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好人
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他们的感人事迹
是城市文明的记忆
也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道德力量
让我们走近这些“身边好人”
感受“爱”的温暖
领略“敬”的神圣
沐浴“诚”的阳光
汲取“善”的养分
助人为乐
夏梅丹,女,2001年生,江阴市石庄卫生院中医科医生。2024年10月4日晚,夏梅丹在健身房锻炼时,坐在旁边的女子突然瘫倒,全身僵直、四肢抽动,口吐白沫、脸色发紫。作为医生,夏梅丹深知运动后的身体异常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危急情况下,她没有犹豫,立刻呼叫在场的其他人帮忙,将女子转移至地面平躺,并拨打了120请求救援。夏梅丹观察发现,该女子脸色极度发紫,根据症状初步判断为癫痫。为避免出现窒息,夏梅丹帮她松开衣领、调整体位,头偏向一侧,并观察其口中情况,防止咬伤舌头。过了一会,女子不再抽搐,但仍意识不清,好在呼吸及唇甲颜色逐渐恢复正常。随后120赶到,夏梅丹向120急救人员说明情况,做好交接后才回家,彼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
杨素花,女,1967年生,澄江街道板桥社区居民。2024年7月20日下午6点左右,杨素花散步时发现,所在小区49幢前的广场上有一位神色迷茫的老人,手里还推着辆电动车。她上前与老人交谈,但没有得到回应。杨素花发现,老人的面容似乎在哪里见过,她迅速掏出手机,打开了下午浏览过的网格群信息,发现正是大家正焦急寻找的走失老人!杨素花没有丝毫犹豫,马上联系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根据寻人启事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老人家人的电话。经了解,原来这位老人已经70岁了,患有间歇性痴呆症。走失后,家人们多方寻找未果便立即报警,并在朋友圈、网格群发布了寻人启事。幸亏杨素花及时出现,将老人的踪迹通知家属,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见义勇为
周锋,男,1975年生,长泾镇王家村村民。2024年8月1日下午6点半左右,村民水某到河滩上洗东西,因踩到青苔不慎滑倒掉进了河里,情况十分危险。这一幕正好被散步的村民顾静芬看到,立即呼喊着救人。这时,路过此地的周锋听到了呼喊声,他毫不犹豫跑到河边,奋不顾身跳进三米多深的河里。在岸上村民的配合下,周锋奋力救起了女孩。此时,女孩已经喝了不少水,幸亏周锋救援及时,才没有酿成悲剧。周锋在救人过程中,一副眼镜掉在了河里,已无法找回,女孩的家人想要补偿他,但都被他拒绝。周锋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获得附近村民的一致赞扬!
陈惠娟,女,1963年生,利港街道维常村村民。2024年9月9日早上,陈惠娟经过东支社区常家玬某处鱼塘时,看到水面中央有一名老年人仅露出头部,而且时沉时浮,情况十分危急。陈惠娟立刻向四周张望,寻找可以救助老人的工具,发现不远处有一根竹竿。她迅速拿起竹竿伸向落水老人,并大喊着让他抓住。幸好老人此时意识尚存,一把抓住了陈惠娟递来的竹竿。陈惠娟一边用力拉动竹竿到岸边,一边大声呼救。听见呼喊声,附近群众也赶来帮忙,一起合力将老人往岸上拉,最终老人被成功地救上岸。此时的老人由于在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身体十分虚弱。陈惠娟立刻对老人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和急救,帮助老人排出了呛入的水,让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陈惠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她的举动在维常村广为传颂,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诚实守信
李云龙,男,1981年生,华士镇华中村个体经商户。2024年1月2日下午,李云龙正准备外出,在家门口的马路上看见一个女式拎包。他在原地等待失主认领,直至下午6点还未见有人来认领失物。李云龙随后与华中村工作人员和派出所取得了联系,并在各个微信群发布失物招领启事。经民警开包清点发现,拎包内有3张银行卡和1000元左右的现金。因没有失主身份信息证件,民警只能将包带回派出所。最终,民警通过银行卡登记的个人信息找到了失主。李云龙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广泛赞誉!
