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文化年”启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近年来,中俄加强区域法律服务务实协作,为推动双方合作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展示共建“一带一路”法治合作成果,12月10日至11日,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中央级媒体齐聚黑河,开展“一带一路 法治同行”主题采访活动。
12月10日,媒体记者们来到黑河水运口岸旅检现场出境大厅,参观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对涉外法律服务工作进行了采访,特别是重点了解了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首例中俄双方车辆刮擦事故,帮助滞留中方的俄方司机取回车辆手续顺利回国的案例,彰显了涉外纠纷调解工作室在化解涉外矛盾纠纷,依法维护中方和外国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参观了黑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涉外法律援助、涉外公证和法治服务保障外贸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采访,详细了解黑河公证处为黑河市华凯气体出具公证文书50余份,是保障全省首次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取的有力举措,首次实现我省从俄罗斯进口4.46吨液态氦气,黑河口岸已成为俄罗斯化石能源进口新通道。在“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哈尔滨代表处黑河合作项目办公室,媒体记者深入了解黑河合作项目的启动,为促进黑河涉外法律服务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工作体系,向俄罗斯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奠定基础,为在俄中国企业和公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11日,媒体记者们先后到黑河公路口岸、黑河自贸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对口岸进出口贸易情况、涉外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处理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投诉举报行为法律适用会商意见执行情况、适用案件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采访。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该《会商意见》作出不予受理决定72件,市司法局作出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3件,维护了进出口企业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了牟利性投诉举报行为,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采访活动中,多家中央级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市涉外法治工作,深入现场直观感受我市涉外法治工作的工作成效和创新举措。媒体记者们认为,黑河市司法局立足边境口岸实际,聚焦群众和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在黑河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创新开展涉外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为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保障。媒体记者们将利用好这次“一带一路 法治同行”主题采访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宣传好、报道好黑河涉外法治宣传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涉外法治工作的显著成效。
撰稿:王 洋
编辑:洪东赢
一审:于啸萌
二审:杨光辉
三审:赵 明