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各镇、街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围绕“文明江阴 温暖秋冬”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
“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
迎新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寻年俗、品年味、享年趣
当非遗遇上春节
过年的DNA动了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乙巳年春节有了特别的意义。连日来,全市书法工作者、文艺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走进群众当中,写春联、送“福”字,将国泰民安、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浓缩在笔墨之中,寄予广大群众美好的新年祝福。
“红梅傲雪辞旧岁,绿柳摇风报新春”……新桥镇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新春市集”,活动中,书法志愿者们齐聚一堂,挥毫泼墨间,春联上的金字熠熠生辉,“福”字里的墨韵饱含深情。
妙手写“福”字,笑语贺新年。周庄镇鸡龙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祥蛇贺岁 非遗迎春”活动现场,孩子们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蘸满墨汁,一笔一画写上“福”字。每一个“福”字都蕴含着他们最真挚的祝福和对新年的无限期待。
在华士镇开展的“华士•锡北•梅村三地书画作品联展暨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华士镇、锡北镇、梅村街道的书法爱好者们凝神提笔、挥毫泼墨,将新年的祝福融于火红的春联中。
红联献瑞,墨香四溢。祝塘镇文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居家养老服务站举办“墨香四溢迎新春”主题活动,用一副副充满祝福的对联和福字,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笔墨添香,绝“袋”风华。云亭街道金云社区邀请书法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毛笔使用技巧、基本笔法以及书法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带领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力为新年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单品——墨香书袋,让孩子们在书香翰墨中喜迎新年。
春节到,年味浓。我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还通过开展各类非遗活动,让大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受浓浓的新春年味。
非遗拓印,“福”气同行。璜土镇花港苑村和青阳镇邓阳村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拓印福字。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仔细挑选心仪的模板,小心翼翼地用刷子蘸取金墨在宣纸上勾勒出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在这场“非遗拓印”的旅途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草传承,生生不息。在顾山镇图书馆,丽羽通草画艺术工作室的陈丽老师通过“学习+体验”的方式,带领市民感受非遗通草画的独特魅力。大家兴致勃勃地在通草纸上描绘,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沉浸其中,用心体验创作的乐趣。
顾山镇的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竹编。孩子们在家长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竹编材料组装成灯笼形状,再贴上福字、装上装饰物,最后挂上彩线,一个个喜庆而精致的竹编灯笼就完成了。
利港街道西奚墅村的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蛇年花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看着一个个精美的蛇灯逐渐成形,大家倍感高兴,拿着蛇灯合影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长按识别二维码
欢迎关注文明江阴
微信号 : wenmingjiangyin
新浪微博:@文明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