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过节吃什么发愁吗?
不妨跟着这些“非遗”美食
找寻属于长寿人的地道美味吧
长寿米粉有着数千年的工艺,据传,长寿米粉是东汉末年刘备带兵入川时,一个名叫张同甘的随军火头军,把制作米粉的技术带来川渝的,自此以后米粉便在当地生根发芽,成为人人舌尖上的挚爱。
长寿米粉,色白如玉,口感细腻,滑爽劲道,是长寿区向外旅游推介的特色美食之一,展示了长寿人细腻的饮食文化。长寿人吃米粉,不仅仅是一种口味上的爱好而已,还是一种饮食习惯和情怀。
据长寿县志记载,这项传统小吃兴于清朝咸丰年间。当时长寿居渝东、襟长江,是水路上一个重要码头,许多客商、纤夫在此聚集。为了方便他们跑江湖,当地人王海在其他薄脆制作的基础上做了改良,用干锅烘焙代替了传统油炸,还将饼压缩到了纸张的厚度,如此一来,重量更轻,更易于人们远行携带。
长寿薄脆为棕黄色,薄而不碎,脆而不焦,又酥又香,已经成为长寿的名小吃,也是馈赠友人的长寿特产。长寿薄脆主要是烘烙,基本不用油,酥脆不腻,保存时间长。
肥肠饭是长寿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说起肥肠的做法人们通常都会想到干煸肥肠、红烧肥肠、尖椒肥肠或者卤肥肠等,不过对于长寿人来说却有一道专门属于肥肠的吃法——长寿肥肠饭。
长寿肥肠饭的肥肠味道鲜美,且切得非常细碎,再配以多种香料烧制而成,咸淡适宜,香辣兼备。衬底的食材是松软可口的黄豆,被誉为“豆中之王”的黄豆加在肥肠饭里不仅可以减少肥肠的油腻,还会使肥肠沾上黄豆的清甜,叫人欲罢不能。
据传,长寿血豆腐起源于明朝时期。那个时候长寿人喜欢吃豆腐,但是豆腐易变质。于是,长寿人就开始在豆腐里加盐,以便保存。后来逐渐在豆腐里加肉,增加其鲜味。
因为嵌制猪肉,外裹精制豆腐,色泽红润而得名“血豆腐”,其具有形色美观、柏烟腊香、咸麻适口、回味浓郁等特色。它的制作相当考究,主要的原料有豆腐、猪血、猪肉、食盐等,其制作大约有十几道工序。
长寿湖鱼面又称“长寿面”,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定型于1986年,是长寿流行的一种以鲜鱼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面条型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长寿特色旅游食品。
湖鱼面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食之鲜嫩可口,无渣刺,营养丰富,老幼咸宜,是中西大餐配餐,旅行、野外作业的绝佳食品。
小伙伴们
这些非遗美食你都吃过哪些呢?
快来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好礼送不停!我们又双叒来送福利了!!!
打卡长寿新地标!壮丽江景+工业文化,等你来探!
值班副主任:张世路
编辑:庞秋双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有什么需要效劳的加我:csrb666
阅读后请点击“在看”“赞”并加星标
这样才能及时收到人人长寿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