,同时补充膳食纤维和益生元,减少能量摄入,有助控制体重。
坚持规律运动,避免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指体重正常但内脏脂肪过多,体脂率超标,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方法是测量腰围: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则属于腹型肥胖。
有氧运动是减少内脏脂肪的有效方式,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和跳绳等。建议一般人群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脂肪燃烧。除常规有氧运动外,建议每周安排1至2次腰腹部训练,如平板支撑和臀桥,每个动作坚持约20秒,5个为一组,每天做3至4组,消除多余的腹部脂肪。
改变不良姿势,有助减小腰围
长时间斜倚在办公椅上或半躺在沙发上,看似“舒服”,实际上不仅会导致腹部脂肪逐渐积累,还可能造成肌肉和韧带的劳损。
工作和生活中挺腰收腹,有助于锻炼腹部肌肉,减小腰围;每工作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走路时应抬头挺胸,双眼平视,脚尖指向正前方,自然迈步;站立时,下巴稍微收回,腹部轻轻收紧,重心稍向前倾。
互动问答:
您有“大肚子”的困扰吗?
您平时如何控制饮食?
留言告诉评论区吧~
ID:MPT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