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多肽开发中的见解:一个多学科视角的观察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综 述
● 原文链接DOI: https://doi.org/10.1002/imo2.41
● 2024年11月5日,香港中文大学陈思哲和苏奇在iMeta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 multidisciplinary observation”的文章。
● 本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基于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模型的抗菌肽开发案例与讨论,强调了抗菌肽中“生命自会寻得出路”的进化哲学;尤其是不同生境来源的宿主所编码的抗菌肽对其共存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表现出特异性与偏好性,但这一现象此前并未被深入理解;与单纯强调设计先进预测算法的思路相比,基于多组学数据“洞察”自然进化来源的抗菌肽背后的生物学与生态学见解,并将其用于下一代抗菌肽开发,将会是一种有希望的策略。本工作有助于为开发和设计满足临床需要的抗菌肽提供新见解。
● 第一作者:陈思哲
● 通讯作者:苏奇(qisu@cuhk.edu.hk)
● 主要单位: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MagIC),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医学及治疗学系
● 揭示抗菌肽是一种高度进化且高效的“武器”,是由环境微生物普遍选择的压力塑造的;
● 将多组学信息整合到基于计算的方法中是开发新型AMP候选药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
● 洞察自然进化而来的抗菌肽背后的机制, 代表了一种可以克服抗菌肽生物安全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自然界,宿主所编码的抗菌肽(AMPs)基因通过不断进化以抵御特定生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体现了“生命自会寻得出路”的哲学。对不同生境来源的病原体,抗菌肽的抑菌谱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与偏好性。因此,深入探索抗菌肽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作用,不仅可以有助于阐明其如何在靶向病原体的同时维持对宿主细胞的低毒性;更重要的是,这将为计算生物学技术发现和设计满足临床需要的抗菌肽提供新的范式思路。通过将生物数据与计算生物学建模相结合,开发针对病原微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抗菌肽将成为可能;这将对解决“多重耐药微生物危机”带来新的希望。
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SScYwE3U/
Youtube:https://youtu.be/azR8R4mVse4
中文翻译、PPT、中/英文视频解读等扩展资料下载
请访问期刊官网: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引 言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伊恩·马尔科姆的那句台词“生命自有出路”,概括了一个关于生物生命弹性的基本主题。这种韧性在抗菌肽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抗菌肽是几乎所有多细胞生物的进化礼物,用于对抗天敌,同时表现出对自身宿主的生物相容性。一般来说,抗菌肽是阳离子和两性大分子,通过类似洗涤剂的方式撕裂微生物膜,而不针对特定的生物靶点。与26亿年前的原核起源事件类似,抗菌肽基因呈现出比5 ' -UTR和3 ' -UTR区域更快的连续突变率,反映了宿主对环境中特定病原体的适应性。例如,两栖类动物编码的抗菌肽显示出地理特异性的概况,自冈瓦纳超大陆分裂事件以来不断发生突变。蜜蜂肠道共生体产生的抗菌肽对对抗深黑美耳球菌至关重要,但对蜜蜂无细胞毒性。在智人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具有数百万年进化史的称为防御素的古老宿主免疫防御肽的有力支持。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抗菌肽的进化意义被忽视了,特别是在它们完美的宿主生物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的背景下。
在过去十年中,抗菌肽的半理性设计或发现受益于计算策略,特别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具有合理的整体准确性和精密度。这些先进的技术依赖于从实验中收集的大量相关数据。虽然计算策略可以预测或设计具有良好的最小抑制浓度值或溶血指标的肽,但这些肽与自然进化的肽并不完全相同。人工设计肽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它们可能引起不适当的免疫反应或表现出低生物相容性。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合成肽的生物相容性往往超过当前计算技术的预测能力。相比之下,来源于天然生物体的抗菌肽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对其特性进行了微调,以尽量减少脱靶细胞毒性和不适当的免疫激活,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对特定病原体的抗菌功效。这一进化过程使天然抗菌肽具有精细的选择性,而合成抗菌肽通常缺乏这种选择性。随着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将自然选择的见解与计算策略相结合对于开发有效和安全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毫无疑问,抗菌肽是“生命自寻出路”的例证,因为它们代表了生物体卓越的适应性和弹性。
结 果
抗菌肽—具有进化高效性的天然防御武器
