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入推动,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在这股文化热潮中,历史悠久的古琴重新走进百姓视野。在太谷区水秀镇北郭村,有一位名叫薛建三的斫琴师,他以卓越的技艺和灵巧的双手,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头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他用心雕琢着每一把古琴,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出悠扬的旋律,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走进薛建三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他凝目于木材,手中刻刀行云流水。木屑纷飞间,古琴的槽腹逐渐成形,其深浅宽窄,皆显匠心独运。“这叫挖槽腹,是制琴调音的一个关键环节”。薛建三告诉记者,想做出好琴,需要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进行判断分析,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工序、十足的耐心反复调试,才能最终调好。古琴,作为中国古老而优雅的乐器,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它以独特的音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音乐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代表,对传承古代的文化智慧、音乐艺术发展和传递审美价值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古以来制作古琴的匠人常被称为“斫琴师”,薛建三便是这一传承的继承者。斫琴师 薛建三: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深有内涵的。制琴就是要把好多思想都结合在一张古琴上面,像古琴的长度,它是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的365天,古琴上面有13个徽位,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七旋象征着北斗七星,六合象征东西南北上下之合。
斫制古琴对技术要求极高。斫琴师不仅需要会木工,懂音律、铭文、漆艺等,还需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薛建三说:“选良材、用良工、五百年出正音,说的就是古琴的制作。古琴制作材料选用桐木、梓木、杉木、枞木、楸木等。古琴木坯做完之后,上面要用漆来做,这个要用到咱们山西独有的,历史比较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光漆技艺。一把琴要经过十几道步骤近百道工序,短则3至5个月,长则需要1年多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古琴形制、音色、手感优良。”薛建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自幼酷爱传统曲艺,是个不折不扣的“票友”。20多岁时,他北漂学习古琴斫制,从此,便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学习、研究、传承古琴文化,将热爱融于每一把琴中。在和古琴打交道的这些年里,薛建三坦言,最难的就是坚持。从20多岁心态浮躁的年纪开始,枯燥繁琐的斫琴经历曾让他饱受辛苦。斫琴师 薛建三:最困难的就是刚开始刨木头刨不平,然后锯锯子锯不直,当小工一天下来,手心里面全是水泡特别疼,用那些油漆染料经常会过敏。现在回想一下那段日子还是挺苦的,非常磨人的心性。但是当琴制作出来,得到顾客认可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喜悦感真的是任何语言都表达不出来的。如今已经62岁的薛建三,在众人眼中,依旧是个地道的“琴痴”,每天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与琴为伴。薛建三妻子 白青兰:在生活中,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在说到琴的时候,话就多了,经常半夜还在作业。我叫他回来吃饭,有时候都顾不上,他真的很热爱这个行业,非常执着。虽然很熬人,很辛苦,但是我们全家人都会支持他,让他传承的这些技艺,制琴的这项事业可以一直发展下去。斫琴于他,不仅是职业,更是生命的旋律,是灵魂的寄托。每当指尖轻触琴弦,他仿佛在与千年的文化对话,感受那流淌在岁月里的音乐魅力。他热爱琴身木材的温润,热爱琴弦振动的和谐,更热爱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美妙旋律。这份热爱,让他在技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只为将斫琴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