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院三项创新工作室成果获表彰

2024-12-13 18:58   天津  


近日,中国中铁工会印发了《关于表彰中国中铁第二届劳模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的决定》,李熙光工程数智化创新工作室成果《智能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平台》荣获一等奖;李力鹏创新工作室成果《城市轨道交通车网动态耦合牵引供电仿真软件研究》荣获二等奖;贺维国创新工作室成果《极端复杂环境高品质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三等奖。



《智能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信息、大数据、BIM等技术,建立了集智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备三维展示、运维检修在线管理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牵引供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该成果已在南昌局供电调度指挥及6C 数据中心新建项目、香港地铁荃湾线、观塘线等工程中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智能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可视化大数据智能运维的核心竞争力,社会效益显著。荣获中国中铁“卓越杯”BIM大赛成果赛银奖,天津市海河杯BIM应用设计二等奖。



《城市轨道交通车网动态耦合牵引供电仿真软件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仿真计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在实现车网动态耦合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搭建包括柔直供电系统、储能型再生装置等新一代先进技术和节能设备在内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对多种新型节能与智能化设备的准确模拟和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节能降碳、智能化等研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和分析平台。该成果已在北京、香港、上海、宁波、绍兴、青岛、徐州等多个城市共22条轨道交通工程中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成果经天津市评价中心及股份公司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荣获《适用于潮流仿真计算的储能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模拟方法》等发明专利7项。



《极端复杂环境高品质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聚焦极端软硬不均地层、极硬岩地质、极端埋深(超深埋或超浅埋)三大隧道常遇极端建设环境,创建了极端软硬不均地层掘进机精准控制技术,构建了极硬岩地质掘进机高效破岩刀盘系统,创新了水下隧道极端埋深掘进机稳定掘进技术,为我国极端环境隧道安全、经济、高效的修建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产品产业化,将全断面掘进机产品推向海外市场,提升了该领域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的国际竞争力。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在天津、青岛、厦门、汕头、长沙等30多个城市的大直径盾构机隧道建设中,并推广应用到以色列、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成果获天津市2023年度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学会第27届全国发明展金奖,取得境外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15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98篇。



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贯彻落实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扩大参与覆盖面、提高参与度,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在企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为建设专业特色显著的国际一流综合设计院贡献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地下空间研发中心电化院工会

审核|中铁六院工会工作部



中铁六院职工之声
中铁六院集团工会官方公众号,发布工会动态,反映职工心声,回应职工诉求,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发展,打造职工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