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本土的中文“云课堂” | 为北欧华裔儿童量身定制!

文摘   2025-01-16 22:51   瑞典  

这是2016年9月,瑞典行知学堂索伦蒂纳(Sollentuna)校区开学时,首批学生和老师家长的大合影。

八年多过去了,每周六,来索伦蒂纳校区上中文实体课的孩子依然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另有一批孩子,年龄跨越四至十八岁,从斯德哥尔摩,到马尔默,哥德堡,还有北极圈内的基律纳,广泛分布在瑞典、挪威等三十多个地区,通过行知“云课堂”,在线学习中文。


有的孩子周末没空,就选择在周中上一对一或一对二三的迷你网课。更多的孩子选择在周六周日开设的大班网课。

从学生人数计,行知“云课堂”,已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的本土线上中文教育平台。


行知的网课,不是老师对着屏幕带着孩子读课文。

这是行知自行研发的、面向四岁以上启蒙阶段孩子的教材和练习册。


在网课和实体课堂上,这部教材的内容呈现,是立体的,可互动的。


你能想象的在线中文网课所有生动元素,在行知“云课堂”都可找到。

“我觉得行知的老师更懂我。因为我和她讲发生在瑞典学校的事情和我的想法时,她都明白。我们可以很放松地讨论这些事儿。而国内的网课老师只会觉得好奇”。

一位对比了行知“云课堂”和某在线教育平台的同学如是说。

“最近孩子学习状态不太好,有抵触情绪。昨天晚上我和安老师通了四十多分钟电话,安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这样的家校沟通,是行知人的日常。

作为植根于瑞典本土的华文教育平台,我们更加熟悉海外华人家庭状况,更为理解海外华裔儿童心理,更能体察孩子成长的特殊环境。

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能用孩子们熟悉亲切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授业解惑,让孩子们在宽松愉快氛围中收获启迪与进步。

我们与学生家庭沟通无时差,无落差,无障碍。共学共情,亦师亦友。

想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母语教育
请发邮件至

xingzhiskolan@gmail.com
或者微信联系安老师
随时报名,按需选课
免费试课,满意交费



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华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行知优势在哪里?
“海外华裔儿童学中文,最好由同在海外的本土老师教”。

这个重要观点,不是行知人的自嗨,而是华文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共识。也正基于此,海外华文教育师资的本土化、专业化呼声越来越高。

而这,恰恰是行知的第一优势。


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学校就职门槛普遍偏低。“刚到国外没有工作,先到华文学校兼个职。”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华校师资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强,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建校伊始,瑞典行知就把立足本土、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第一要务,深入研究、积极实践面向华裔儿童教中文的理念理论、方式方法。

追求高水平,就不能走寻常路。行知率先提出“海外华文教师专职化”主张,并以此为目标,矢志不渝,不断进步。

行知现有十多名教师,全职、专职教师比例已近三成。七成教师在行知执教四年以上,也已形成稳定的骨干力量。

全部教师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博士约占一半。

这就是行知的能力和底气。


秉持行知特有的“知行合一、授之以渔理念,我们不仅教孩子掌握有效学习方法,而且给家长提供实用有效的辅导策略。

“行知老师不仅教我孩子学中文,还指导我如何陪孩子做作业”。行知的家长们如是说。


近些年来,各类线上教育产品层出不穷,良莠不齐,花样叠出,眼花缭乱。

不客气地讲,一些教育机构花在市场营销和产品包装上的功夫,要比产品本身多得多。

好的教育产品,应是教育人的,不是忽悠人的。

“海外华裔儿童学中文,不同于外国人学汉语,也不同于国内孩子学语文,必须遵循其自身特点和规律”。

瑞典行知集中力量,立足于现有成熟的基础资料,自主研发、不断升级线上教学资源库,摸索出一套成熟有效的线上教学法,对本地华裔学生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

“认识多少字,就能读懂相应程度的文章”。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自行研发《行知中文》启蒙教材。六七岁以上儿童,使用成熟的《华文》系列教材,以及经过遴选的国内《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辅之以自研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全部电子化,互动式,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音视频配套,极大提升中文学习趣味性和有效性。

没有孩子不爱玩儿的。孩子们熟悉的Kahoot游戏经常出现在行知课堂上,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点,实现寓教于乐。


调皮的娃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内涵一下老师......


一些中文教育平台在教学中,过度依赖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虽然很吸睛,却往往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孩子看了个热闹,学了个寂寞。

行知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牢牢聚焦教学重点,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孩子读什么书,看什么节目,行知都会给出具体指引。不会让家长和孩子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不知所措。

想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母语教育
请发邮件至

xingzhiskolan@gmail.com
或者微信联系安老师
随时报名,按需选课
免费试课,满意交费



无论上网课还是实体课,行知的孩子还能参加各种提升语言层次的日常活动——

当瑞典各地放复活节假、秋假、圣诞新年假、运动假时,行知举办短视频大赛。孩子们动手拍摄制作短视频,用中文配音或解说,讲述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


中秋佳节,孩子们把自己朗诵作品录制下来,参加行知中秋诗词朗诵大赛。

所有作品均在行知视频号、公众号上发表。海内外亲友纷纷点赞转发,让孩子成就感满满。

九九重阳日,亦是老人节。行知举办“一封家书”活动,让孩子们给远在国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写一封亲笔信,或者画一幅画,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长辈的敬爱。


