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文旅融合,绘出美好新画卷!

政务   2024-09-29 17:15   重庆  



JIANGJIN

文旅融合绘出美好新画卷

9月20日至22日,江津玉亮相重庆文博会,精美新品独具魅力备受追捧。

9月19日至23日,连续5场“滨江之夏”群众文化活动让市民乐在其中,享受“文化盛宴”。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江津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放大文化和旅游业综合效应,用大格局、大手笔推动文旅事业全面繁荣发展,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活”起来

9月15日—16日,“2024烟火江津 人间塘河桂宫坝坝宴之夜”在塘河古镇盛大举行。活动现场开展了手工糍粑、乌篷船巡游等传统民俗互动游戏和江津玉展示,实现传统非遗与现代风尚的融合碰撞,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塘河古镇的人文风情。

江津得巴蜀文化之魂,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是重庆市首个历史文化名城。江津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广、数量多,保护级别高、总量居全市前列。

1987年,江津县完成民间文艺普查搜集和文物普查两大项重点文化工作任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1964篇,查出全县文物点603处。1990年成立县文管所,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聂荣臻故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并以古建筑等优秀的文物资源为载体,做大做强文物服务大众文章,让文物“活”起来。将聂荣臻故居、江公享堂等文物保护单位连点成线,结合“行走的思政课”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激励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第二陆军医院旧址布展成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除“盘活”文物外,江津还深挖楹联和诗词文化富矿,与书法结合,举办“联圣钟云舫杯”全国楹联书法展,打造了具有全国辨识度的“联圣故里”文化品牌,成功获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城市。

联圣钟云舫创作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江津摄协 张树仁 摄

在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再挖掘”与“再创作”方面,江津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近江津13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迷人光彩。

非遗表演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如今,江津已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传统村落,形成特有的名人文化、古镇文化、抗战文化等特色名片。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走进日常生活的同时,“活”起来也“火”起来了。

古镇

公共文化“惠”起来

公共文化既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础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江津县政府设立文教局主管文化工作,先后组建起县新华书店、县文化馆、川剧团、杂技团等文化事业单位,并建设江津人民电影院、白沙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20世纪60、70年代,江津县电影放映发行管理站成立,农村放映点发展到436个,边远山区的农民开始看到电影。

20世纪80年代,江津剧场、江津电影院、县文化馆大楼、县新华书店营业大楼纷纷新建落成,群众争相进剧场、影院观看的传统戏、电影片。

1991年,江津县首届川剧演唱比赛举行,除在剧场进行两天比赛外,晚上还在东门至三倒拐长街上设14个点座唱,形成“川剧一条街”宏大景观。

1998年,首届“滨江之夏”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举办。

……

文化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后,江津公共文化发展步伐陡然加快。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文化分馆44个、图书分馆41个,全区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21.72平方米。备案博物馆4家,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江津博物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区文化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价一等。

江津还每年开展白沙“闹元宵”、中山千米长宴、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等“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20余场。依托各文化阵地,开展送演出、送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800余场次。建立“1个区级中心+30个镇街服务站+301个村级代办点+3000名广电管家”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千米长宴上演精彩好戏 杨洪 摄


江津白沙“闹元宵”习俗 苏展 

如今,帅乡大地各处舞台上、剧院里,好戏连台,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公园里、广场上,歌舞飞扬,群众捧腹欢乐开怀;图书馆、文化馆内,书香四溢,翰墨飘香,老少欢聚挥毫泼墨……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举措,让生活在今天的江津市民乐享精神文化“大餐”。

文旅产业“旺”起来

四面山望乡台瀑布

江津旅游业萌芽于1985年。
1985年,从四面山接待了江津历史上第一位旅游意义上的游客开始,当年就接待了1143人次,旅游收入20843元。
1986年,骆騋山继四面山之后开始接待游客。
1987年,四面山接待游客27566人次比1985年增长24.1倍,开始形成旅游规模。
1988年,四面山旅游接待首次突破10万人。
1994年,四面山旅游接待突破20万人。
……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区旅游资源433处,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01

产业高质量

目前,全区有文化企业1800余家,规上文化企业45家。今年1至8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594.6万人次,同比增长8.63%,旅游综合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10.10%;2023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3.1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21.7亿元。


02

产品有创意

江津利用馆藏文物、考古元素、题刻、红色故事人文资源等打造了考古探方盲盒、陈独秀草书七言联镇纸等一系列文博文创产品。成立江津区文化馆“文津堂”工作室,进行江津特色文创产品的研究、创作和开发。全区现有江津玉、“四面碧芽”“芝麻官芝麻杆”等六大类11个小类特色旅游商品,共计1600余种。


03

民宿有品牌

江津积极培育旅游民宿特色品牌,形成以大乐之野·四面山、岚嘉·喜麓民宿、阅山居等为代表的四面山林海民宿集聚区,和以稻田设计师酒店、天际泳池度假酒店、鲁能美丽乡村等为代表的鹤山田园民宿集聚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民宿业(农家乐)市场主体265家,具有一定体量和品牌效应的特色民宿30余家。


04

美食有口碑

“几江牌”金江津酒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白酒小曲香型代表”两大国家级荣誉。江小白“梅见”果露酒获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江津酸菜鱼入选重庆旅游美食“渝味360碗”头碗菜,江津酸菜鱼、江津八大碗、江津尖椒鸡、江津苦藠鸡、江津芝麻丸子、米花糖羹、江津回锅鱼片、石蟆拆骨鱼鳅入选重庆旅游美食“渝味360碗”名单。

文化铸魂,自信逐梦

走过波澜壮阔的75载

江津文旅建设乘势而上

与时代同频共振

不断发展变迁,充满生机活力

一幅彰显江津精气神的宏伟画卷

正在帅乡大地成型成势



供稿:廖洋 阮瑞雪


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江津文旅
四面山水,人文江津,耍不够的江津欢迎您!关注江津文旅,带您一起玩转江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