抗菌肽确实代表了进化生物学和潜在治疗应用的一个迷人的交叉点,积极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各种生态系统内的稳态。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抗菌药物被认为是广谱或非歧视性抗菌药物。这一观点在过去十年中受到了挑战。事实上,抗菌肽不仅仅是具有抗菌特性的大分子;相反,它们是经过进化微调的复杂成分,对病原体施加选择性压力。
一种值得注意的抗菌肽是防御素,它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从植物、昆虫、无脊椎动物和真菌中分离出的防御素之间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进化起源,据信至少可以追溯到1.14亿年前。在现代智人中,防御素是有效的抗菌肽,具有良好的宿主生物相容性,具有微妙的免疫介导活性和有限的脱靶细胞毒性。令人惊讶的是,由不同的无尾动物编码的抗菌肽已被证明在其序列模式中显示出地理驱动的概况。分子系统图谱显示,分布在南美、澳大利亚、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两栖类动物的抗菌肽基因具有共同的祖先起源,并在后代中通过基因复制和突变而多样化。然而,抗菌肽基因的这种多样化与后代的特定地理位置惊人地相关,这表明与某些环境微生物的压力有潜在的联系。虽然曾经被认为是多余的,但抗菌肽编码基因的多样化被认为是专门为对抗特定的环境病原体而“设计”的。与特定微生物共生的果蝇物种联合携带某些类型的抗菌肽多态性,表现出不同的靶向敏感性。其中,已知双萜素A和双萜素B分别对致病性普罗维登氏菌和醋酸杆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携带醋酸杆菌的果蝇一直依赖于双萜霉素B基因,而那些缺乏醋酸杆菌微生物的果蝇则表现出双萜霉素B基因的消耗。在一个既缺乏致病性普罗维登菌又缺乏醋酸杆菌的生态环境中,果蝇甚至失去了双萜素A和双萜素B基因。同样,编码一类名为钙保护蛋白(Gly/Glu)的抗菌肽基因多态性也使猫对真菌感染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最近从人类鼻腔共生表皮葡萄球菌中分离出一种名为epifadin的新型AMP;由于epifadin存在的半衰期短,限制了其对人体宿主的附带损伤。从蜜蜂Apis mellifera的毒液中分泌的抗菌肽 Melittin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致命的细胞毒性,使人体产生痛觉,而对蜜蜂A. mellifera的威胁却没有揭示出来。虽然一些科学家认为蜂毒蛋白中的阴离子残基可以中和c端阳离子蜂毒蛋白,但蜂毒蛋白与蜜蜂生物相容性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解释。此外,最近的一项研究从全球分布的52,515个组装的宏基因组中发现,与其他栖息地相比,人类环境(如肠道)中抗菌肽耐药基因的数量要高得多。结果表明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宿主抗菌肽基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适应关系。
总之,抗菌肽例证了“生命自有出路”的原则,展示了进化过程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抗菌肽基因和特定微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故事。抗菌肽是高度可变的大分子,特别是在序列和分布上;然而,它们是保守而高效的武器,是由微生物普遍选择的压力定制的。它们的进化意义不仅强调了它们作为自然防御机制的作用,而且为治疗剂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利用抗菌肽固有的智慧,以及计算方法的进步,可以促进为临床应用量身定制的新型肽的发现和优化。通过探索抗菌肽丰富的进化途径及见解,科学家们可能会通过自然衍生的解决方案开辟对抗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新途径。
图1. 抗菌肽开发与生物组学相结合的数据方法概述
利用不同的组学数据集,可以对生物体相互作用和微生物耐药机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促进鉴定具有增强功效的新型抗菌药物。通过整合进化生物学观点的隐藏信息,该框架潜在地利用了自然选择过程,这些过程塑造了不同生物中抗菌肽的多样性,指导了具有优化特性的肽的设计。将计算算法与进化生物学观点相结合的整体方法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识别和设计抗菌肽的方式,从而产生更可靠和安全的治疗候选药物。
整合生物组学的抗菌肽计算策略
先进计算技术的出现,如监督深度学习或生成模型,已经彻底改变了抗菌肽的发现和设计。然而,“生命找到一条路”的概念目前并没有被计算科学家优先考虑,因为更多的努力致力于为抗菌肽设计开发高级监督或生成算法。只有很少的努力集中在挖掘蛋白质组和宏基因组上。与之前的方法相比,这篇评论强调了开发新型抗菌肽的“自然自身进化解决方案”的各个方面。
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研究是提出用于生成抗菌肽序列的HydrAMP。HydrAMP包含无约束和模拟生成两种模式。HydrAMP的根本突破在于准确识别抗菌肽类似物以及区分抗菌肽和非抗菌肽序列。然而,它是为类似物生成而设计的,其生成无约束肽的性能仅通过物理化学特征的统计分析来评估,这对于设计与已知抗菌肽不同的新型抗菌肽有风险。此外,本工作中的分子动力学过程应谨慎使用,因为力场选择和模拟尺度可能导致预测偏差。随后对生成模型的研究也揭示了类似的问题。2023年的另一项工作开发了一个从粗到细的管道,涵盖了数十亿个长度为6-9个氨基酸的肽,用于发现有效的抗菌肽。虽然涵盖了所有可能性,但似乎是大海捞针,计算消耗不合理,成功率低。这种策略不适用于具有较长和高吞吐量任务的抗菌肽。总而言之,所有这些研究都过于关注改进算法,而没有考虑“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使用生物信息性数据无疑增加了具有选择性特异性的可药物抗菌肽的命中率。此外,结合生物数据,简单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地击中目标,副作用有限。