这样的活动,行知坚持了八年。

“爸爸看不懂相声,我给他当翻译“。

七岁的遥遥是个中瑞混血女孩,住在瑞典中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去年春节,遥遥全家赶到斯德哥尔摩看儿童春晚。回家路上,遥遥骄傲地给爸爸翻译相声节目里的“包袱”。她还在行知“云课堂”的个人演讲环节,分享自己在儿童春晚上的见闻,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已连续举办九届的斯德哥尔摩儿童春晚,是瑞典行知教育的一大品牌。从主持人、演员到参与组织的志愿者,儿童都是主角。在中国年味十足的气氛中,参加者获得真实亲切的沉浸式语言体验。

在北欧地区,除了几个大城市华人较多之外,不少华人孩子像遥遥一样,居住地相对偏远,身边鲜有华裔同学或玩伴儿,学习中文缺乏语言环境。

通过行知云课堂,以及依托行知的自媒体和社交媒介,遥遥可以和来自瑞典各地的华裔儿童,互动、交流、分享,体会共同学习进步的快乐。

这就是瑞典行知作为本土化教育平台的独特优势。

刊发在行知学堂视频号上的部分学生作品

为什么很多海外华裔儿童在学习中文时常常半途而废?

不可否认,一些人觉得中文难,畏难而退。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相当多的孩子不想学,是因为他觉得——用不上

“我学了那么长时间中文,就是为了读无聊的课文和做枯燥的练习?我在瑞典生活根本用不上,凭什么要我学它?”

学半天,却用不上,那就是做无用功,就是没意义。

不要批评孩子眼光短浅,也不要埋怨家长太过功利。孙悟空拜师学艺也要先问问能不能长生。

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反躬自省——你教给孩子的东西,能够让他们得到什么?

学习的全部目的就是运用。不仅用在未来,更要用在当下。

当然,能用中文聊天是用,能读书是用,能看懂节目是用,能写作文也是用。

在行知,“用”从不止于此。
想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母语教育
请发邮件至

xingzhiskolan@gmail.com
或者微信联系安老师
随时报名,按需选课
免费试课,满意交费


一条成语,在书本里,它只是一个知识点。但在行知,它可以被学生创作升级成剧本,可以在课堂上表演,还有机会登台演出。

儿童春晚舞台上的喜剧小品《惊弓之鸟》、《孟母三迁》,就是这样诞生的。


放暑假要回中国旅游,别把什么事儿都交给爸爸妈妈。锚定你心心念念的城市,调动起你的全部中文能量——

坐哪个航班省钱?乘哪趟高铁最快?住哪家酒店最方便?网红景点、特色美食有哪些?旅游路线如何规划?公交还是滴滴?回来时给瑞典的小伙伴们淘点什么小礼物?

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自然就有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中文水平也会涨上一大截儿!

行知中高级班旅游计划书范例与合辑

去年底,瑞典政府向全体国民散发了一本“小黄书”——


不久后,行知的孩子们搞出了它的中文版——


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一样,从来不会在行知的课堂上缺席。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带着问题探索历史,了解文化,发现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

2023年4月,瑞典行知与山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合作,山大孙腾飞老师身着汉服,走进山东省博物馆,以现场直播方式,为行知云课堂和实体班同学讲解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而在了解这种魅力过程中油然而生的认同感自豪感,是学生自己领悟的,并非老师灌输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行知,教师这个角色,不仅是瑞典文里的lärare,更多的是ledare——孩子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

行知学生创作的中国历史主题演讲视频和手抄报作品


中文写作历来是海外华文教育的一大难题。曾有调查显示,能熟练用中文写作的华裔儿童比例不到百分之五。

“刚到行知的时候,我只能写简单的句子。现在,我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用中文写出七八千字的接龙小说”。

让孩子不怕写作,爱上写作,享受写作,行知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由北京华文学院创办的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性刊物《华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8期,以整版篇幅刊发了行知学堂五位同学的习作。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是中国教育部唯一认定的面向全球华裔青少年的最高水平赛事。瑞典行知年年参加,年年获奖。获奖同学受邀参加在国内举办的暑期夏令营。


有用武之地的学,有肉眼可见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学才有目标,才有劲头,才有意义。

这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这就是行知教育的初心与归宿。

2021年,行知学堂举办成立五周年征文活动,30多位学生家长撰文,讲述与行知一路走来的心理历程。

2020年,上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轶新,对行知“云课堂”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跟踪调研,并完成了学位论文。

瑞典行知提供的教育产品,恰似IKEA家居——质朴,简约,贴心,实用——给海外华文教育这片广阔天地,送来了一股清新的“北欧风”。

行知人聚精会神做内容,抓质量,塑品牌,赢口碑。

不过度营销,不夸大其辞,不算计挖坑,不贩卖焦虑。

这就是行知教育的独行与特立。
想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母语教育
请发邮件至

xingzhiskolan@gmail.com
或者微信联系安老师
随时报名,按需选课
免费试课,满意交费



瑞典中文母语教育
中文母语,不应成为我们下一代的外语...... 本平台将致力于为旅居和在瑞典成长的华裔新生代接受更好更有效的中文母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