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条直播评论,竟成了国家法律条文。”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立法信息员陈凯在收到立法建言荣誉证书时不禁感慨。
原来,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意见期间,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通过“立法直播间”线上征求意见。直播活动中,陈凯在直播间评论区提交了“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的建议,最终被全国人大采纳。
直播间打破空间限制
让人人参与立法
2022年3月,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创新推出“立法直播间”,将立法征询座谈会搬到线上,通过在线解读、直播互动、线上征询的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立法意见征集活动。目前已先后组织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前教育法等意见征集直播活动5场,累计吸引近3.5万人次、征集意见76条。
同时,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不断创新直播形式、拓展学用场景,首次与义乌人大城西街道工委跨镇街举办意见征集直播活动,将“立法直播间”搬到陈望道故居,通过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和体验式立法征询,吸引1.66万人在线观看。
新平台实现交流互动
让普法立法融合
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通过链接义乌市检察院、义乌市法院等18家顾问单位,聘请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法院国际商贸城人民法庭、浙江望朔律师事务所等12家单位负责人为指导专家,不断提升“立法直播间主播”的专业度和吸引力。更多人大代表也变身“主播”,走进直播间开展立法征询和普法宣传。
他们在“立法直播间”里,一边将“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一边又将“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实现立法与普法相互融合。比如,在“人大代表助力亚运精彩”主题活动中,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邀请市人大代表、浙江望朔律师事务所主任何必文做客“直播间”,在线为义乌市场主体、电商创业者等宣传亚运知识产权保护,深受好评、点赞不断。
IP形象创新叙事传播
让立法飞入百姓家
以獬豸为原型,身着传统服饰,融入江东街道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手摇具有义乌特色的“法”字拨浪鼓。它就是义乌人大江东街道工委创新推出立法联络站IP形象——“江小豸”。
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通过打造“江小豸去游学”“江小豸普法课堂”等载体,让立法征询和普法宣传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衍生出立法直通车通行证、立法故事明信片、主题帆布袋、纪念印章等文创产品,用立体生动的传播叙事,让群众更有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让立法工作更有亲和力、更具影响力。
来 源 | 浙江人大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