使用简单的随机森林分类器,从人类微生物组数据中识别出加密的抗菌肽,命中对肠道共生体具有低脱靶活性的多个AMP候选物;在小鼠皮肤脓肿和大腿感染模型中,该工作识别的抗菌肽普雷沃特林-2在体内表现出与多粘菌素B相似的抗菌效果。此外,随机森林模型对古代尼安德特人古蛋白质组中的古代抗菌肽进行了“去灭绝”,其中有代表性的抗菌肽在体内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抑制作用。2024年的一项后续研究构建了“AMP- sphere”,代表来自全球宏基因组的栖息地特定抗菌肽资源;使用简单的机器学习从“AMP-Sphere”中发现了大约100万种新的抗菌肽,其中领先的肽在体内显示出抗感染作用。这些研究指出,准确识别编码抗菌肽或来自较大蛋白质的抗菌片段的小开放阅读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步骤。上述成功的研究案例引入了生物组学数据但并没有使用复杂算法,而只是使用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并找到了有效的抗菌肽,这表明除了复杂先进的算法之外,引入生物组学信息的重要性。
总之,尽管多种生物组学不可否认地加速了抗菌肽的发展,但驱动这些序列形成的潜在进化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平衡的方法,将先进算法的优势与从生物进化中得出的见解结合起来,而不是过度依赖复杂的计算技术。从这些生物组学中获得的启示将增强我们对宿主抗菌肽如何区分病原物种和宿主细胞的理解,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活性。
结 论
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继续对公众健康构成危险威胁,对创新解决办法的需求日益迫切。抗菌肽代表了开发抗菌药物的一种有吸引力的大分子,并且通过数据授权的计算方法加速了它们的鉴定。然而,不适当的免疫反应或低生物相容性的风险问题似乎是当前计算技术面临的挑战。或者,整合生物组学数据(例如,元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其他组学数据)无疑提高了击中具有低细胞毒性、低溶血率或不适当免疫推断的可药物候选物的成功率。利用这些生物组学中的进化见解,“生命自有出路”的概念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策略。这种整体方法结合了先进的算法和进化生物学,产生了更可靠和安全的治疗方案(图1)。通过抗菌肽寻求安全有效的抗菌疗法是一项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跨计算和生物学学科的合作。总而言之,正如伊恩·马尔科姆在《侏罗纪公园》中所说,“生命不会被限制。生活变得更加自由。它会扩张到新的领域,痛苦地、甚至是危险地冲破障碍,但就是这样。”
引文格式:
Sizhe Chen, Qi Su. 2024. Insights in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 multidisciplinary observation. iMetaOmics e39. https://doi.org/10.1002/imo2.41
陈思哲(第一作者)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新型抗菌肽药物开发及粪菌移植基因水平转移,以第一作者在Microbiom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
苏奇(通讯作者)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系研究助理教授,iMeta 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执行编辑。
●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组胃肠道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在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icrobiology、 Cell Host & Microbe、Lancet Microbe、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Gut、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曾荣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设备认证、国际发明协会最佳发明奖、硅谷发明节金奖、日内瓦发明展特别金奖、DDW杰出论文奖、KDDW青年研究员奖等,参与主持主持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香港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研究骨干。
iMetaOmics
更多资讯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定位IF>10)欢迎投稿!(2024.2.27)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编委招募 (定位IF>10) (2024.3.2)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电子版和印刷版ISSN申请获批(2024.4.1)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投稿系统正式上线(2024.4.17)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主编正式官宣(2024.4.22)
●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正式上线!(2024.4.28)
● iMetaOmics | 浙江大学宗鑫组揭示两猪种宿主-肠道菌群互作差异
● iMetaOmics | 罗鹏/袁硕峰/苗凯/程全发表STAGER: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靠性的标准化测试和评估推荐
● iMetaOmics | 徐州医科大杨欢组揭秘沙门氏菌-宿主-微生物群在免疫与代谢中的相互作
