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秦岭的十年绿色重生路

汽车   2024-10-09 14:54   陕西  



秦岭

被誉为“中华父亲山”

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近年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秦岭经历了从生态破坏

到全面修复的转变

如今

秦岭陕西段超过99%的区域

被评为“优”或“优良”等级


西安市以山水工程为平台

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通过综合治理

秦岭不仅恢复了绿水青山

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走好绿色发展的双赢之路



一座山,“中华父亲山”。迤逦千里,和合南北,泽被天下。

山下有城,十三朝古都。走过千秋风雨,仍是西北重地,解答着新时代的发展命题。

山是秦岭,城是西安。一山一城,讲尽大半部华夏史,记录中华文明的成长,安居中华民族的心灵。

在这山这城,几千年来,人类与自然密切发生着互动。究竟如何共生共存、彼此滋养、走向共荣?人类不断思索着文明演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当中国步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思考愈发深沉,行动尤为坚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华父亲山”,曾让“儿女们”多么痛心:连片的违章建筑侵蚀了繁茂的森林,工地、矿山将原有的植被连根拔起,失去遮蔽的土壤裸露在狂风暴雨中,连同河流沿岸的砂石、岸边人们的生计,一起被卷进滔滔洪水。

2014年5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秦岭违建”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18年7月,秦岭北麓西安段1194栋违建别墅被整治。

202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 (2021-2035年)》(点击标题查看全文)发布,规划构建“三区四带”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秦岭作为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署开展重大保护修复工程。

2022年,陕西秦岭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秦岭山水工程)启动。工程投资50亿元,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安全屏障得以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2024年夏天的秦岭,草木葱葱、农田沃沃、河水淙淙、鸟鸣嘤嘤。秦岭陕西段超过99%的区域,被评为生态状况“优”“优良”等级。

秦岭鹿角梁。李 蒙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秦岭的绿色越厚重,西安的发展之路越宽阔。

让我们走进秦岭的十年,走进这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还给秦岭
秦岭最好的形容词是秦岭。

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雄踞中国地理版图中央,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带、气候分区带和生态屏障带。“中央水塔”“中华绿芯”“中华碳库”“中华祖脉”,都是专属秦岭的词语。

万千年来,人们已经向秦岭索取太多——

自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始,人类便在秦岭脚下生存繁衍。“远古时期秦岭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森林茂密,河流纵横,生态优越。蓝田猿人的背影说明,这里是古人类的理想居所。”陕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在其所著《秦岭简史》中这样描述。

在这片膏腴之地,黄帝陵、伏羲庙、后稷山,中华始祖留下足迹;周王建镐、凤鸣岐山,秦岭为人类孕育文化、历史、记忆,记录中华文明的奠基。

在这个天下机枢,大秦崛起、汉唐繁盛、魏晋慷慨,秦岭见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一代雄主李世民留下诗句:“重峦俯渭水,壁障插遥天。”

在这个人杰地灵之地,游子行吟,隐士幽居,草堂讲经,终南寻道,海纳百川,丝绸之路以此为起点,将东西方文明串联起来。

史料记载,从宋元到清初,秦岭仍遍布原始森林。卢坤《秦疆治略》描述,秦岭“向来皆是老林,树木杂丛、人迹罕至”。

“15世纪到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对人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对秦岭产生巨大影响。”党双忍认为,清朝中期,因玉米、番薯等美洲农作物的传入,耕地迅速扩展,秦岭地区开始围垦,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康乾时期,人口爆炸性增长。垦殖政策鼓励农民向山林要土地,秦岭难逃一劫,被严重“透支”。“冲寒砍棘树,夜烧连丛篁”“低山尽村庄,沟岔无余土”,昔日绿水青山,沦为濯濯童山。森林被蚕食,加速了物种灭绝,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发频繁的水灾。

陕西秦岭是大秦岭的心脏地带——

新中国成立初期,秦岭木材支援全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生态代价。1998年,陕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秦岭逐渐得到休养生息。

然而,秦岭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地矛盾仍然尖锐。特别是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水土灾害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问题突出。

秦岭治理,需要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在中国大地扎根生长。步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国之大者”秦岭,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殷殷嘱托,进入国家重大战略的谋篇布局。

把秦岭还给秦岭!