季旦,男,1991生,月城镇下塘村委工作人员。2024年12月10日上午,季旦去江阴农商银行月城支行办理业务时,发现自助取款机旁散落了一些百元大钞。在四处查看后季旦发现,失主并不在附近,便把散落的钱捡了起来。经清点,共有现金5000元。“要尽快找到失主,失主现在一定非常着急!”在原地等候了半个小时也没有等到失主前来寻找,季旦他当即选择报警求助。所幸,在月城派出所和江阴农商银行月城支行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找到了失主,并将5000元现金全部归还。原来,失主从银行取出货款后,不小心把钱错放到衣服夹层掉了出来。面对失主的酬谢,季旦表示:“帮助他人和归还失物是我的本分,无需任何回报。”
敬业奉献
冯耀栋,男,1982年生,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推广员。冯耀栋长期从事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工作,为江阴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为了及时将相关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普及到基层,冯耀栋通过每年建设技术示范区,运用技术培训、张贴宣传单、定期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三新”成果,确保全市1.8万余农户都能接收到科学施肥知识。此外,他还积极争取累计近2000万元的相关专项资金用于耕地培肥以及补贴农户购买新型肥料,进一步减轻农户负担,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经过连续多年努力,江阴市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农业化肥使用量已累计削减12%以上。冯耀栋还主持编写专业著作《江阴耕地》,参与完成的“江苏省果菜茶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冯耀栋先后获评“省农业普查先进个人”“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江阴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先进个人”“江阴市‘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
邵永清,女,1972年生,江苏法尔胜特钢制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邵永清多年来从事相关钢丝及钢丝绳的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标准化工作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担任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修订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的“高性能特种金属线材制品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对促进我国输送带产业发展,提升我国输送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在2021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完成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超高强度强黏合橡胶增强用钢丝绳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全球最高强力输送带用钢丝绳及新一代轻型节能环保输送带用钢丝绳性能,使公司该产品技术保持领先水平。邵永清先后获得无锡市唐翔千卓越工程师奖和“江阴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
韩金花,女,1976年生,徐霞客镇黎明村村民。1995年2月,韩金花的母亲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当时还没有婚嫁的韩金花就成了家中照顾母亲的主力。2012年,母亲确诊为帕金森,无法正常说话,2013年父亲又因高血压引发偏瘫,生活不能自理。面对打击,韩金花没有气馁,在婆婆和丈夫的全力支持下,回家全心全意照顾起父母。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烧早饭、送女儿上学,回到家中便开始给老人擦洗身体、换洗衣服、按摩、喂饭,经常忙到晚上11点,半夜还要起来好几次给老人翻身。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她从不抱怨,有时间还会陪着老人聊聊天,讲些周围发生的新鲜事儿。韩金花常说:“百善孝为先,父母生我养我就是对我最大的恩惠,没有父母哪来的我啊,照顾他们是应该的。”
丁荣祥,男,1941年生,青阳镇普照村村民。1995年,丁荣祥的妻子因中风偏瘫,右手、右脚完全不能活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丁荣祥日复一日,定时为妻子按摩身体、擦拭洗漱、喂水喂饭,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妻子的情况渐渐好转,右手、右脚可以小幅度活动。2010年,丁荣祥的妻子又检查出胃癌。丁荣祥又带着妻子多方求医,在手术后,严格按照医嘱照料妻子,定时服药、定期复查,每天烹饪清淡而又营养均衡的饮食,以减少对病人胃部的刺激。三十年来,丁荣祥用无微不至的照料、不离不弃的守护,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为子女作出了示范,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长按识别二维码
欢迎关注文明江阴
微信号 : wenmingjiangyin
新浪微博:@文明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