● iMetaOmics | 中科院动物所金坚石组综述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的“前世今生”
● iMetaOmics | 浙大张天真组完成二倍体棉种泛基因组构建
● iMetaOmics | 张勇/李福平-先进糖蛋白组学在男性生殖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 iMetaOmics | 暨南大学潘永勤/杨华组-炎症蛋白联合检测利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 iMetaOmics | 张开春组利用多组学方法揭示甜樱桃加倍后果色变化的候选基因
● iMetaOmics | 杜娟/林婷婷-慢性泪囊炎患者眼部菌群类型和纵向菌群变化
● iMetaOmics | 陈汉清/陈俊综述有关肝细胞癌治疗的新兴纳米医学策略
● iMetaOmics | 基因组所刘永鑫/卢洪评述微生物在提高杂种优势中的作用
● iMetaOmics | 上科大刘雪松组开发基于通路的肿瘤细胞鉴别工具TCfinder
● iMetaOmics | 中山大学刘鹏/邹宇田-整合人工智能实现HER2阳性乳腺癌精准管理
● iMetaOmics | 安徽农大李晓玉组-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内生菌群的影响
● iMetaOmics | 徐涛/黄蓉/苏国海-急性冠脉综合征纵向多组学队列建设
● iMetaOmics | 通过整合宏组学促进人类与环境健康发展
● iMetaOmics | 苏州大学林俊组-揭示活性微生物及益生元/益生菌与关节炎联系
● iMetaOmics | 中国药科大学徐文波开发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软件
● iMetaOmics | 清华刘晓组和复旦王久存组揭示特定细菌在皮肤老化中的作用
●iMetaOmics | 中南大学夏晓波团队揭示青光眼和SLE发病机制新关联
●iMetaOmics | 庐山植物园刘芬组揭示了自噬在植物-根微生物互作机制中的调控作用
●iMetaOmics | 杨瑞馥/袁静综述微生物组与“同一健康”的联系
●iMetaOmics | 同济/上海交大-开发支持群体分组分析的宏基因组测序综合分析软件
●iMetaOmics | 陈绍鸣-关于靶向NF-κB的潜伏逆转剂及其在HIV潜伏期的表观遗传和突变影响的评论
● iMetaOmics | 甘肃农大刘自刚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的基因组组装和基因组特征解析
● iMetaOmics | 南京农大朱伟云组-外周血清素在结肠稳态中的作用
● iMetaOmics | 魏来/贾慧珏/何明光-多组学助力揭示塑造转录组的基因型-微生物组相互作用
● iMetaOmics | 徐州医科大学朱作斌组-微生物对寿命的调节:机制和治疗策略
● iMetaOmics | 白立景/邢凯组-解析脊椎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iMetaOmics | 刘永鑫/陈同-用于食物微生物组成和时间序列研究的微生物组数据库FoodMicroDB
● iMetaOmics | 重庆大学王贵学组-肠道微生物细胞外囊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新作用及其治疗策略
(▼ 点击跳转)
高引文章 ▸▸▸▸
iMeta | 引用15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高引文章 ▸▸▸▸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高引文章▸▸▸▸
iMeta | 高颜值绘图网站imageGP+视频教程合集
1卷1期
1卷2期
1卷3期
1卷4期
2卷1期
2卷2期
2卷3期
2卷4期
3卷1期
2卷2期封底
2卷4期封底
3卷2期
3卷3期
3卷3期封底
3卷4期
3卷4期封底
3卷5期封面
3卷5期封底
1卷1期
“iMeta” 是由威立、宏科学和本领域数千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所有领域高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和综述,重点关注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大数据和多组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目标是发表前10%(IF > 20)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中英双语图文、双语视频、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6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相继被Google Scholar、PubMed、SCIE、ESI、DOAJ、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3.8,位列全球SCI期刊前千分之五(107/21848),微生物学科2/161,仅低于Nature Reviews,学科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中国大陆11/514!
“iMetaOmics” 是“iMeta” 子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担任,是定位IF>10的高水平综合期刊,欢迎投稿!
iMeta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
姊妹刊iMetaOmics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出版社iMeta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69514
iMeta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T2
iMetaOmics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O2
邮箱:
office@imeta.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