2014年5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秦岭北麓违建别墅”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痛定思痛、彻底反省、全面自查。2018年7月31日起,一场专项整治行动在西安市展开。整治共清查拆除违建别墅1194栋,依法收回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被占土地全面复绿。到2020年年底,秦岭北麓矿业权全部退出,小水电站有序拆除,企业居民有序搬迁。

秦岭是长江的重要水源地,孕育着汉江、嘉陵江等长江重要支流。2014年12月,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丹江口水库盛满一湖秦岭水,滋润京津冀豫。秦岭要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黄河南依秦岭,秦岭北麓150多个峪口的溪水,都汇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冲积出关中八百里秦川。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秦岭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34%的鸟类、29%的兽类、14%的种子植物、3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79种珍稀濒危植物,都栖居在秦岭。然而,自然保护地碎片化、岛屿化,局部地区被过度开发。

鄠邑区红豆杉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项目。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需要的已不仅仅是秦岭产出的生态资源,更是秦岭产出的生态环境。这应该是秦岭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党双忍认为。

据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双重”规划明确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是,全面加强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天然林及原生植被保护,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

“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际上赋予了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负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职责。”据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雁林介绍,2018年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以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理念从认知到实践持续深化。

2022年,秦岭山水工程启动。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闯介绍,工程面向秦岭西安段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空间特征,聚焦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两大功能,构建“一屏一带一山六水”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峪8大要素,部署流域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与地质环境治理、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智慧化体系建设六大工程,打通山上山下、左右岸、上下游,进行系统治理。

“一屏”,即南部秦岭山地生态屏障;“一带”,即秦岭山前冲洪积平原生态协调控制带;“一山”,即存在水土流失的骊山区域;“六水”,即灞河、浐河、沣河、潏河、涝河、黑河。

道法秦岭

秦岭有秦岭的章法。

“秦岭是一部厚重的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彭建兵说,保护修复秦岭,第一步是读懂秦岭。

翻开书页,管理者、科学家们共同从秦岭的每一道褶皱、每一个峪口、每一条河流中,寻找生态修复的最佳方案,用秦岭之道保护秦岭、修复秦岭。

秦岭之道,核心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维护秦岭生态空间格局的完整性,才能让秦岭生态系统走向稳定、趋向健康。这个理念,从方案文本走向山水之间,并不容易。

“前期可以说是天天‘吵架’。”据秦岭山水工程实施方案审查论证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占斌介绍,不同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不同专业背景之间,在一次次交锋中,逐渐深化了对“系统治理”的认知,最终划分出跨行政区,尊重生态系统连续性、完整性的修复单元。

“我们不停地琢磨,山水工程与以往单一要素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西安市山水办技术负责人说。

观察秦岭山水工程,每一个项目都诠释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常常是集河道岸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林地提升改造和土地综合整治等为一身的全能型“选手”。

比如,在林地耕地交错地带,在对耕地实行坡改梯改造的同时,对林地进行补种;在每一个河道整治项目旁边,几乎都布置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整理耕地,在源头防止面源污染。

在生态地质学家眼中,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更加具象。

“生态环境的根是地质,生态地质环境是生态保护的基础。”彭建兵认为,秦岭生态问题的由来,一方面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复杂的地质成因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林体是‘毛’,土体是‘皮’,岩体是‘肉’,山体是‘骨’。水体是‘血’,或滋养或毁损着其他四体。”依托秦岭,彭建兵提出了“林体-土体-岩体-山体-水体”共存共损共荣的五体互馈理论。

在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骊山浅丘地区,这个理论正在指导实践。

在临潼区代王街道,沿着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血河”的红色河流,记者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安全评价室主任董英的团队,一起攀上山坡。

红黏土容易风化,留不住土和水。单从水土保持专业看,几乎是不治之症。众多裹挟了红色泥沙的细流,汇聚成灞河,最终注入了黄河,影响着黄河的安澜。

村民邢毕峰说,20世纪60、70年代,村口有个水库,深度有十几米,人可以划船。现在,水库已被泥沙填平,消失不见。

“抛弃地质,就抛弃了根。不把地质搞清楚,生态修复就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董英介绍,土壤质量调查显示,红黏土中富含多种元素,当地年均降雨量600多毫米。

“只要想办法留下土,就不愁生长出植物。”据骊山红粘土水土流失治理勘查设计项目负责人张方介绍,治理方案是:

裸坡上,铺设生态毯,既改善土壤环境,又能引导植物种子着床。河沟处,修建谷坊,这是一种低坝,能固定沟床、拦蓄泥沙,减轻下游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河道边,砌格宾石笼,保护河岸,预防水土流失。

骊山红粘土分布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眼前,一片片曾经裸露的山坡,已初见绿意,紫刺槐、侧柏等当地特有的优势植物正在攒劲生长。

秦岭之道,精髓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处理好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有关负责人说,山水工程名为“工程”,但要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以自然恢复为主,避免人工过度干预的“工程化思维”。

为此,山水工程严格执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将忽视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自身恢复能力、工程措施人工干预过多的项目,排除在中央财政资金安排之外。

“就像美女总是轻施粉黛,不必浓妆艳抹。”西安市山水办技术负责人说。倡导近自然修复理念,给秦岭留下休养生息、自我修复的时间和空间,是工程设计者们的一个执念。

“有的地方申报的项目驴唇不对马嘴,有的地方则畏手畏脚不敢报项目。”西安市严把项目审查关,杜绝了一些生态问题诊断不清、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破坏,明显意在套取资金的工程项目。

打开秦岭山水工程项目布局图,记者发现,在“一屏”区域,并没有安排工程项目——在这个秦岭最具保护价值和保护必要性的核心区域,修复的主导权属于大自然。

“这是秦岭野生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黄河一级支流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据西安市山水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域以保护植物自然繁殖生长为主要手段,辅以人工封禁管理措施。

有种“相逢”叫不打扰。

在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羚牛、黄羊家族竞相“出镜”。工程设计人员深入秦岭腹地实地察看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研究原生物种习性,在不打扰野生动物生活的前提下,修复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扩大活动“地盘”,搭建基因往来的“鹊桥”。

有片“新绿”来自深山。

密林深处传来马蹄骡铃声。在终南山国家地质公园,海拔高、山势险峻,羊肠小径,汽车无法通行。西安旅游集团施工人员牵着骡马,一次次往返山上山下,运送设备和树种,让百万株苗木安了家。

“怀揣对自然的敬畏,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国企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西旅终南山公司总经理赵辉说。

有的变化貌似“没变化”。

“绿色的、好看的,不一定是生态的、经济的。”在“六水”区域,工程充分考虑不同河段的生态问题,尽量采取本土化、减少自然扰动、减轻人类工程痕迹的治理措施。

在蓝田县清峪河,短短一段河道中,呈现多种治理办法:上游,增设固床浅坝,降低水流下切的力度。中游,设置浆砌石坝,溢流拦沙。下游,从河里取石制成宾格石笼,防止岸坡坡脚崩塌。

大美蓝田。


相比“三面光”的浆砌石,宾格石笼不仅降低造价,其多孔隙构造还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河道两岸,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河坝,既提高了防洪等级,又明晰了河道与两侧土地的边界。

“烧脑”不停。“扭王字块,可随水流大小扭曲变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浪性。”技术团队抢抓汛期的时间窗口,尝试将这种常用于海岸带防护的技术用于保护河岸。

秦岭之道,底色是按科学办事——

近年来,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存在短板弱项,亟待建立从问题诊断、治理技术,到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的一整套科学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

“科学”,正是秦岭山水工程整个生态修复链条的关键词。

第一步是“病症”诊断。借鉴地质灾害防治经验,分析近40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同时进行野外踏勘,用“飞毛腿”加“人腿”,摸清了秦岭北麓的生态本底。

再明确“治疗”手段。“有的‘用药’、有的‘手术’,防止‘填鸭式’修复、过度修复。”西安市山水办技术负责人说。

比如:利用 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遥感识别技术,基于含水率动态变化,识别病死木区域,为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金丝猴进行“猴脸识别”,精准观测统计珍稀动物种群数量。

截至目前,秦岭北麓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88万公顷,修复河道542公里,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近三年平均植被固碳量达620万吨,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

山水工程的绩效,需要具体指标来约束管理、科学评判。西安市全面梳理217个生态保护修复行业规范,筛选出48项主要指标,初步建立具有秦岭特色的山水工程指标体系。

“单纯数量指标,不能体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据王闯介绍,秦岭山水工程在设置水土流失治理、林地提质改造等9大数量指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布置了4个效益指标,全面增强秦岭北麓生态系统的韧性。

经略秦岭

秦岭要换个方式造福人民。

还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从保护秦岭到经略秦岭,西安市以山水工程为平台,解答着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课题。

秦岭山水工程向上承接国家双重规划、黄河重大战略,向下与所在区域村庄规划充分衔接,既确保生态修复成效长期存续,同时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长安区,王莽街道,刘秀村——

一个个让人不由联想起历史故事的地名,昭示着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王侯将相事,早成过眼烟云。千年来,真正与当地村民相生相伴的,是抬望眼处绵延的秦岭终南山,是脚下古老的一方水稻田。

据长安区秦保局局长马耀东介绍,长安区是西安市建成区与秦岭北麓之间的生态缓冲带。区内既有低山、台塬、河谷、平原,也有湿地、林地、耕地、草地,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粮食主产区。

城镇的快速扩张,让王莽及周边街道生态环境一度告急。湿地水枯了,与河道通道断了,人工林生态功能岌岌可危,耕地破碎又缺少基础设施配套,千年古稻田沦为撂荒地。

针对这些问题,秦岭山水工程在此打造空间连通、功能互补、相互依存的网络状结构,重建“长安绿幔、秦岭眉心”。

长安区山前中部受损区湿地修复、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土地整治项目。


“这几年,雨多了,动物多了,禽类多了,证明生态更好了。熊、金钱豹、羚牛常出没。全世界只有2000多只的黑鹳,去年就有30多只来长安过冬。”在马耀东身后,几只白鹭正掠过稻田。

“我们要守住关中这片古稻田,在秦岭生态农业圈生产最健康的食品,打造最长安的乡村振兴范本。”古秦渡酒业有限公司流转承包了刘秀村500亩水稻田,种植传统水稻品种“桂花球”,酿造有6000多年悠久历史的长安黄酒。

“厂子里的几十号人,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公司董事长王坤介绍,工厂既传承非遗传统技艺,又带动村民富裕,工人们月收入3000多元。

长安区是“西安人的后花园”。面对好山好水,背靠千万人口大都市,不愁没钱赚。王莽街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文旅等,让古村焕发新颜。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秦岭珠联鱼水情,企地相得一家亲”“心系秦岭山水,尽显央企担当”。不久前,丰收的太乙宫街道村民给长安区山水项目管理中心送来了锦旗。山水工程为村民整治了撂荒耕地,配套了生产路。

“能不能修复周边生态,给林地流转创造好条件?”长安区秦岭保护区林地面积大,建设控制地带的20多万亩林地一直没有流转,老百姓只能望林兴叹。山水工程倾听当地群众心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蓝田县,峪口村,荞麦岭——

乘坐游览车,盘山而上。遥望秦岭巍峨、骊山苍翠,俯瞰灞河绵长、穿流村镇。每年春秋两季,万亩荞麦花开如海,一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画卷。

秦岭风光。刘兴让 摄


转过岭去,就是蓝田猿人遗址。稍远处的辋川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隐居地;华胥镇娲氏村,传说女娲曾居住过。古老的农作物荞麦,正在改变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民生计。

“你看,排水沟里没有泥!”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专家王俊明的眼睛,并没有只盯着美景,“水土流失治理得不好,一场雨后就是半沟泥”。

八水绕长安。据蓝田县秦岭保护局局长沈养生介绍,这里位于秦岭山前冲积扇地区,流峪河、清峪河在此交汇注入灞河,是西安第一道水质净化屏障。秦岭山水工程将这里作为山前控制带水环境综合治理整治修复区域。

据蓝田县秦岭保护局副局长穆向立介绍,工程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进行沟底建谷坊、沟坡营造水土保持林、坡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立体化综合治理,实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土、土养田、田富农、农兴林”。

土地综合整治前后对比。


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荞麦的传统,但苦于耕地肥力差、排灌设施不足。工程在生态与产业之间找到平衡,制定出符合荞麦种植规律、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求、群众心声的治理方案。

荞麦岭一扫往日的灰头土脸。当地聚焦荞麦文化 IP,打造荞麦文化休闲度假区。2023年,蓝田荞麦岭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45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富裕。

荞麦岭下,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民宿,链接着城市与乡村、历史与未来。

秋日暖阳,花开荞麦岭。


“在家乡,可安居创业,可落叶归根。”民宿“山水瑜舍”古香古色,山泉从院子经过,苔藓从青石板缝里钻出,到处悬挂着唐诗名句吊牌。老板是蓝田人,早年离乡闯荡。

本地青年返乡创业,已是蓝田近年的常态。在沈养生看来,山水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能够变成金山银山,产生了明显的“引力”。

“返乡”的,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朱鹮曾广泛分布于陕西省全境,但20世纪60年代后难觅其踪。随着大面积连片水田的恢复,蓝田再次成为朱鹮理想的栖息繁衍地。

2023年9月,23只朱鹮在蓝田野化放飞。从秦岭以南到秦岭以北,朱鹮栖息地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

朱鹮放飞。


青山与人,相互呵护,相互滋养——

如今的西安,大雁塔与秦岭同框的绝美画面,古人诗中“云横秦岭”的壮美景象,时常可见。

话终南、秦岭山水、秦岭家园.....在西安,不少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者的微信名字都与秦岭有关。守护秦岭,对他们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缘、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说,西安市将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卫士,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厚植生态底蕴,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亿年前,地球的一场造山运动造就了巍峨雄伟的秦岭。与秦岭漫长的生命史相比,人类的十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

但正是这十年,秦岭见证了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定步伐。

峪口村的荞麦花在今秋如约盛放,人与秦岭的故事将不断写出新篇。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来 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10月9日第1版


end




统一行使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统一行使

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陕西自然资源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